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分寸,批评的尺度
45772800000012

第12章 忠言顺耳,批评也可“悦耳动听”(3)

一辆电车上人很多,而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但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时,脸色由冷变喜,连声说:“不客气了。”

生活中,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先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争吵。试想,售票员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个谢”,后果会如何呢?

7.正确与错误要同时指出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对”应怎么做。有的人批评他人说:“你非这样不可吗?”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纯粹表示个人不满意。正确说法应该是在后面补充一句:“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又如一位丈夫埋怨妻子说:“家里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那儿化妆?”这种话也不会起作用,他只说了一半。只指出了妻子不应光顾化妆,却未道明妻子应该同时做些什么。

8.别忘了用“我”字

一位女工对其工友说:“你这套时装,过时了,真难看。”这只能是主观意见,他人未见得有同感。

正确的表达方式,应当说明是你个人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这样,他人比较能听得入耳,甚至有兴趣了解一下你为什么有此看法。

9.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首先要观察自己,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自己的感受——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

在开口批评人家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像我们身上要沾染许多病菌一样,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谈行为上,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缺点、错误,积极开展批评,才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但是,在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六、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有些类似于激将法是一种高超的说话办事技巧,先给出既定的错误,造成一种气势,把对方引入须先设置好的陷阱,达到目的。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纷纷征战称雄,一时帼战争纷迭,硝烟四起。“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争得中原霸主地位后,逐渐自大起来,而且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没有当年争夺霸权时的那种锐意进取精神了。一次,庄王得到一匹身躯高大、色泽照人的骏马,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楚庄王便从此一心扑在这匹马身上,不仅每日抚弄几次,而且还给它“衣以文绣,庇以华屋,席以露休,啖以枣脯”。不想事与愿违,这匹马整天锦衣玉食,患上了“富贵病”,不久,便肥死了。楚庄王为之沮丧不已,好像死了贵妃似的。最后,楚庄王为了表达他对爱马的真情,决定为马发丧,以棺椁埋之,以大夫礼葬之。楚庄王的决定一发布,立即遭到众臣的反对,许多忠直之士以死相谏,但楚庄王主意已定,谁也无奈他何。正当群臣摇头叹息之际,突然从殿门外传来号啕大哭之声,楚庄王惊问是谁,左右告之是侍臣优孟。于是,楚庄王立即传令优孟进见。问道:

“爱卿,何故大哭?”

优孟一边擦眼泪,一边痛心疾首般地奏请道:“堂堂一个楚邦大国,有什么事情办不到,有什么东西得不到?大王将自己所爱之马以大夫之礼下葬,不但不过分,而且规格还嫌低了。我请大王应该将爱马以国君之礼葬之,赐以玉雕棺材,好木头作的棺椁,而且要全国老幼负土掩埋,通知邻国来唁悼。这样让诸侯们也好知道大王你看重马而轻于人,这不是很明智的举动吗?!”

优孟的话音刚落,群臣一片喧哗,以为优孟之说,十分荒唐。楚庄王一听,却沉默不语,细细品味优孟话中的真意。寻思良久,低着头慢慢地说:“我说以大夫之礼葬之,确实太过分,但话已传出,于之奈何?”

优孟一听,马上接口道:“我请大王将死马交给厨师,用大鼎烹饪,放上姜枣、椒兰等佐料,马肉让群臣饱餐一顿,马骨头以六畜之常礼下葬。这样,天下人以及后世就不会笑话你了。”

楚庄王找到了一个台阶下,群臣大吃了一顿马肉,事情也就此了结了。优孟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阻了楚庄王荒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其他的大臣谏不成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说话水平太低了,心有余而“口”不足。

优孟因侍从楚庄王多年,熟知楚庄王的性情,知道此时的楚庄王,忠言直谏、强行硬谏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他在群臣劝谏失败之后,采取一种“正话反说”的策略,先顺着楚庄王之意说下去,自然地在顺依顺颂中露出揶揄、讽刺。先指出楚国是个实力雄厚,了不起的国度,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得到,那么大王以大夫礼葬爱马有什么过分?应该以人君之礼葬之。这些话在楚庄王听来自然适意,甚至感谢优孟对自己爱马心情的深刻理解。这样一步一步说下去,楚庄王也不是笨蛋,当然懂得其中的意思:大王以国君之礼厚葬爱马,这着实是“贵马”之举,但是在它的反面是“贱人”把马同自己放在一个层次上,更是荒唐。优孟正是运用“正话反说”的方法,从称赞、礼颂楚庄王的“贵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另一相反的又正是劝谏的真意——讽刺楚庄“贱人”的昏庸举动,从而把楚庄王逼入死胡同,不得不回头,改变自己的决定。此举,使人们佩服优孟“正话反说”的机智。

历史上著名的臣相晏婴也曾顺利地用正话反话谏止了齐景公因一匹马而杀人。这两件事大同小异,却共同说明了向上劝谏不可急,俗话说:“淡不可救浓。”因此,何不顺水推舟,既做到忠言不逆耳,又达到劝谏的目的。

七、“暗示”的巧妙批评法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领导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特点,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如果生搬硬套或不对症下药,往往是不会产生好的效果的。

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批评,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与修养都是有区别的。

通常根据人们受到批评时不同反应可以将人分为迟钝型反应者、敏感型反应者、理智型反应者和强个性型反应者。反应迟钝的人往往是在左耳朵进,左耳朵出,他们对待批评一般会满不在乎。反应敏感的人,感情脆弱,脸皮薄,爱面子,受到斥责则难以承受,他们往往会脸色苍白,神志恍惚,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具有理智的人在受到批评时会感到有很大的震动,能坦率认错,从中汲取教训;具有较强个性的人,自尊心强,个性突出,“老虎屁股摸不得”,遇事好冲动,心胸狭窄,自我保护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明知有错,也死要面子,受不了当面批评。

所以,针对不同特点的人就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自觉性较高者,应采用启发做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于思想比较敏感的人,应采用暗喻批评法;对于性格耿直的人,应采取直接批评法;对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人,应采取公开批评法;对思想麻痹的人应采用警示性批评法。在进行批评时忌讳方法单一,死搬硬套,应灵活掌握批评的方法。

灵活的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考虑得很周到,他们往往采取这样的方法: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当面进行批评,对于个别现象就应个别进行。当然,也可以事先与对方谈话,帮其提高认识,启发其进行自我对照,使对方产生“矛头不集中于‘我’”的感觉,主动在“大环境”中认错。另外,还要避免粗暴批评。

对下属的粗暴批评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员工听到的只会是恶劣言语,而不是批评的初衷。他们的心中会因此充满了不服和哀怨,这就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

布兰格每天都到费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柜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员工对他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布兰格并没有直接去呼斥那些售货员,而只是默默站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这件事让售货员感触颇深,他们及时改正了服务态度。

领导在批评下属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如:通过列举分析历史人物是非,烘托其错误;通过列举和分析现实中的人物的是非,暗喻其错误;通过分析正确的事物,比较其错误;还可采用故事暗示法,用生动的形象增强对他的感染力;笑话暗示法,通过一个笑话,使他认识错误,既有幽默感,又使他不至感到尴尬;轶闻暗示法,通过轶闻趣事,使他听批评时,受到点影射,也易于接受。总之,通过提供多角度、多内容的比较,使人反思领悟,从而自觉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这才是批评的关键意义所在。

对于十分敏感的人,批评可采取不露锋芒法,即批评者先承认自己有错,再批评对方的缺点。批评者态度要谦虚,谦虚的态度可以使对方的抵触情绪容易消除,使他乐于接受批评。例如,可以这样批评对方:“这件事,你办得不对,以后要注意了。不过我年轻时也不行,经验少,也出过很多问题,你比我那时强多了。”

有时一些问题未搞清,涉及面大或被批评者尚能知理明悟,则批评更要委婉含蓄。批评者应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下属从自己模糊的语言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严重的错误,应当严厉批评。另外对于执迷不悟者和经常犯错误者,都不应姑息和怀柔。要么是命令他们改正错误,要么是要求他们主动离职却辞退他们。

艾琳就曾使用这一方法而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干净现场。最初几天,当艾琳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子。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又没有冒犯到邻居。”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好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批评下属掌握技巧是必需的,同时对于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掌握适当的时机,批评才会更有效果。

1.批评需要一定的前提。

首先批评和接受批评的双方应该以足够的信任为基础,如果无法取得对方的信赖,即使证据确凿以理据争,依然无法令对方折服。

其次,批评者必须有纯正的动机和建设性的意见,在批评之前先要确定自己的言行有助于对方,并且的确能发挥实际效用。有许多批评者,经常以“我只是想帮助你”为借口,事实上却为了一己私利。

真理并不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当我们评价别人时,总免不了以个人有限的经验和一己的喜好和需求作为衡量的尺度,因此难免失之偏颇,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提出批评之前,先请教第三方,使自己的言论更能切合实际,合乎客观。

2.时机必须适当。

当一个人心平气和并能以客观立场发言时,就是谈话的适当时机。假若批评者心中充满不平,随时可能大发脾气,那么最好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过分情绪化的表现,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对下面要进行的批评教育不利。

掌握事情发生的时效性,在人们尚对事情保持有浓重兴趣的时候提出批评。假如在事情发生几个月以后才提出来,这时人们的记忆已经模糊,领导者的批评反而容易使对方留下“偏颇不公”“小题大做”的印象。

3.用词要恰当

“你是骗子”、“你太没有信用”等话会严重刺伤对方。只要评论事实即可,即使是对方没有信用也不能如此当面斥责。此外,千万不要以贬义词为下属的将来下定义。“你这人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你这样做都没有人敢娶你”,“你实在不行”。领导是不该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的。须以事实为根据,就事说事,就下属目前情形而论,不要否定下属的将来。

批评下属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但该批评时还得批评,只要就事论事,批评在理,用词恰当,这样的批评方式下属依然会虚心接受。

八、批评要讲艺术

批评的价值就在于:缺点每个人都有,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的缺点所在,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所以,批评人就像被批评一样,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1.照顾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来说,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过后又把说过的话忘了,而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已经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失去了对批评者的信任。所以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自己在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另外,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也要考虑场合问题。不注意场合的乱批评,任何人都不会愿意接受的。

2.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批评对象一般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或冷峻生硬,反而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者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一剂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距离拉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3.用含蓄的批评来激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