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饲养鹿
45774000000005

第5章 鹿茸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

鹿茸生后第一年生长的茸,称初角茸。2岁开始生长的茸叫上锯茸。初生茸一般不分杈,茸毛粗长,其基部不具备角冠;上锯茸与角柄的连接处有一圈粗糙的突起,称为角冠(也称珍珠盘)。上锯茸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形态也明显不同。业内人士根据鹿茸外部形态变化情况,形象地把不同生长阶段的鹿茸称为老虎眼、磨脐子、僧帽、茄包、小鞍子、大鞍子、莲花、二杠、瓜角、三杈、四杈等。

鹿茸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及名称

鹿茸是从公鹿额骨上的角基生长出来的。每支鹿茸由茸根、主干、眉枝和数个分枝构成。两支茸生长于鹿的额部外侧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茸干向内弯曲。梅花鹿茸于根部4~10厘米处生长眉枝,其他侧枝向上依次分生。马鹿茸的眉枝从珍珠上部几乎与主干同时分生,第二眉枝紧靠第一眉枝连续分生,其他侧枝的生长与梅花鹿基本相同。

鹿茸外部形态及名称甲梅花鹿三杈茸乙马鹿四杈茸1草桩2角冠3锯茸部位4茸根5主干6眉枝7大扈口8第二眉枝9小扈口10第二侧枝11中枝12嘴头13第四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