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温州人
45812200000034

第34章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做生意要讲究诚信,提供优质的产品,但是这些并没有给我带来财富,真不知道该如何做?

温州人:经商讲究诚信和质量并不难,难的是能在客户中形成良好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客户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

做生意,诚信和质量是最重要的两条规则,但是仅仅是此还不够。做生意做的是人气,要聚集人气,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顾客口碑,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客户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

卢伟光,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今的安信木地板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五,卢伟光也因在巴西收购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而被业界誉为“森林之王”,并先后六次受到巴西总统卢拉的亲切接见。

1988年,出生在浙江温州的卢伟光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设计专业毕业,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尽管爷爷和爸爸都经商,但他们都希望卢伟光能成为一名拿铁饭碗的公务员,不再经商。

毕业后,卢伟光如家人所愿,在温州市渔船检验局做验船师,成了一名公务员。

不久,卢伟光觉得“越来越发现身上流动的是经商的血液”。他开始想尝试做点什么。

1993年,和父亲做生意的一名香港人说,现在台湾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建材生意火暴,木地板卖得很好。卢伟光开始留心。

1994年,温州街头,一家名为“安信”的实木地板店开业,卢伟光做了老板。第一年,赚了5万;第二年,赚了30万;第三年,赚了几百万。卢伟光越来越坚信,自己的事业在经商上。1996年,卢伟光辞职,开始专心经营木地板。

1997年,卢伟光决定自己生产地板。当年,他投入220万,在上海买下一乡镇企业,开始生产实木地板。

一步一个脚印,“安信”在卢伟光的带领下,从一个街头28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为国内年销售额8亿元的大型企业,跻身世界十大地板企业之列。

卢伟光最为得意的大手笔,是在2004年,分两次买下巴西1000平方公里原始大森林。这为他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掌握原料主动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国内严禁对自然林进行砍伐,卢伟光开始考虑到国外寻找森林资源,巴西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1999年,安信企业开始进入巴西,尝试直接和巴西人联系。此前,企业需求木材,要通过中间商。2002年,卢伟光投资400万美金,在巴西买下两家加工厂。

卢伟光认为,要想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地板原料的持续供给,“谁掌握了木材森林资源,谁就能在地板产业链中掌握先机”。他想在巴西购买森林。

但在巴西购买森林,必须有巴西的户口与身份。在有了第一个孩子10年后,卢伟光和妻子在巴西生了第二个儿子,儿子是巴西籍。2004年有了购买资格的卢伟光,在多次和巴西政府洽谈后,分两次买下了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是什么,让安信从一个街头小店,跻身世界十大地板企业之列?卢伟光认为,是诚信和目标。

他说,1994年,他为自己的小店取名“安信”,“安”代表稳定,他想让企业稳固发展,脚踏实地,合法经营;“信”就是诚实信用。小店开设3个月后,他就去申请了“安信”商标。商标是他自己设计的——由木地板堆成的一个绿色大树的图案。他说,绿色代表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参天大树代表可以信赖和企业发展的决心。他说,那时,做地板生意的人没有几个大学生,也没有几个主动去申请商标的。

他说:“做企业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说到“诚信”,卢伟光说,2000年,东南亚经济风暴,印尼盾暴跌,大部分和巴西合作多年的木材商人纷纷转向印尼购买木材。当时,“安信”已和100多家巴西企业签订合同,但如果继续执行合同购买巴西的木材,企业折合起来要亏1500多万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当年一整年的利润。但是,企业依旧执行了合同。卢伟光说:“现在看来,当时亏本值得,那次后,企业在巴西确立了良好的名声,也取得了现在的优先采购权,当时的亏本弥补了回来。”

他说,“诚信”是“安信”最大的立身法宝,也是企业能够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在销售过程中总结出了著名的“250定律”。乔·吉拉德认为,在每位客户的背后,都站着250个人,这些人是他的同事、邻居、亲戚、朋友等等。如果一位推销员得罪了一位客户,那就可能有250位潜在的客户不愿意与他打交道。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不能得罪任何一个客户,得罪一个客户就等于得罪了250个客户。反过来讲,如果你赢得了一个客户的口碑,就等于赢得了250个客户。

让利于客户永远是树立口碑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1987年,16岁的温州商人罗云远只带了100多元钱到武汉去创业。当时,他先卖鞋子和服装,后来又做起了五金生意。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罗云远在做五金生意的时候,不是先想着挣钱,而是先做市场。

当时,依靠浙江老家的货源优势,罗云远从温州龙湾区五金电料生产基地的许多亲戚朋友那里赊货出来做批发。进来的货,他总是低于进价卖。进价7毛的灯泡,他只卖6毛8.这样,许多客户都跑到他这里来买东西。

结果,一年下来,罗云远赔了两三万元,但是他的客户却增长很快。因为,客户喜欢罗云远这种实在的做生意方式,喜欢与他交朋友。同时,由于罗云是先从厂家拿货卖,然后再付钱给厂家,通过这种借鸡生蛋的方式,罗云远的资金周转也非常灵活。

后来,罗云远调整了策略,把价格提了上去。因为他先前的付出和信誉,客户对此都比较容易接受。

要树立口碑,一定要找到顾客最关注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尽量给予满足,就能够赢得顾客的好感。

一位在上海普陀区开五金店的温州老板说:

“上海人第一次购买东西,都要先跑数家商店,用小本记好每家商店同类产品的最低价格,比较后再购买东西。所以我见到上海人第一次来店购物时,总是把价格报得低低的。如此,以后的生意就会主动找上门。与此同时,你不妨把其他商品的价格稍微提高一些。”

希尔顿酒店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说过:“其实,买一双皮鞋,和买几百万元的东西,在客人心理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而且不分地区和种族,卖与买者的心理也完全相同。买的人想尽可能地买到便宜货,卖的人则想尽办法要赚钱。做生意的唯一技巧,就是如何赚了钱,又能使人感到满意。”确实,怎样做到既赚了钱,又能使顾客感到满意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要树立顾客始终是对的准则;不要与顾客争吵;要向顾客提供好产品;遇到顾客前来退货时,态度要比原先出售时更和气;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对顾客摆出不高兴的脸孔等等。如果你能够让第一次上门的顾客满意,那么往后的生意就敲定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