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分寸,批评的尺度
45772800000019

第19章 在“扬”“抑”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1)

一、必要时的反唇相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这句话用在赞扬与批评中不甚恰当。但也说明了如果面对不友好的人,而且此人言语行人极其恶劣,那么不妨适当的对其进行教育、教训,让他知道并不是所以人都可以容忍、纵容他,也要让他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诗人歌德有一次到公园散步,不巧在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上,碰见一位对他抱有成见并把他的作品批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狭路相逢,四目相对。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歌德面对辱骂,微微一笑道:“我正好和你相反。”说完往路边毕恭毕敬的一站。顿时,那位批评家的脸变得通红,进退不得。

虽然批评家的言行是粗野失礼的。然而,歌德既没有气极败坏地以谩骂反击,也没有吃哑巴亏,而是接过对方的话头,以礼貌的方式,给以巧妙反击。既教训了对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体现了他的高雅风度。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反击形式——反唇相讥。这种反讥往往能抓住对方污辱性话题、机智地加以改造,运用具体丰富潜台词的话语,回敬给对方,简练而精巧,文雅且有力。显然,这是一种具有交际价值的以防卫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

我们日常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可以针对对方的讥讽攻击之词,运用点睛之语,点明事物的本质、问题的要害,“拨乱反正”,使真相大白,使对方陷入他自己营造的不利境地中。

其次,有些人常常用不雅事物作比,讥讽、贬低别人的人格。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采用同样的思路,以“作比”对“作比”,给以对方反击。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后,赫肯黎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论,与宗教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教会诅咒他为“达尔文的斗犬”。在伦敦的一次辩论会上,宗教头目看到赫肯黎步入会场,便骂道:“当心,这只狗又来了!”赫肯黎轻蔑地答道:“是啊,盗贼最害怕嗅觉灵敏的猎犬。”赫肯黎用短短一句话就有力地回击了对手。在这里,敌对双方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然而,赫胥黎巧妙地把两个作比物联系起来运用“盗贼怕猎犬”这一人所共知的常理,暗示宗教头目与他的现实关系,从而戳穿了宗教头目的丑恶本质和害怕真理的面目。

用“作比”方式反讥对方,往往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克关系,或相连关系,附加上自己的思想感情,压倒这些不友好的人,达到批驳对方的目的,若用得恰当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反驳效果。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当对方蓄意制造出一种使人难堪窘迫的局面时,最好的自救方法莫过于把对方也引入这一局面之中,让其自食其果。

一天,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正坐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思考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一美元。”“啊,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萧伯纳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金融家想以一美元来取笑萧伯纳,萧伯纳“接过”这廉价的一美元,设计了一个圈套,把它与金融家串联起来,使金融家成为被戏弄的对象。

诗人海涅是犹太人,有一天,两位年轻学者对海涅说:“你知道在塔希提岛上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在那岛上,既没有犹太人,又没有驴子!”海涅听了,冷静地答道:“不过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要是我俩一起到塔希提岛上,那时情形将会怎样呢?”年轻学者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也是一种引入,把双方都引入其中,就会形成相反的局面。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人为善没有错,但总有些人将他人的和善,平易当成懦弱、好欺辱的表现,并时不时的将他作为自己嘲弄的对象,以证明自己的高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压住自己愤怒的情绪。以轻松的态度和幽默讽刺的语言反唇相讥来代替严厉的批评,使对方进入到他自己设定的圈套中,让他自食其果。

二、能忍则忍,该驳则驳

语言是极为必要的,但是“言语的沟通灵魂,远不如沉默来得彻底,沉默的严肃便是爱和死和生命的严肃。”诚哉斯言,尤其是面对不怀好意的人,沉默更是“无言”的武器。

有句成语叫“对牛弹琴”,常用来讽刺那些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以至白费口舌。其实,在遇到那些不友好之人的无理取闹时,不妨做一头“牛”,让他们去说吧!对付不友好的人,装聋作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别人不怀好意的挖苦、讽刺或攻击。此时,很多人会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而与别人大干一场,这其实是很不明智。你不妨用装聋作哑的方法对付他:即对对方的言行不作出相应的反应,仿佛视若无睹、听而不闻,这样可以避开对方的锋芒,使他放空炮,失去预期的目标及效果,在心理上产生茫然和失落的感觉。由于是自讨没趣,别人自然也就会放弃其无理的攻击。

杰克逊在一次战役中被俘虏,被送交军事法庭审问时,他就曾经用巧妙的幽默语言渡过了一个难关。当时法官对他说:“老实说出你们的军情。”

杰克逊将军说:“可以,法官先生,我说出来你能够不泄露出去吗?”

“当然,我敢担保我决不泄露出去。”法官肯定地说。

接着,杰克逊微笑着说:“那么我也敢担保我决不把它泄漏出去。”这种幽默,不但没有让法官生气,反而使他哑然失笑。后来战争平息,他们两人每次会晤时谈及此事,还觉得回味无穷。

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中,装聋作哑,故意张冠李戴,错把葫芦当作瓢,也可以从气势上使对方的尊严和自信发生根本性的动摇,精神上受到挫折,打乱敌人原来的步骤。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刹住对方的气焰,抑制对方的攻势,从而取得主动权。里根总统就是一位善于应用这种方法的人。一位年轻的记者要里根谈谈对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问题的看法,他问道:“总统先生,政府预算赤字的问题可能影响国民的情绪,请问你将作何安排?”

“我并不担心,因为你们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里根总统以轻松的口气回答他。

装聋作哑,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感情不能过于冲动,要服从环境的需要;同时不能走上极端,凡事皆忍耐,要坚持“能忍则忍,该驳则驳”的原则。另外,装聋作哑,最好的方法是先忍后驳。忍可能引起对方的烦躁,从而在论辩中出现漏洞,然后再见缝插针,及时出击。

三、巧对上司提异议

是人就会犯错误,无论他是谁。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你的上司。在迫不得已的时候,需要给上司提异议。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肯冒这个险,惹上司发怒,是一件棘手的事,但并不是我们就不需要给上司提意见,这还是有化解技巧的。

帕特丽夏·科克女士是马萨诸塞州智囊团的成员,她工作尽力而颇有建树,但始终没有被提升。终于在某一天,她为这事与上司争了起来。

“在争论中,我们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帕特丽夏·科克女士后来回忆说:“然而这场唇枪舌战之后不久,我就不得不离开了那家公司。”

非常遗憾,科克女士没有遵守同上司打交道的基本规则:没有把握取胜,别轻易向“头儿”开战。不过这并不意味应当尽量避免与上级冲突。对一位不甘寂寞的下属来说,至关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见解恰到好处地向上司表明。如果避免矛盾,而一直隐忍,这种只能暂时奏效,如长此以往,下属吃不香睡不甜,人格受贬,上司则耳不聪目不明,指挥无当造成上下级之间的隔阂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如何才能做到既提出异议,而又不冒犯上司呢?以下几条规则值得身为下属的员工们参考。

1.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找上级阐明自己不同见解时,先向上司的贴身秘书了解一下这位上司此刻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

即使这位上司没有秘书也不要紧,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就行了。当上司进入工作重要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离他远些;中饭之前以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

2.消却心头火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提意见,很容易就会把他也给惹火了。因为上司的权威遭到了你的严重挑衅。所以在准备与上司面谈之前应当先使自己心平气和,尽管你长期已积聚了许多不满情绪,也不能一股脑儿抖搂出来,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因为在上司的眼里,一个对公司持有怀疑态度,充满成见的下属,是无论如何无法使他重鼓干劲的,这个下属也就应该另寻出路了。

3.鲜明地阐明争论点

当上司和他的下属都不清楚对方的观点时,争论往往会陷入僵局,因此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必须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能让上司一目了然。

在纽约市政部门任职的一名科长克莱尔·塔拉内卡很少与上司有摩擦,但并不是说她对上司百依百顺,她会把自己的不同意见清楚明了地写在纸上请上司看。“这样能使问题的焦点集中,有利于上司去思考,也能让上司有点回旋的余地。”她说。

4.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常说来,下属所考虑到的事情,上司早已考虑过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也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

5.站在领导的立场上

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并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重要的是你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你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地位看问题、想问题,做他的忠实合伙者,上级自然而然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有助你完成自己的目标。

四、言行不当,批评遭拒绝

批评是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美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若视别人对你批评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了。

批评之所以被人拒绝,一般出于两种原因:其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当事者感到委屈;其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的立场,暗示当事人行为的“笨拙”或“愚昧”性质,引起了当事者的反感。

行动失误、办了错事的人,常有防卫自我尊严的严重倾向。如果领导者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指责他的想法不够高明,行动不够周密,他的自尊心将更感受威胁。这时对方防卫倾向会更增强,充耳不闻是其极自然的反应。此时批评人时,切忌只顾自己一味发脾气,得理不让人,领导者如不讲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其结果与初衷只会大相径庭。

一次,李主任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啪的一声将一份报告摔在秘书小王的桌上,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同时都愣住了。李主任以为这是个“杀鸡给猴看”的好机会,他十分满意自己造成的“群之厄”效果,接着他大吼道:“你看看,干了这么多年,竟写出这样空洞无物的报告,送到总经理手中,他一定会以为我们都难胜其任!以后,脑子里多装点工作,上班时间精神振作一点。”说完,他一甩手走了,把个小王晾在那儿,尴尬异常。过后,李主任满以为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可事与愿违,大家都躲着他,他布置工作,大家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手头有要紧事。李主任这才略品出一点滋味,恍惚意识到此举不明智。人人都爱面子,换一种批评的方法,其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期末考试结束了,儿子伟伟除物理考得不好以外,其他成绩还不错。父母将儿子叫到跟前,和蔼地说:“伟伟,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物理一定会考得和其他科目一样好。”伟伟高兴地接受了这番赞扬,同时也意识到下学期要加把劲,把物理科的学习赶上去。

试想,换一种说法,加入“但是”两个字。

“……但是,你如果加强一下物理就更好了。”这很可能使伟伟怀疑赞扬之词原来是批评的“前奏”,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他的学习不会有益处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自己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在发表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懂得爱护别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快,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时,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他人,就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重要因素。

和风细雨与急风暴雨产生的结果会完全不同,批评讲究方法和技巧,得到的结果与粗暴的批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批评别人尽量用一些温和婉转的方法,少用急风暴雨的方法,这样的批评方式别人才爱听。

五、克制自己想要批评的冲动

哲人说:“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跟人交往的时候,我们要谨记,和我们来往的大多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和我们来往的大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甚至是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

超人和圣人能够谦虚平静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但常人不能。所以,当我们有批评别人的冲动时,有必要三思而后行,让自己的情绪紧急煞车。

做错事的人只会责怪别人而不会责怪自己。没有多少人能够正视别人的批评,大人物不能,小人物更不能。

美国的罗斯福和塔夫脱两位总统之间发生过著名争论,当罗斯福于步出白宫的时候,他让塔夫脱当上总统,然后到非洲去猎狮子。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大发雷霆。他斥责塔夫脱的保守主义,并有意为自己弄到第二任的提名,于是组成了雄麋党,结果把共和党弄垮了。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塔夫脱遭到空前的惨败。

对于罗斯福的批评,塔夫脱有没有反躬自问、虚心接受呢?

当然没有!

所有罗斯福的批评,都无法使塔夫脱承认自己错了,反而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他眼中带泪反复地说:“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

在这里,人性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做错事的人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不会责怪自己——我们往往也是如此。这不是度量的问题,而是人性本身弱点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而度量大到能接受批评的程度。但这种人我们很难遇到,至少我们不必指望眼前这个人就是一个已克服人性弱点的超人。

因此,当我们想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哪怕我们费尽口舌,他的想法仍然是:“我看不出我怎样做,才能跟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同。”无论他是否出于辩解的心理,他都不会真正接受我们的批评。

当然,有些人会表现出虚心接受批评的样子,这是出于生存竞争或维持关系的需要,并不表明他真正接受了批评。既然塔夫脱总统这等大人物都不能正视别人的批评,我们如何能以此要求一个普通人呢?

批评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