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4573500000021

第21章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任何一个环节。自汉代以来中医对乳腺癌就有所认识,称本病为“乳岩”、“乳石痈”、“妒乳”。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本病论说较详,且有内服、外治等多种治疗方法。当代中医对本病诊治有了较大进展。认为本病的内因是正气不足,七情内伤;外因是六淫不正之气。上述致病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淤、痰凝邪毒等相互交结而形成肿瘤。本病的发生与肝、脾、冲、任关系最为密切,常见病机为肝郁气滞、毒邪蕴结、气血虚损、冲任失调。

一、中医分型

1.肝郁气滞型

主症:临床多见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胸闷胁胀,纳食不香,舌质暗,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养血散结。

方药:常以逍遥散加减。

2.脾虚痰湿型

主症:身体肥胖,纳差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或厚腻,脉濡或沉细。

治法:健脾温阳,化痰散结。

方药:常以六君子汤加减。

3.淤毒蕴结型

主症:临床多见疼痛剧烈,气短,乏力,舌质暗,边有淤斑,苔薄黄,脉涩。

治法:解毒化淤,扶正祛邪。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银花、野菊花、蒲公英。

4.气血双亏

主症:临床多见全身乏力,形体消瘦,精神不振,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解毒。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二、中西互补,减毒增效

乳腺癌的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治疗意义已得到肯定,中医药与之配合在于增强疗效,减轻其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反应

治法:和胃降逆,益气运中。

方药:六君子汤合旋复代赭汤加减。

2.预防和治疗骨髓抑制

治法:益气生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3.治疗肾功能下降

治法:温补脾肾,利尿解毒化淤。

方药:温补脾肾常用如鹿角霜、炙龟板、牡蛎;利尿解毒常用茯苓、泽泻、大黄、黄柏;化淤常用丹参、失笑散、益母草、泽兰、桃仁、三七粉等。

4.预防和治疗毛发脱落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补气养血中药中酌加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旱莲草等。

5.预防化疗药物引起肝损害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化湿。

方药:六君子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6.预防和治疗心脏损伤

方法:益气养阴,化淤通络。

用药:口服丹参滴丸或静脉滴注生脉针。

7.放疗增效

方法:益气养血,活血化淤。

常用药:黄芪、太子参、当归、赤芍、生地、红花、莪术等。

8.治疗放射性皮炎

治法: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方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生地、黄芪、当归、白鲜皮等。

9.治疗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淤。

方药:黄芪、丹参、莪术、金荞麦、鱼腥草。

10.防治他莫昔芬引起的子宫内膜癌及脂肪肝

方法:疏肝理气,化淤散结。

用药:防治子宫内膜癌常用紫草、白花蛇舌草等;防治脂肪肝常用炒草决明、荷梗、生山楂、绞股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