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45772300000108

第108章 防毒面具的发明

1914—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1914年9月,德军和英法联军在马恩河西岸200多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总共为150万。德国曾动用炮筒直径达16英寸(约41厘米)的大炮,连续3天向联军阵地射出最重达一吨的炮弹,但仍未取得突破。空前惨烈的战斗造成了德军的重大伤亡,最后不得不退守在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伊普尔小镇地区。双方在此构筑工事对峙,但都因缺乏大量的重型武器,致使战斗处于胶着状态达半年之久。

这种胜负长期难分的局面是德国不愿看到的,因为他们希望“速战速决”,腾出兵力。为了打破这种长期僵持的局面,德军决心孤注一掷一一使用化学武器,施放化学毒气。

德国军队在阵地前沿的150个毒气施放罐台上,部署了5 730个装有液态氯的大钢瓶和24 000个小钢瓶,只待择日施放。1915年4月22日,伊普尔地区风和日丽,下午微风乍起,这正是德军期盼已久的施放毒气的好天气。17时整,随着3枚红色信号火箭腾空而起,德军临时改成“毒气施放团”的工兵35联队,在德国化学家、因发明合成氨法之后于1918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伯(1868—1934)的指导下,打开钢瓶盖。随着一阵阵“咝咝”声,液氯迅速变为氯气冲出钢瓶,并顺风向英法联军阵地缓缓飘去,一共施放了5分钟。霎时,黄绿色烟雾弥漫空中,以2~3米/秒的速度扩散到联军战壕纵深25千米之处。高浓度苦辣的毒气使士兵们什么也看不清,只好绝望地把手伸向空中乱抓,或者抓住自己的喉咙拼命喘息。最终15000人受害,其中死亡5000人,被俘5000人,损失火炮60门,重机枪70挺,7千米的突破口被打开。毒气所到之处,绝大多数动物都中毒死亡。

这就是一战中第一次使用化学毒气进行化学战的情况。这次德军施放的毒气——氯气达1 800吨之多。

虽然哈伯施放的毒气使人和许多动物伤亡,但有趣的是,野猪却在毒气中幸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于是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调查。最后终于查明,野猪在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喜欢用嘴来拱泥,把嘴巴埋到泥土中躲避这种难闻的气味。这样,土壤的大小颗粒就起到了过滤器的作用,它就不会中毒或只轻微中毒了。

受到这一启发,英法联军就开始防毒面具的研制工作,以便在化学战中争取主动。有趣的是,他们研制出的防毒面具的外形也酷似猪嘴。而且,这种外形基本上保留到了今天。

不过,开始英法研制的防毒面具在性能上总比德国的差。为了探知德军防毒面具内的秘密,英法派出了法国间谍吕西托,他潜入德国后终于探得一些有关防毒面具和德军准备化学战的情况。不过,直到1915年11月俘获了12个德国士兵、缴获了防毒面具之后,英国才仿制出有效的防毒面具。

与英法并肩作战的俄国也根据协约国联军的要求研制了防毒面具,俄国化学家泽林斯基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查询到早在1785年就有人发现木炭有吸收毒气而让空气通过的性质,他亲自试验验证,并成功地利用了这一性质,发明出以木炭为吸附毒气材料的防毒面具。后来,各大国都采用核桃壳烧成的活性炭。

哈伯施放毒气后,交战双方竞相使用毒气,开始用的氯气后来被更毒的光气、芥子气等替代。为了防毒气,除了用防毒面具外,还使用于防毒衣,建造了防毒掩蔽部,研制了防毒坦克等等。

由于公众的反对,一战后签订了不准在战争中使用毒气的国际公约。二战时,各国都准备了毒气,并不断研制生产新毒气,例如氮介子毒气等,但都没有使用。没有使用的原因,完全不是因为上述国际公约,因为战争贩子们是不讲任何“公约”的,对公然挑起二战的德国法西斯,你能和他讲什么“公约”吗?真正的原因在于,双方都摸不清对方研制毒气的详细情况,害怕一旦使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遭到加倍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