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分寸,批评的尺度
45772800000016

第16章 给批评“裹上”赞美的“外衣”(1)

一、谎言也美丽

很多人都看过美国影星施瓦辛格演过的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片中施瓦辛格从事特工工作,但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工作的保密性,他向妻子隐瞒了一这切,当妻子得真相后,非但没有怪罪他,并且丈夫成了她心中的偶像、英雄。从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欺骗的丑恶,而是谎言的美丽。这一点,在批评他人时,也是同样适用的。善意的谎言要比恶意的诚实美丽得多。

保利是一家卡车经销商的服务经理。在他手下中,有一位员工的工作每况愈下。然而,保利并没有对他大骂或者威胁,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进行了坦诚的交谈。

保利是这样说的:“阿卡德,你是一位很棒的技工,你在现在的这条生产线上工作也有好几年啦,你修出来的车子也都很让顾客满意。事实上,有很多人都赞扬你的工夫很好。只是最近,阿卡德,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好像加长了,而且你的质量也比不上你以前的水准。你以前真是一位杰出的技工,我想,你一定也知道,我对现在这种情况不太满意。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想一个办法,改正这个问题。你认为呢?”

阿卡德说:“先生,我并不知道我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非常感谢您,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胜任我接下来的所有工作的,我以后一定要改进它。”

结果阿卡德非常用心、非常出色地做到了。大家想想,哈克先生赞扬他曾经是一位快速优秀的技工,他心里也这么认为,于是,他肯定不会做出不及从前的事情的。

如果一名好员工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员工,作为管理者,你可以解雇他,你也可以给他降薪,你更可以对他大发雷霆,但这些都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而且你们的关系可能会搞得更僵,如果是这样的话,谁也得不到好处。所以说,保利给自己员工戴“高帽”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你尊重一个人,他是很乐意让你指引方向的。特别是当你显示出你尊敬他是因为他具备某种才能。

如果你想要在某一方面去改变某人,就应该把他看成已经拥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的人,这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更为有效的是,领导者公开的假设或宣称他已经有了你希望他拥有的那种德行。给他人一个好的名声,让这成为其努力的方向,对方就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且拼命也不愿意让你看到你对他的期望破灭。

派克是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业务员,他对公司新的系列产品感到非常兴奋,然而,令派克感到很沮丧的是,一家大型食品市场经理取消了产品陈列的机会。在把这件事情想了一整天后,派克决定下午回家前再去试试。

他找到经理加尔说:“加尔先生,我今天早上走时,还没有真正让您了解到我们最新系列的产品,如果您能给我些时间,我很想为您介绍我漏掉的几点。我非常敬重您有听人谈话的雅量,而且非常宽大,当事实需要您改变时,您会坚决改变您的决定。”

试想,如果你是加尔,能拒绝派克再次洽谈的要求吗?在这个必须维持的美誉下,加尔是很难按他原来想法做的。

同样聪明的是露丝。

露丝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她班上调来了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时常搞恶作剧,跟男生打架,惹哭女生,对老师无礼,扰乱班上正常秩序,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当然,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很快就学会学校的功课,还很熟练。

当露丝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讲了这些话:“罗丝,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爱丽西,我听说你画的画很不错哦……”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着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一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助我把这个班变成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你一定很有信心做到这一点的,对吧?”

每一天开始上课时,她都会强调这一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便汤姆只是一位十岁大的孩子,但也不会希望令老师失望。而且学期末,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做什么,不是去批评,而是赞扬。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格才行。粗制滥造的高帽还送不出去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当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要谨记:宁肯不去恭维,也不能夸大无边。

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有效益的途径——谄媚。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千万别像一个暴发户花钱那样,大手大脚地把高帽扔得到处都是。

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才可进一步交谈。对于夸奖别人,既要善于适度地利用戴“高帽子”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喜爱,也要避免陷入阿谀奉承;既要善于给别人戴“高帽子”,也要善于鉴别人家给自己送的“高帽子”。在相当情况下,所谓的奉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丽的谎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所以就不能把傻孩子说成是天才,那样会让人感到离谱;其次是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塌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过白过滥,毫无特点。

二、良药“甜”口,忠言“顺”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流传几千年经久不衰,证明了他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几乎人人都爱听赞美之词,不愿意听评批之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批评者不懂批评的方法,不善于把握批评语言的分寸。

批评若能做到“良药不苦口”,才算是真正做到家了,以下几条原则是批评艺术的集中表现。

1.使用旁敲侧击法,效果会更好

不直接批评对方,而用打比方、举例子的办法提醒对方,促使对方解除疑虑或恐惧,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有时,无声的行为更甚于有声的批评。例如有一个大老板开办了许多大商店。他每天都要到商店去看看。一天他发现一个顾客在柜台前等着买东西。谁都没注意到他。售货员站在柜台的另一边正在聊天。这时,这个大老板没说一句话,只是自己站到柜台后面,给顾客拿了要买的东西。他的这种行动便是对售货员的无声批评。

2.批评的重点不在错误

一般的批评,只是把重点放在对方的“错误”上,却并不指明对方应如何去纠正,因此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积极的批评,应在批评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利对方改正。被批评者也会更加认识到你批评得很有道理,心悦诚服。

3.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

设身处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被批评者站在批评者的角度,让他想一想:“如果你是我,你想想,我出了这样的错,你批评不批评?”让他换个位置来认识自己的过错。二是让批评者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假如我是他,我对自己的过失是否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甚至会主动检讨而不希望被人严厉呵斥?

双方均为对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作出批评与接受批评方面就容易协调起来了。批评者也就能视对方过错认识程度的深浅而把握批评程度的分寸。

4.批评要注意场合

某些批评本来是公正有理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不错。但如果选的时间、地点不对,效果却截然相反。比如某人常常在同事面前被老板批评,他一定会感到羞辱窘迫,甚至是不满、愤怒。事后他最先想到的是同事们会有什么看法和想法,而不会注意到老板批评的内容。这样不但批评没有效果,反而会让他产生其它想法。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更大的效果,就应该注意说话的时间、地点,该一对一批评的就不能有第三者在场。当着不相干的第三者或众人之面直接批评某人,不仅使被批评者沮丧或气恼,还可能会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尴尬,担心“下次会不会轮到我”,从而与你在心理上产生疏远感,等于是批评一个,得罪一群人。

5.批评口气要尽量委婉

被质问会给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会把对方逼到敌对、自卫的死角。被训斥会让人觉得低人一等,被藐视,感觉人格上受到污辱,会使对方感到很压抑、反感。而口气温和、委婉,会使对方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因此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得体的语调、表情或其它的身体语言,可以避免彼此意见沟通时的敌意。

以上几种批评的方法若运用得合理恰当,能给批评方和被批评方都带来相对平和的心态和较好的结果,反之不但会伤了和气,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分歧。批评的目的是为了问题的解决,因而批评方式的采用是为了批评目的服务的。只有批评方式恰当而合理,别人才会欣然接受,这样的说话方式别人才最爱听。

三、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这句通俗的话说得是先批后赞的道理。如果提出批评的人先谦虚地承认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无可指责的,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或者在批评之后再指出他的优点,这样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

批评加赞扬与“大棒”加“金元”的效应是同等的。美国麦金尼1896年竞选总统时,也曾采用过这种方法。那时,共和党有一位重要人物替麦金尼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他自以为写得高明,便大声地念给麦金尼听,语调铿锵,声情并茂。可是,麦金尼听后,却觉得有些观点很不妥当,可能会引起批评的风暴。显然,这篇讲稿不能用。但是,麦金尼把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巧妙。他说:“我的朋友,这是一篇精彩而有力的演说。我听了很兴奋。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都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不过用在目前这种特殊的场合,是不是也很合适呢?我不能不以党的观点来考虑它将带来的影响。请你根据我的提示再写一篇演说稿吧,然后送给我一份副本,怎么样?”

那个重要的人物立刻照办了。此后,这个人在竞选活动中成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在批评别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方的心理平衡,如果先贬低自己,再往批评的话中掺杂着恭,那么,这种批评将十分有效。

早在19世纪末,圆滑的布诺亲王就已深切地感觉到利用这种方法的重要。

当时德皇威廉二世在位时,目空一切,高傲自大。他建设陆、海军,欲与全世界为敌。于是,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德皇说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最糟的是,德皇把这些可笑、自傲、荒谬的言论,在他做客英国时,当着群众的面发表出来。他还允许《每日电讯》照原意在报上公开发表。

例如,他说他是唯一一个对英国感觉友善的德国人;他正在建造海军来对付日本的危害。德皇威廉二世还表示,凭借他的力量,可以使英国不屈辱于法、俄两国的威胁之下。他还说,由于他的计划,英国诺伯特爵士,在南非才能战胜荷兰人。

在这一百年来的和平时期,欧洲没有一位国王,会说出这样惊人的话来。从那时起,欧洲各国顿时哗然、骚动,蜂拥而至。英国人非常愤怒,而德国的那些政客们,更是为之震惊。

在这阵惊慌中,德皇也渐渐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可是,说过的话又怎么能够轻易地挽回,为了解脱自己,他只能慌慌张张地请别人代他受过。宣称那一切都是布诺亲王的责任,是布诺建议德皇说出那些话来的。可是,布诺亲王却认为,德国人或英国人是不会相信这是他的主意。布诺亲王说出这话后,马上发觉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果然,这激起了德皇的愤怒。德皇大为恼火,德皇认为布诺亲王在辱骂他,说自己连他都不如。

布诺亲王原本知道应该先称赞,然后才指出他的错误,可是为时已晚了。他只有做第二步的努力:在批评后,再加以赞美。结果,奇迹立刻出现了。

布诺亲王紧接着开始夸奖德皇,说他知识渊博,远比自己聪明。

德皇脸上慢慢地露出笑容来,因为布诺亲王称赞了他。布诺抬高了他,贬低了自己。经布诺解释后,德皇宽恕了他,原谅了他。

布诺亲王用几句称赞对方的话,就把盛怒中傲慢的德皇,变成了一个非常热诚的人。

某位经理脾气比较暴躁,并且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如果看到部门经理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令他不满意,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当时当地直截了当地指出来。

尽管经理这样做是为了工作,部门经理心里也明白,知道经理并不是责骂他一个人。但是心里毕竟不是滋味。

事后,经理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太冲动了,而且后来听部下解释说,这个部门平时工作也是十分出色的,只是因为特殊情况有些小错,但工作成果还是可观的。

于是,经理在他那天下班之前,派人把部门经理找来说:“今天委屈你了,首先怪我太冲动,没有完全了解情况,对你的责怪不当,请原谅。不过,你们部门的工作仍需要提高,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几句话使部门经理的心得到了安慰,同时又有一种被信任感,再大的委屈也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此外,指责别人之前或之后承认自己无知、少知为智者明智之举。既可使人看出其修养深度,又可令人容易接受;反之,自我感觉良好、咄咄逼人者,会给人一个蛮横无理的印象。

因此,批评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语言的使用要很有分寸,要运用得贴切,恰到好处。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也一定要小心谨慎,特别是不要触动对方可能禁忌的话题。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说大话,过于卖弄自己

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者,常常是外强中干,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不能办到的事,胡乱吹嘘会给人以巧言令色,华而不实之感。

过于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多么有才华,知识多么渊博,对方会觉得相形见绌,感到难堪,这也不利于双方的交往。

2.不要用训斥的口吻

朋友、同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盛气凌人的训斥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这种习性将使你成为孤家寡人。人类有一种共同的个性,没有谁喜欢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不要自以为是,要为别人保住面子。

3.出现争辩时,不要把对方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将要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之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它。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争辩只能屈人口,不能服人心。被你的雄辩逼迫得无话可说的人,肚子里常会生出满腹牢骚、一腔怨言。不要指望仅仅以摇唇鼓舌的口头之争,便可改变对方已有的思想和成见。你争胜好斗,坚持争论到最后一句话,虽可获得表演胜利的自我满足感,但并不可能令对立方产生好感,所以在交谈中,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