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菌袋。栽培材料取自当地资源丰富的杂木屑、棉子 壳,配以麸皮15%、玉米粉5%、石膏1%、糖0.5%、石灰0.5% 、林地表土10%,含水量60%~64%,调pH6~6.5。料调湿拌匀 后,分装于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袋内,每袋装干料250~ 300克。装料时要求上紧下松,整个料筒不宜装得太紧。经常 压灭菌10~12小时,取袋冷却,按常规方法接种,置于室温在 22℃~25℃的遮光培养室内发菌。当料面有白色突起并逐渐转 变为灰白色至灰黑色时,才能进行出菇管理。
(2)挖畦埋袋。在菌袋覆土前,应在林地行间挖好畦床,畦 床不宜距树木太近,以免菌丝蔓延伤树。畦床一般宽50~80 厘米,深25厘米,长2~3米。畦床挖好后,在太阳光下曝晒2 ~4天,再撒一薄层石灰粉,浇大水后即可埋袋覆土。排袋时 ,先将袋口剪去,并在周围划几道切口,袋底划“十”字形 口,排放在畦床上,袋间距3~4厘米,用土填满,袋口上覆 盖约2厘米厚的粒状湿土,畦床上要加架小地棚。
(3)出菇管理。埋袋覆土后,应每天揭膜通风,保持棚内空 气新鲜,控制棚内温度在18℃~22℃,严防高温高湿缺氧。 当菇蕾长出覆土层后,提高棚内相对湿度达85%~90%,光 照强度200~400勒。分化出小菌叶后,每天喷雾状水2~3次 ,尽量保持菌叶上的营养水珠不被冲掉,不使菇体表面失水 干燥。每天通风,少量多次,保持空气新鲜。当菌片充分分 化后,可把光照度提高到200~500勒,以促菇体转变为灰黑 色,提高商品质量。在子实体七分成熟时就要采收,采收前 停水一天。从原基分化到分化小菌叶需要10~15天,再10天 左右即可采收。一般每千克干料产鲜菇200~3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