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是无法直接用眼睛识字的。所以,能让盲人识别书面上文字的方法,显然是把字做成凹凸不平,以便他们通过用手触摸来识字。1785年,V.阿维就发明了一种这样的凹凸字。不过,由于所用的符号太多,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但确是一种有用的尝试和开端。
19世纪初,巴比埃(1767—1841)对凹凸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终于首创了一种以“12点基本符号”构成的盲文——又名盲人读写用字。这种盲文每个字母都很大,很短的一篇文章变成盲文就是几本书这样厚,每本书都重达4至5千克。不过,这种盲文版的书却能让盲人阅读,所以一直在社会上流传使用。
后来成为教师的路易·布莱叶出生在法国的卡富里。他三岁时不小心被剪刀戳破眼睛,成了盲人。少年时,他到癕黎的一个盲童学校学习。
1824年即他15岁时的一天,法国海军巴比尔舰长到布莱叶读书的学校来,给孩子们作夜间战斗通讯演习、介绍。要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秘密地把命令传递出去而不暴露目标,即不能用眼睛看信号了?所以巴比尔带来的几个士兵先把上级的命令译成密码,再在厚纸上用巴比埃盲文的方式戳出点子来表示这种密码,士兵则靠手摸来识别命令。
这次偶然的介绍引起了布莱叶极大的兴趣。他想,巴比埃盲文要用12种符号,如果能将其简化,不是更有利于盲人识字吗?通过几年无数次用不同的方法在纸上作点与横线的试验之后,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刺6个小洞,分布在6个不同的位置上,通过这6个小洞实现63种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代表一个字母或—个单词,还有表示不同标点符号的组合。不久,他就用这种方法写成了一本书。
起初,人们不相信他的办法能在现实中使用。虽然有一次他当众表演了在纸上刺孔写字,而且跟上了另一个人给他口读的速度,然后他再把写的内容也读了出来,但人们仍不相信他,说他早就把别人念给他的这段话记在脑子里了。人们不相信一位盲人能有这样的创造力,没有人听他的话,但他没有灰心,仍尽一切努力,用全部时间去改进盲文。
其后,布莱叶又设计出一套数字与音乐的盲文符号。有一天,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在大庭广众之下精彩地演奏钢琴,听众个个兴高采烈表示感激。这个女孩说不应感谢她,而应感谢布莱叶。她说是布莱叶的盲文使她能学音乐与弹钢琴,并告诉大家,布莱叶现已患重病,恐怕不久会辞别人世了。
事过多年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布莱叶盲文的重要性,报纸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政府也对他发明的盲文读书法开始重视。布莱叶的朋友们到他家告诉他这些消息时,布莱叶哭了。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三次哭泣:第一次是双目失明的时候,第二次是当我听到介绍巴比埃盲文的时候,现在第三次哭泣是因为自己没有虚度年华。”几天后,布莱叶不幸与世长辞,年仅43岁。
布莱叶是在1829年即他20岁时发明“6点基本符号”的“点子盲文”的。后来,人们将这种盲文以他的出生地称为“卡富里盲文”或以他的姓名称为“布莱叶盲文”。1887年,这种盲文得到正式公认,从此便逐渐传开流行直至今日。世界上伟大的作品都有盲文版,以供盲人阅读。
历史上发明了多种盲文。例如1876年的“康熙盲文”,1900年的“心目克明盲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