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①保真汤合②参苓白术散
“来源”①《十药神书》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①柴胡6克,黄芪10克,甘草6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地骨皮9克,黄柏9克,知母15克,厚朴10克,②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扁豆12克,陈皮10克,莲心9克,薏苡仁9克,砂仁6克,山药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加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保真汤主治三阴交亏,气阴两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补益肺脾之气,培土生金;当归、芍药、熟地滋阴养血;天冬、麦冬养阴退热;柴胡,地骨皮、知母、黄柏清热除蒸;五味子敛肺补肾,莲子心清心除烦,薏苡仁、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砂仁、陈皮理气宽胸,桔梗为药引,引药上行。
“按语”本症属于疾病的中后期,处方用药时应以补益药为主,加养阴药为辅。
4.阴阳两虚证
“主症”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肢冷,五更泄泻,心悸、唇紫,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方一”补天大造丸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黄芪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当归18克,白芍9克,熟地9克,枸杞子9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阿胶15克,山萸肉15,紫河车10克,龟板9克,鹿角6克,远志9克,枣仁15克。
“功效”滋阴补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补天大造丸,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用于肺痨五脏俱伤,真气亏损之。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补益肺脾之气,五味子、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培育阴精,麦冬、生地、阿胶、山萸肉、紫河车、龟板、鹿角阴阳并补,厚味填精。
“按语”本方用于病变后期。
“方二”金匮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附子6克,肉桂15克,干地黄40克,山茱萸20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三补三泻,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按语”本证属于肺痨后期,正气耗竭,阴阳并亏,治疗大法虽为滋阴补阳,平调气血,但处方用药时应掌握以下三个原则:①本着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注意患者的食纳情况,分别采取平补或峻补。应佐以健脾和胃之品,如陈皮、砂仁、谷麦芽等。②补剂既要持平,又要有所侧重。如阴虚为主者,补阳药宜减,以防虚火上浮;阳气虚者,滋阴药应减,以免阴气虚陷而洞泄。③勿忘祛邪,同时抗痨杀虫。
冠心病
“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冠心病可分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型冠心病和猝死型冠心病五种类型。
本病当属中医的“胸痹”范畴,是一种由于胸中痹阻不通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胸部及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肩背的病症。《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治疗”
1.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暴怒或劳累后加重,胸闷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方一”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活血化瘀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治法,但不可不加辨证,一味地活血化瘀。其瘀血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寒凝、气滞、痰浊、气虚、阳虚等,故临床当注意在活血化瘀中配伍散寒、理气、化痰、益气、温阳等药物。注意选用养血活血之品,慎用破血攻伐之品,以防伤正气。
“方二”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2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物汤养血活血。
“按语”本证在临床上可选用如下活血化瘀药物: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芍、泽兰、牛膝、桃仁、鸡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山楂、丹皮等;并据临床情况配伍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理气药物。
2.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作痛无定处,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剧,脘胀嗳气,时欲太息,或得嗳气、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方一”柴胡疏肝散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5克,香附5克,枳壳5克,赤芍5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肝喜条达,主疏泄而藏血,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因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行不畅,肝经不利,故见胁肋疼痛,往来寒热。《内经》说:“木郁达之”。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用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开经之郁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兼调诸药,亦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营卫自和,痛止而寒热亦除。
“按语”便秘重者加当归龙荟丸。本证常用芳香理气药物:木香、沉香、檀香、降香、延胡索、砂仁、厚朴、枳实、枳壳。
“方二”丹栀逍遥散加减
“来源”《和剂局方》
“组成”丹皮15克,栀子15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薄荷10克,生姜10克。
“功效”疏肝理气。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薄荷、生姜疏散调达;炙甘草调和诸药;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祛瘀消肿。
“按语”胸闷心痛明显(气滞血瘀)合用失笑散或丹参饮。
3.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诱发或加重,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
“方一”①栝楼薤白半夏汤合②涤痰汤
“来源”①《金匮要略》②《济生方》
“组成”栝楼薤白半夏汤:栝楼12克,薤白9克,半夏12克。
涤痰汤:胆南星12克,竹茹3.5克,人参5克,茯苓10克,甘草2.5克,石菖蒲5克,陈皮8.5克,枳实10克。
“功效”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半夏、橘红、茯苓、竹茹燥湿化痰,菖蒲、胆南星开窍豁痰,枳实降气以利平肝熄风。
“按语”痰浊每因过食肥甘,贪杯好饮,伤及脾胃,聚湿生痰;痰为阴邪,其性粘滞,易伤阳气,阻滞血行,而致气虚阳虚、湿浊痰阻。治疗应着重健运脾胃,在祛痰的同时,配伍健脾益气之品,以消生痰之源,痰化气行,则血亦行。必要时配以益气温阳之品。
“方二”黄连温胆汤
“来源”《六因条辨》
“组成”黄连6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枳实10克,竹茹6克,郁金15克。
“功效”理气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二陈汤的半夏、茯苓、橘红、甘草化痰理气,黄连、竹茹、枳实清泄痰热。加郁金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
“按语”此型常用药物:天竺黄、天南星、半夏、栝楼、竹茹、苍术、桔梗、莱菔子、浙贝母。
4.寒凝心脉证
“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手足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方一”①枳实薤白桂枝汤合②当归四逆汤加减
“来源”①《金匮要略》②《伤寒论》
“组成”桂枝6克,细辛3克,栝楼24克,薤白9克,当归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通草6克,细辛3克。
“功效”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用法”加大枣8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瓜蒌、薤白、桂枝通阳开结温通络脉,当归本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和营养血;桂枝温通经脉,宣通阳气;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利经脉;炙甘草、大枣益气养血。
“按语”本证当以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药物治疗为主:桂心、吴茱萸、干姜、麝香、细辛、蜀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等,近几年研制的喷雾剂、含化剂等速效、高效制剂,可用于急救。实验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物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作用,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作用。但此类药物具有辛香走窜之弊,应中病即止,以防耗伤阳气。
5.气阴两虚证
“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低气微,面色白光白,易于汗出,舌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脉细缓或结代。
“方一”生脉散
“来源”《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按语”药理研究证明,生脉散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
“方二”①增液汤合②四君子汤
“来源”①《温病条辨》合②《和剂局方》
“组成”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25克,生地黄25克;四君子汤: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玄参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麦冬甘寒,增液润燥;生地苦甘寒,养阴润燥,三药合用,养阴增液,增水行舟。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驱邪外出。两方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养阴之效。
“按语”常用补心气药物: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增强正常心脏的收缩力,对中毒和疲劳而衰竭的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尚能使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扩张。生脉散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
6.心肾阴虚证
“主症”心痛憋闷时作,虚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方一”①天王补心丹合②炙甘草汤加减
“来源”①《世医得效方》②《伤寒论》
“组成”生地12克,玄参5克,天冬9克,麦冬9克,人参5克,炙甘草12克,茯苓5克,柏子仁9克,酸枣仁9克,五味子5克,远志5克,丹参5克,当归身9克,桔梗5克,阿胶6克,麦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功效”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补肾,养血润燥;玄参、天冬、麦冬清热养阴;丹参、当归调养心血;人参、炙甘草、茯苓补益心气,寓从阳引阴之意;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化阴敛汗桔梗载药上行。阿胶、麻仁、大枣滋阴补血。
“按语”阴虚偏甚兼有脉结代者用本方。
“方二”左归饮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120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功效”补益肾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血填精;山药补脾肾,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偏肾阴虚者用本方。
7.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光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四肢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而迟。
“方一”温肾汤
“组成”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干姜9克,炒白术15克,川附片9克,五灵脂9克,山楂9克,乳香3克,降香9克。
“来源”(董建华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功效”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用法”药煎成去渣,冲如米醋一匙,乘热服。
“方解”人参补气健脾;干姜、附子温补肾阳;乳香、降香活血化瘀,振奋心阳;五灵脂、山楂活血化瘀、通经理气;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董建华认为:老年人心肾气虚或阳虚,不能温润五脏,温煦心阳,故心痛发作时,疼痛症状可以不重,但体乏无力,畏冷胸闷,气短自汗却可能较甚,予保元汤补益心脾肺肾诸脏,冲服细辛、沉香各0.5克常有较好效果。老年人舌质紫黯,有时可见瘀斑,其心绞痛者出现率较高,可用保元汤冲服复方血竭散(血竭、沉香、琥珀粉、冰片、三七、元胡)起补虚、理气、活血、定痛作用。
“方二”右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枸杞10克,鹿角胶10克,菟丝子10克,附子3克,杜仲12克。
“功效”补益肾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肉桂、菟丝子、山茱萸、熟地等温补肾阳,鹿角胶、枸杞、当归益精养血。可加川芎、牛膝以助当归、肉桂温阳活血通络。
“按语”李明富认为:阳虚心痛治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一般常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益气扶正,病情较重者加红参或人参;肉桂、附子、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鹿茸等温经散寒,温肾助阳;川芎、丹参、莪术、当归、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
心肌梗塞
“概述”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属于中医胸痹之重症,祖国医学称之为“真心痛”、“厥心痛”。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
1.气虚血瘀证
“主症”心胸刺痛,胸部闷滞,动则加重,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方一”①保元汤合②血府逐瘀汤加减
“来源”①《博爱心鉴》②《医林改错》
“组成”人参9克,黄芪15克,桃仁9克,红花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赤芍9克,当归15克,柴胡6克,枳壳9克,桔梗12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人参、黄芪补益心气,桃仁、红花、川芎、失笑散活血化瘀,丹参、赤芍、当归养血活血,柴胡、枳壳、桔梗行气豁痰宽胸,甘草调和药物。
“按语”气虚重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三七、红花等活血化瘀类。
“方二”人参养荣汤
“来源”《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肉桂6克,陈皮10克,远志10克,五味子9克。
“功效”益气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四君子汤补脾益气,四物汤去川芎补血养血,加黄芪助四君补气,加肉桂与白芍暖阴益营,远志、五味子补心安神。
“按语”临证可加丹参、红花、姜黄活血化瘀行气。
2.寒凝心脉证
“主症”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方一”当归四逆汤加减
“来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附子6克,细辛3克,人参9克,甘草6克,通草6克,三七9克,丹参12克。
“功效”温补心阳,散寒通脉。
“用法”三七研末冲服,余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病人血虚,阳气不足,则寒邪乘虚而入侵经脉,阻碍阳气与营血的运行。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和营养血;桂枝温通经脉,宣通阳气;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利经脉;炙甘草、大枣益气养血,三七、丹参活血化瘀。
“按语”①胸痛并有瘀血之象、加川芎、赤芍、降香、乳香、元胡、筚拨。②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即刻含化苏合香丸或麝香保。
“方二”瓜蒌薤白白酒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15克,薤白10克,制半夏10克,桂枝10克,枳实10克,制附子5克,丹参20克,檀香6克。
“功效”通阳散结、祛痰行气。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2剂。
“方解”瓜蒌、薤白利气宽胸;桂枝温经通阳;制半夏降逆止呕;制附子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丹参、檀香行气活血化瘀。
“按语”本证当以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药物治疗为主:桂心、吴茱萸、干姜、麝香、细辛、蜀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等,近几年研制的喷雾剂、含化剂等速效、高效制剂,可用于急救。实验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物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作用,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作用。但此类药物具有辛香走窜之弊,应中病即止,以防耗伤阳气。
3.正虚阳脱证
“主症”心胸绞痛,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喘促不宁,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则神识昏迷,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方一”四逆加人参汤加味
“来源”《伤寒论》
“组成”红参15克,熟附子15克,肉桂6克,山萸肉12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玉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解”红参大补元气,附子、肉桂温阳,山萸肉、龙骨、牡蛎固脱,玉竹、炙甘草养阴益气。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亦可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方二”参附汤
“来源”《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高血压病
“概述”
高血压指体循环血压的持续性升高。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病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迄今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其关键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和持久。临床医学中有96%~99%的高血压病例具有血压升高原因不明的特点,是原发性高血压病。而因服用药物致血压升高、妊娠性高血压、患器质性疾病等凡是能找到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病都叫作继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血管壁改变、并且是脑卒中、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的致病因素,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症,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治疗”
1.肝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一”天麻钩藤饮加减
“来源”《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为治疗兼有热象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常用方。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清热为君;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共为臣;山栀子,黄苓清热;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益母草活血;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茯苓宁心安神,健脾补中。上药合用,共凑平肝熄风,养阴清热之效。
“按语”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酌加枸杞子、首乌,生地、麦冬、玄参;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羚羊角、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熄风,清热止痉。
“方二”羚角钩藤汤
“来源”《通俗伤寒论》
“组成”用羚羊粉0.3~0.6克,钩藤9~15克,菊花9~15克,桑叶9~12克,生地15~30克,生白芍9~12克,川贝母6~9克,竹茹6~12克,茯神9~12克。
“功效”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解痉;桑叶、菊花轻清宣透;生地、白芍、甘草滋阴柔肝缓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
“按语”急躁易怒,肝热甚者加菊花、丹皮、龙胆草。兼见阴虚不足,眩晕头痛者加生地、枸杞子、珍珠母。
2.气血亏虚证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一”归脾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兼见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若自汗时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等,当归宜炒用;若兼见形寒肢冷,腹中隐痛,脉沉者,可酌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若血虚较甚,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者,可加阿胶、紫河车粉(冲服);兼见心悸怔仲,少寐健忘者,可加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养心安神。
“方二”八珍汤
“来源”《正体类要》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熟地120克。
“功效”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全方合用,气血双补,固摄泪液。
“按语”若阴伤较甚,头晕目眩,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者,可加生地、北沙参、枸杞、石斛;牙龈出血,鼻衄,酌加山栀、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凉血化瘀止血;若畏寒肢肿,淡白,脉沉细者,加黄芪、附子、肉桂、泽泻等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
3.肾精不足证
“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淡嫩,舌红少苔,脉弱尺甚。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一”左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怀熟地124克,山药12克,枸杞12克,山茱萸12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克,鹿角胶12克,龟板12克,菟丝子12克。
“功效”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均为臣药。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按语”肾阴不足,常有相火偏亢,可酌情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化裁。
“方二”六味地黄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山药12克,泽泻10克。
“功效”滋养补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
“按语”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益气。
4.痰湿中阻证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滑。
“方一”半夏白术天麻汤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9克,天麻6克,茯苓6克,陈皮6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功效”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法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云苓、白术健脾除湿以杜绝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视物旋转,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覆花以镇逆止呕;若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和胃;若兼见耳鸣重听,可酌加郁金、菖蒲、葱白以通阳开窍;若痰郁化火,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宜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5.瘀血阻窍证
“主症”眩晕,头痛,兼见健忘脉涩或细涩。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
“方一”通窍活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蝎5克,地龙9克。
“功效”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用法”麝香研末吞服,余药加生姜三片,大枣七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直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滞,为君药。赤芍、川芎、红枣养血。老葱、麝香、生姜通上下之气,气通则血活,以调和营卫。全方共奏调气活血,通窍止痛。
“按语”气虚血瘀为主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党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水蛭、菖蒲、远志、郁金。病久入络加全蝎、僵蚕、蜈蚣、地龙、水蛭、天麻、葛根。
“方二”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祛瘀活血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按语”若兼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症,加入黄芪,党参益气行血;若兼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可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
脑血管病
“概述”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高血压脑病等疾患。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中风”、“卒中”等病范畴。对中风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薄厥”等记载。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言:“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治疗”
1.阴虚风动证
“主症”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困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方一”镇肝熄风汤加减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功效”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本早经疏》谓其“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又用代赭石镇肝降逆;龙骨、牡蛎、龟版、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玄参、天冬以滋阴清热,壮水涵木;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纯用重镇之品以强制之,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用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肺热,疏肝理气,以利于肝阳的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与生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本方配伍特点,重用镇潜诸药,配伍滋阴之品,镇潜以治标,滋阴以治其本,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之效。
“按语”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胸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方二”建瓴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怀山药30克,怀牛膝30克,生赭石24克,生龙骨18克,生牡蛎18克,生地黄18克,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
“功效”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解”生赭石能镇肝息风,其下行之力又能通大便;牛膝引血下行,生地黄、生杭芍能清热滋阴;生龙牡镇肝潜阳,安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头痛较重者,加山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以镇静安神。
2.风阳上扰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方一”天麻钩藤饮
“来源”《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用以为君,石决明性味咸平,功能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共为臣药。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为佐药。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按语”若因肝郁化火,肝火炎上,而症见头痛剧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黄者,加夏枯草、龙胆草、大黄。若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木,症见头晕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软者,可选加枸杞、白芍、山萸肉。
“方二”钩藤饮
“来源”《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组成”人参3克,全蝎去毒0.9克,羚羊角(0.3克,磨粉冲服)天麻6克,炙甘草6克,钩藤9克。
“功效”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清热;人参健脾益气,以防太过;全蝎、羚羊角息风止痉;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阳亢风动之势较著者,加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镇熄肝风;大便干燥者,加番泻叶、火麻仁,通腑泻热。
3.风痰入络证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方一”化痰通络汤
“组成”半夏12克,茯苓9克,白术12克,胆南星6克,天竺黄9克,天麻9克,香附6克,丹参12克,大黄6克。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
“方解”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建脾化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舒肝理气,调畅气机,助脾运以化湿;又配以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泻热凉血,以防腑实,此大黄用量宜轻,以涤痰积滞为度,不可过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大秦艽汤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秦艽12克,川芎8克,独活8克,当归8克,白芍9克,石膏8克,甘草3克,羌活6克,防风8克,白芷8克,黄芩8克,白术12克,云苓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细辛2克。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证以风邪为病因,病位在经络,病机为正气先虚,风邪乘虚入内,引致血气痹阻。方中秦艽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祛风散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养血柔筋,活血通络;白术、云苓益气健脾;黄芩、石膏、生地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痰热较著者加胆南星、天竹黄。
4.痰热腑实证
“主症”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料,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方一”桃仁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桃仁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芒硝6克。
“功效”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桃仁与大黄并用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黄破瘀泻热,两者配伍,痰热并治。桂枝通行血脉。
“按语”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方二”星蒌承气汤
“来源”《验方》
“组成”胆南星10克,全瓜蒌15克,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
“功效”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承气汤通腑泻热,胆南星化痰息风定惊;全瓜蒌化痰开胸除痹;白薇、地骨皮清热凉血。
“按语”若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
5.痰火瘀闭证
“主症”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烦躁不安,彻夜不眠,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
“方一”羚羊钩藤汤
“来源”《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羊角4.5克,双钩藤9克,霜桑叶6克,滁菊花9克,鲜生地15克,生白芍9克,川贝母12克,淡竹茹12克,茯神木9克,生甘草3克。
“功效”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羚羊角入肝经,凉肝熄风;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解痉,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辛凉疏泄,清热平肝熄风,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鲜生地、白芍药、生甘草三味相配,酸甘化阴,滋阴增液,柔肝舒筋,上述药物与羚羊角、钩藤等清热凉肝熄风药并用,标本兼顾,可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功;邪热亢盛,每易灼津成痰,故用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又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凉肝熄风药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故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剂。
“按语”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
6.阴竭阳亡证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阴阳欲绝。
“方一”参附汤
“来源”《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益气回阳固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按语”若昏迷不醒,可静脉滴注醒脑静开窍醒神;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关格病人,还可用灌肠法加强通腑降浊解毒作用。
“方二”四逆加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红参15克,熟附子15克,肉桂6克,山萸肉12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玉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回阳固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红参大补元气,附子、肉桂温阳,山萸肉、龙骨、牡蛎固脱,玉竹、炙甘草养阴益气。
“按语”若昏迷不醒,可静脉滴注醒脑静开窍醒神。
8.气虚血瘀证
“主症”舌强不语,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方一”补阳还五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120克,当归尾3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功效”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按语”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
“医案精选”
黄某,女,54岁。初诊:1976年10月14日。
素有高血压病史,旬日前突然类中,经中西医结合抢救好转。刻下:神志时清时昧,右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便秘,脉弦小,舌质红少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风阳陡动,夹痰热内阻,上蒙心窍,仿地黄饮子之意。
处方:大生地18克,北沙参18克,麦冬15克,川石斛(先煎)18克,甜苁蓉12克,朱远志6克,丹参12克,炒槐花12克,天竺黄9克,广郁金9克,细石菖蒲9克,6剂。
二诊:10月20日。神志已清,右半身稍能活动,略能进食,但言语尚謇涩,舌红脉细。风阳渐平,肾阴损伤未复,痰热已有化机,再守原意增损。前方去广郁金,天竺黄,加大地龙6克。12剂。
三诊:11月6日。右半身活动日见好转,言语謇涩亦渐清晰,纳增,二便正常,舌红已润,脉细。肾阴损伤渐复,风阳痰热亦得乎化,续子调补心肾。
大生地12克,北沙参18克,麦冬15克,川石斛(先煎)18克,甜苁蓉12克,制首乌15克,朱茯苓9克,朱远志6克,丹参12克,炒枣仁9克,淮小麦30克,怀牛膝9克,14剂。
上方服完,言语已清,右半肢体己能活动,且可扶杖行走,舌红润,脉细小。类中在恢复之中,仍应前法调理以善后。
慢性胃炎
“概述”
慢性胃炎一般没有粘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临床上分为慢性胃窦炎和慢性胃体炎两类。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道不良的表现,包括上腹饱胀不适特别在餐后、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嗳气、范酸、呕吐等。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
本病可参照中医“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等病辨证治疗。本病与嗜饮烈酒、浓茶、辛辣、饮食无定、饥饱不均、情志抑郁、多思过劳、外邪内侵、病后伤胃及素体脾胃虚弱有关,病变脏腑在脾胃,也有涉及肝肾者。初病在气,病久入血;初病多实,病久多虚或虚实兼见。病机为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阻滞,虚实夹杂。临床上以脾胃不足、气滞、血瘀、湿热等多见。在治疗上,大多数以证侯分类论治,其症状多少不一,各有侧重,除根据脏腑不足,不同实邪,加以补或攻或攻补兼施外,还应根据脾胃功能特点进行相应处理,还要注意饮食忌宜,巩固疗效。
“治疗”
1.肝胃气滞证
“主症”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苔薄白,脉弦。
“方一”柴胡疏肝散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6克,枳壳6克,白芍10克,香附6克,川芎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理气。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3次,每次40ml。
“方解”方中用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开经之郁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兼调诸药,亦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按语”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顺气降逆。也可加郁金、青皮、木香等以加强理气解郁之效。
2.寒邪犯胃证
“主症”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方一”良附丸加味
“来源”《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等分,为末,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一匙,盐一撮,为水丸,每次服6克。
“功效”散寒止痛。
“用法”开水送服。或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按语”寒甚者,可加陈皮、吴茱萸加强散寒理气之力;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或呕吐,可加枳实、神曲、半夏、生姜等。
“方二”正气天香散
“来源”《中医内科学》七版。
“组成”乌药10克,陈皮10克,干姜6克,木香6克,当归10克,甘草6克。
“功效”散寒止痛。
“用法”上药研磨为细粉,每次6克,或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乌药、木香、陈皮理气止痛;当归养血通络,甘草缓急止痛;干姜温中散寒。
“按语”寒邪重,痛势剧烈,手足逆冷,脉沉细者加附子、肉桂;肝经寒凝气滞(少腹拘急冷痛)加吴茱萸、小茴香;腹中冷痛,兼便秘加附子、大黄。
3.胃热炽盛证
“主症”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粘。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方一”清胃散
“来源”《脾胃论》
“组成”黄连6克,当归3克,生地黄10克,丹皮5克,升麻12克。
“功效”泄热和胃。
“用法”研细末,水煎去滓,放冷服之。
“方解”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为臣,清热解毒,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按语”兼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导热下行;若口渴饮冷,宜去当归,加玄参、天花粉以养阴生津;兼风火牙痛,可加防风、薄荷以疏风;牙龈出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
4.食滞胃肠证
“主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苔厚腻,脉滑或实。
“方一”保和丸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山渣180克,神曲60克,半夏90克,茯苓90克,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克,共研细末,糊丸,每次服5~10克。
“功效”消食导滞。
“用法”开水或炒麦芽汤送服,或按原方比例十分之一的用量,作汤剂煎服。
“方解”方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能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可消麦面痰气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水,和中止泻;连翘散结而清热,用麦芽汤送下,以增强消食之力。
“按语”食积较重,脘腹胀满用枳实导滞丸;食积化热加黄连;兼脾虚加白术、扁豆。
“方二”枳实导滞丸
“来源”《脾胃论》
“组成”大黄9克,枳实9克,神曲10克,云苓8克,黄芩6克,川连6克,白术8克,泽泻6克。
“功效”消食导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病人湿热食滞,内阻肠胃,引致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下注,故有泄泻或下痢;另外,热壅气阻,故出现大便秘结。方中大黄攻积泻热;枳实行气消积除胀;神曲消食化湿;黄芩、川连清热燥湿止痢;云苓、泽泻利水渗湿止痢;白术健脾止泻。
“按语”若腹张甚,加枳实、砂仁、槟榔以行气消滞;兼有虫积,可加使君子、榧子、槟榔以驱虫;兼脾虚者,加白术以健脾。
5.瘀阻胃络证
“主症”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黯,脉涩。
“方一”①失笑散合②丹参饮加减
“来源”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医宗金鉴》
“组成”五灵脂15克,蒲黄15克,丹参30克,檀香5克,砂仁5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丹参、蒲黄、五灵脂活血消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三七活血止血;大黄荡涤肠胃,调畅气机。
“按语”疼痛严重者,可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方二”少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10克,赤芍12克,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干姜10克,小茴香6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乌药12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五灵脂活血化瘀;干姜、小茴香温经通阳;元胡、乌药行气化瘀止痛。
“按语”胃痛甚者,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壳、百草霜;气虚无以行血(四肢不温,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仙鹤草;便黑,加三七粉、白芨粉,阴虚(口干咽燥,舌光无苔,脉细),加生地、麦冬。
6.胃阴亏虚证
“主症”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一”①一贯煎合②芍药甘草汤加减
“来源”①《柳州医话》②《伤寒论》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20克,枸杞子10克,川楝子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功效”养阴益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养阴益胃;当归养肝活血而具疏通之性;川楝子、生白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按语”大便干者,加元参、酒军。
“方二”麦门冬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太子参12克,麦冬15克,粳米15克,竹茹10克,石斛10克,桑叶10克,法夏6克。
“功效”养阴益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麦门冬甘寒清润,入肺胃两经,养阴生津,滋液润燥,以清虚热,为君药。臣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益胃气,养胃阴,中气充盛,则津液自能上归于肺。肺胃气逆,故佐以少量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辛温之性,但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其燥被制,且麦门冬得半夏则滋则不腻,相反相成。其中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以为使。药仅六味,主从有序,润降得宜,生胃阴而润肺燥,下逆气而止浊唾,亦补土生金,虚则补母之法。
“按语”若兼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加吴茱萸、黄连、广木香;胃脘隐隐胀痛,可加绿萼梅、佛手。
7.脾胃虚寒证
“主症”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舌质淡,脉沉细。
“方一”黄芪建中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黄芪20克,白芍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饴糖30克,大枣4枚。
“功效”温中健脾。
“用法”水煎去滓,加饴糖溶化温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
“按语”如气虚乏力明显者,应重用黄芪,并加党参,以增强补气作用;畏寒,肢冷,宜加附子温阳祛寒;心悸不宁,脉细而弱者,加熟地、首乌、酸枣仁等补血养心。
“方二”理中丸
“来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白术9克。
“功效”温中健脾。
“用法”蜜丸,日服2~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水煎取汁,分二次温服。服后饮热粥适量,并加衣盖被。
“方解”方中干姜大辛大热,直入脾胃,为温中祛寒,振奋脾阳之要药,为君药;人参甘而微温,补气健脾,促进运化,为臣药。君臣相合,甘温辛热,温补阳气。白术苦温,健脾燥湿,配人参复脾运而正升降,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兼和诸药,为使药。四药相合,共奏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
“按语”泛酸者,加吴茱萸、瓦楞子;泛吐清水较多,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寒重痛甚,呕吐肢冷者,加大建中汤或理中丸。
慢性肝炎
“概述”
慢性病毒性肝炎,多由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而成。一般病程在6个月以上要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患者年龄、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延误,过早活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有相似之处,慢性肝炎有无黄疸,其成因与正虚及湿热有很大关系。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湿热疫毒之邪长期羁伏于体内,正邪双方于长期对峙局面,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成为急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慢性肝炎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以气虚、阴虚多见,其病邪除湿热疫毒外,尚有气滞、血瘀。慢性肝炎的治疗,攻邪在于化毒,补正在于护肝,但攻邪不能拔苗助长,补正要防塞碍运化。调气不宜破气,散瘀不宜破血;解毒不宜专任苦寒,化湿不宜过用苦燥,既要调益整体,又要着眼于局部;既活肝之用,又活肝之体。
“治疗”
1.肝胆湿热证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一”茵陈蒿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茵陈2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后二药加水500毫升,煮沸10至15分钟后,再将茵陈加入其中,沸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以其善能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三药合用,以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
“按语”上方可酌加黄柏、猪苓、茯苓等清热利湿之药,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若脘腹胀闷者,加枳实、厚朴;若胁痛较重者,加柴胡、郁金。
“方二”三石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15克,金银花15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石膏、寒水石为君;滑石、金银花为臣。
“按语”如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如因虫体阻滞胆道,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
2.湿困脾胃证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滞,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纳少,腹胀,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方一”茵陈五苓散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2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先将后5味药水煎沸后再加茵陈,稍候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本方为五苓散加茵陈组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按语”上方可酌加藿香、蔻仁,宣利气机;呕逆者,可加制半夏、陈皮;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若湿热并重可用甘露消毒丹。
“方一”茵陈胃苓汤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15~2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五苓散利湿化浊;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厚朴、陈皮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初起兼表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热毒炽盛证
“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
“方一”犀角散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1.5~3克,黄连10~15克,山栀15克,升麻12克,茵陈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用犀角清热凉血;黄连清上焦之热;栀子清泄肝经之火;茵陈利湿退黄,升麻助犀角以增清热解毒之功;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按语”可酌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解毒凉血之力。
“方二”黄连解毒汤
“来源”《外台秘要》
“组成”川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桅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川连、黄芩、黄柏苦寒泄降,清热解毒,其中川连清上、中焦火热;黄芩清上焦火热;黄柏清下焦火热;桅子清泻三焦,导热外出。
“按语”如神昏谵语可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加地榆炭、柏叶炭;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
4.寒凝阳衰证
“主症”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方一”茵陈术附汤
“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茵陈15~20克,白术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3克,肉桂3克,甘草10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温化凝滞,利湿退黄。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
“按语”本方还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湿之品。
“方二”附子理中丸加减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熟附子10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辛热之附子、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按语”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若胸胁刺可用鳖甲煎丸。
慢性结肠炎
“概述”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神经精神等因素造成的结肠炎性改变。
本病多属中医的“泄泻”、“久痢”范畴。临床表现一般有大便溏薄,夹有粘液,甚则腹痛,便下脓血等症。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和大肠,亦有肝肾所引起,而脾虚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本病属本虚标实,虚者以脾肾两虚为多,实者有气滞、寒湿、水饮、湿热等,虚实夹杂亦不少见,其治疗选方应随证选用。脾虚者宜健脾益气,肾虚者宜温肾固涩,肝旺乘脾者抑肝扶脾。攻邪不可过用伐品,补虚不可纯用甘温;有邪慎涩,虚重慎利。此外,在治疗的同时,适当注意饮食调护,避免生冷油腻等食物,才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治疗”
1.寒湿泄泻证
“主症”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濡缓。
“方一”藿香正气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10克,紫苏10克,白芷6克,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功效”散寒化湿。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于七分,热服。
“方解”方中藿香用量偏重,既取其辛温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其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升清降浊,故本方以其为君药。配以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半夏曲、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既益于解表,又助其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谐营卫而调药和中。综合全方,具有表里双解,化湿辟秽,升清降浊,理气和中之功,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寒热吐泻自愈。若感触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此化浊辟秽,快气和中而一并治之。
“按语”本证治疗要点重在芳香化湿,湿邪得除,泄泻自止。且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品;除服药外,尚宜服热米粥以助药力,并注意腹部保暖;如病情较重,泄泻次数较频,可每隔4~6小时服药1次。若外感风寒,内有湿浊者,可选用荆防败毒散;若湿困于脾,脘闷纳呆,加砂仁、神曲;寒湿内阻加干姜、苍术。
2.湿热伤中证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如水,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身热烦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一”葛根芩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5克,黄芩12克,黄连8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方中重用葛根甘辛而平,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为君药。臣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使以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四药合用,共成解表清里之剂。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优而清里之力锐,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
“按语”葛根芩连汤意在清热、利湿、解毒,有具有坚阴厚肠胃的作用。故苦寒燥湿而无伤脾之虑。但苦寒之品用量不宜过大或过久。葛根升清止泻、清热解肌、透邪外出,可重用至20~30克,黄芩、黄连常用5~10克,苦参6~9克,为宜。
“方二”香连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10克,木香10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黄连、吴茱萸二味同炒,去吴茱萸,加木香,为丸。亦可作汤剂。
“方解”黄连清热燥湿,木香理气止痛。
“按语”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湿邪偏盛者,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灯心草、六一散;盛夏之季腹泻较重者,加香薷、佩兰、荷叶、扁豆,或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后方最好温汤调服,每次10克,每日3次。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
3.食滞肠胃证
“主症”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吞酸,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方一”保和丸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神曲15克,山楂1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连翘12克。
“功效”消食导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山楂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谷面痰气之积;法夏、陈皮行气化滞止呕;云苓健脾渗湿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按语”食积较重,脘腹胀满用枳实导滞丸;食积化热加黄连;兼脾虚加白术、扁豆。
“方二”枳实导滞丸
“来源”《脾胃论》
“组成”大黄9克,枳实9克,神曲10克,云苓8克,黄芩6克,川连6克,白术8克,泽泻6克。
“功效”消食导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病人湿热食滞,内阻肠胃,引致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下注,故有泄泻或下痢;另外,热壅气阻,故出现大便秘结。方中大黄攻积泻热;枳实行气消积除胀;神曲消食化湿;黄芩、川连清热燥湿止痢;云苓、泽泻利水渗湿止痢;白术健脾止泻。
“按语”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用枳实导滞丸以荡涤积滞;食积化热,加黄连;兼脾虚,加白术、扁豆。
4.脾胃虚弱证
“主症”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一”参苓白术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扁豆15克,莲子肉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砂仁3克,桔梗3克。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大枣汤调下。
“方解”本方中人参、淮山、莲子益气健脾,和胃止泻;白术、云苓、薏苡仁、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砂仁、陈皮理气宽胸;桔梗为药引,引药上行;炙甘草益气和中。
“按语”腹胀便溏者,加厚朴,陈皮,广木香以理气消胀;腹中畏寒者,加肉桂、干姜等以温中散寒。
“方二”香砂六君子汤
“来源”《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3克,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15克,半夏6克,砂仁6克,木香6克。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六君子汤健脾化痰止呕;加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调中理气,开胃消食,健胃止吐。
“按语”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者,宜用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附子、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5.肾阳虚衰证
“主症”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一”四神丸
“来源”《证治准绳》
“组成”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
“功效”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用法”上为末,生姜12克,红枣五十枚,用水一碗。煮姜、枣,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6~9克,空心食前服。
“方解”本方证为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暖脾土,以至脾肾虚寒,运化无力,固摄无权所致。方中补骨脂辛苦性热而补命门,为壮火益土之要药,故为君药;肉豆蔻温脾肾而涩肠止泻;吴茱萸暖脾胃而散寒除湿,二药合用,既助主药温暖脾肾治本,又可治标,并为臣药;五味子收涩固肠,助肉豆蔻涩肠止泻,生姜温中散寒,助吴茱萸温暖脾胃;大枣滋养脾胃,并为佐使药。如此配合,则肾温脾暖,大肠固而运化复,自然泄泻止,诸症皆愈。
“按语”可选用附子理中汤:用于脐腹冷痛,真人养脏汤:用于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
“方二”右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枸杞10克,鹿角胶10克,菟丝子10克,附子3克,杜仲12克。
“功效”温补肾阳,固涩止泻。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肉桂、菟丝子、山茱萸、熟地等温补肾阳,鹿角胶、枸杞、当归益精养血。可加川芎、牛膝以助当归、肉桂温阳活血通络。
“按语”若脐腹冷痛,可选用附子理中汤;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脱肛,加黄芪、党参、升麻、白术;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可选用真人养脏汤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有粘冻,可用乌梅丸。
6.肝气郁滞证
“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方一”痛泻要方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10克,陈皮12克。
“功效”抑肝扶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按语”乌梅败酱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路志正):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功用: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适用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方二”木香顺气散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组成”木香10克,青皮10克,桔皮10克,甘草6克,枳壳10克,川朴10克,乌药10克,香附10克,砂仁6克,柴胡10克。
“功效”疏肝理气、开胸解郁。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木香、青皮、桔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乌药、香附理气解郁,止痛;枳壳破气,行痰,消积;砂仁调中理气,开胃消食,健胃止吐;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按语”久泻不止,加乌梅、石榴、诃子肉、山楂、甘草;胸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加柴胡、木香、郁金、香附;神疲乏力,纳呆,党参、茯苓、扁豆、鸡内金。
急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起病,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本病是内、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最为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最多,青年次之,中年及老年较少见。链球菌感染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皮肤感染;除链球菌外,其它如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似。诊断标准: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有镜下及肉眼血尿、蛋白尿,可有管型尿,常有高血压及水钠贮留症状,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双肾无缩小;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多在感染后1~4周发病。
本病属中医的“风水”,“肾风”的范畴。
“治疗”
1.风水泛滥证
“主症”水肿以头面、眼睑、手为主,重则下肢及全身浮肿,恶寒腰痛,肢节酸楚,小便不利;或咽痛,腰痛乏力,小便短赤,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紧或浮数。
“方一”越婢加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方解”方中主用麻、石、术三味。麻黄、生姜宣肺祛风,《本草纲目》载:“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症”,又“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引出营分之邪。”重用石膏以清热除邪,并防麻黄之辛温之弊。苍术、甘草、大枣燥湿健脾利水。药证合拍,用之使肺气宣通,湿热得清,风水自消,而获桴鼓之效。
“按语”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如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益气行水;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证论治。
“方二”五皮饮
“来源”《华氏中藏经》
“组成”陈皮9克,茯苓皮9克,姜皮9克,桑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健脾渗湿;陈皮理气醒脾化湿、湿去則不致聚而成水;桑白皮泻肺行水;大腹皮行水宽张;生姜皮宣胃陽以散水,水去則不致溢而为肿,五皮合用,具有輸脾利水之功。
“按语”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浮肿甚,大便溏薄,可加黄芪、桂枝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于温肾助阳。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2.湿毒浸淫证
“主症”除面部水肿外,尚可见全身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身发疮毒,甚则溃烂,舌苔薄黄,舌质较红,脉象滑数。
“方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10克,杏仁10克,桑白皮10克,连翘30克,赤小豆30克,甘草3克,姜皮3克,大枣5枚,怀牛膝10克,车前子15克,冬瓜皮15克。
“功效”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麻黄散寒解表,是为君药;连翘、生桑白皮清热解毒;杏仁降气平喘;赤小豆清热除湿,同为辅药;姜、枣调和营卫,监制诸药之偏,甘草和中解毒,是为佐使,加牛膝活血利水;车前子、冬瓜皮利水渗湿。
“按语”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湿盛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风盛加白鲜皮,地肤子;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症见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石韦、大蓟、荠菜花。
“方二”四妙丸加味
“来源”《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
“功效”清热化湿、活血降浊。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热,配薏苡仁清利湿热,再以牛膝通利筋脉,引药下行;配栀子以助黄柏之清利湿热;木瓜利湿通络。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
“按语”若小便短赤不利,舌质红,脉弦数,加栀子,泽泻,木通以助清利湿热;湿热蕴久,耗伤阴津,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热,治当清利湿热为主,佐以滋补肾阴,酌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选用药物要注意滋阴而不恋湿。
3.水湿浸渍证
“主症”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痞满不饥,舌苔白腻,舌质较淡,舌体胖大,脉象沉缓。
“方一”胃苓汤加减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茯苓10克,苍术15克,陈皮15克,白术10克,官桂6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厚朴10克,甘草9克。
“功效”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厚朴、苍术、陈皮理气燥湿健脾,使湿邪内消;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通阳化气利水,使水湿自下而去;再加牛膝、车前子,使湿速去。
“按语”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所致。治宜益气健脾,行气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二”五皮饮
“来源”《华氏中藏经》
“组成”陈皮9克,茯苓皮9克,姜皮9克,桑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健脾渗湿;陈皮理气醒脾化湿、湿去則不致聚而成水;桑白皮泻肺行水;大腹皮行水宽张;生姜皮宣胃陽以散水,水去則不致溢而为肿,五皮合用,具有輸脾利水之功。
“按语”浮肿甚,大便溏薄,可加黄芪、桂枝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于温肾助阳。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4.湿热内壅证
“主症”全身水肿,尿少色黄,口苦口粘,痞满不饥,或大便干结,或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儒数。
“方一”己椒苈黄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12克,椒目5克,葶苈子(炒)10克,大黄10克。
“功效”分利湿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可以利水。其中防己长于清湿热,椒目消除腹中水气,葶苈子能泄降肺气,消除痰水,另外大黄能泻热通便,合而使湿热从前后分消。
“按语”尿少或小便不通者,可合用滋肾通关丸,以滋肾阴,助气化;皮肤瘙痒者,加用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燥湿止痒。
“方二”疏凿饮子
“来源”《济生方》
“组成”泽泻12克,赤小豆15克,商陆6克,羌活9克,大腹皮12克,椒目6克,木通4克,秦艽9克,槟榔10克,茯苓皮15克。
“功效”分利湿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水湿内停外溢,故全身水肿;湿浊壅结,三焦气机闭阻,故二便不利;水邪侵肺,导致肺气不利,故呼吸喘促;水壅气结,津液不布,故口渴。本方中商陆泻下逐水,通利二便;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利水泻湿,消退水肿;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滞,使气畅水行;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开泄腠理,使表之水湿从肌肤而泄。诸药合用,攻里疏表,内消外散,有如疏江凿河,分消泛溢之水势,故取“疏凿”之名。
“用法”本方证属水湿壅盛、泛溢表里所致的阳水实证。阳虚水泛者禁用本方。
5.下焦热盛证
“主症”心烦口渴,尿血鲜红或洗肉汤状,舌红少苔,脉象沉数。
“方一”小蓟饮子去木通,加女贞子、旱莲草
“来源”《济生方》
“组成”生地黄24克,小蓟15克,滑石15克,淡竹叶6克,炒蒲黄9克,藕节9克,当归6克,栀子9克,炙甘草6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小蓟、生地凉血止血,清下焦积热,同为主药;滑石、淡竹叶、桅子清利下焦,使湿去热清,是为辅药;蒲黄、藕节止血消瘀,当归养血活血,是为佐药;使以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标本同治,正本清源、故对下焦湿热蕴结、迫血妄行之证有较好疗效。加女贞子、旱莲草以加强滋肾止血之力。
“按语”热盛而心烦口渴者,加黄芩、天花粉清热生津;尿血较甚者,加槐花、白茅根凉血止血;尿中夹有血块者,加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瘀;大便秘结,酌加大黄通腑泻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不同发病机理和不同病理改变、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病程长(超过1年),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尿常规等检查查可见红细胞和蛋白。本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于不同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虽然急性肾炎可以发展成慢性肾炎,但大多数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而是一开始就是慢性肾炎的过程。本病预后较差,因此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其病因素复杂,但始终呈现本虚标实。脾肾两虚是其本,脏腑功能低下,导致水液代谢失调,气血运行受阻,湿、湿热、瘀血等邪气内生为标。正虚反复,易感外邪,外邪侵袭,正气更伤;致病因素产生后,又可影响脾肾。本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有时夹有瘀血,有时夹有湿热,有时兼有外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用药因人而异,法中有法,各有变通。本病病程长,治疗上在谨守病机的前提下,坚持治疗,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良效。
“治疗”
1.风水相搏证
“主症”头面部先肿,继而累及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但恢复较快,小便不利,并伴有恶寒发热,骨节酸沉,咳嗽胸闷,或咽痛,舌淡苔薄,脉浮紧或浮数。体检呈肾炎面容,血压大多数升高,尿检有蛋白、血尿、管型尿等。
“方一”越婢加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枚。
“功效”宣肺利水。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方解”方中主用麻、石、术三味。麻黄、生姜宣肺祛风,《本草纲目》载:“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症”,又“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引出营分之邪。”重用石膏以清热除邪,并防麻黄之辛温之弊。苍术、甘草、大枣燥湿健脾利水。药证合拍,用之使肺气宣通,湿热得清,风水自消,而获桴鼓之效。
“按语”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
“方二”五皮饮
“来源”《华氏中藏经》
“组成”陈皮9克,茯苓皮9克,姜皮9克,桑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消肿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健脾渗湿;陈皮理气醒脾化湿、湿去則不致聚而成水;桑白皮泻肺行水;大腹皮行水宽张;生姜皮宣胃陽以散水,水去則不致溢而为肿,五皮合用,具有輸脾利水之功。
“按语”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2.脾虚湿困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苍白,腹大胫肿,脘闷腹胀,甚或上泛清水,纳少,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体胖,苔白,脉儒缓。体检双下肢指凹性浮肿,甚者伴有腹水。尿检有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
“方一”防己黄芪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黄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白术9克。
“功效”健脾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按语”脾虚水停,肢体肿胀明显者,加大腹皮、桑白皮,木瓜。
3.脾肾阳虚证
“主症”全身高度浮肿,甚至胸腹水并见,面色白光白,皮肤发亮,按之凹陷恢复较慢,伴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倦怠肢软,腹胀纳差,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而润,苔白滑或腻,脉沉迟无力。
“方一”实脾饮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6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6克,草果仁6克,大腹皮6克,附子6克,白茯苓6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
“功效”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其中附子温脾肾,助气化,行阴水之停滞;干姜温脾阳,助运化,散寒水之互凝;二者合用,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淡渗利水,使水湿从小便而利为臣。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利水,以兴脾主运化之功;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行则湿邪得化,共为佐。使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群药相伍,共奏温暖脾肾,行气利水之效。然本方温补脾土之功偏胜,确有脾实则水治之功,故以“实脾”名之。
“按语”浮肿较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如兼胸闷咳喘,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
“方二”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茯苓12克,芍药6克,白术6克,生姜10克,炮附子6克。
“功效”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辛热,温肾壮阳,散在里之寒水,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导水下行,生姜温散寒水,通彻表里,均为臣药;白芍即可和营止痛,又可酸收敛阴,制约生姜、附子辛热伤阴之弊,使阳气归根于阴,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为佐药。
“按语”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猪苓15克,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6克,(后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以运脾利气。
4.气滞水停证
“主症”除水肿外,必有胀满较著,胸腹满闷,呼吸急促,四肢肿胀紧迫光亮,小便不利,或有胁痛,舌质暗苔白,脉沉弦。
“方一”导水茯苓汤
“来源”《普济方》
“组成”茯苓12克,泽泻12克,麦冬15克,白术12克,桑白皮12克,紫苏叶9克,槟榔6克,木瓜12克,大腹皮9克,陈皮12克,砂仁6克,木香6克,灯芯草12克。
“功效”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桑白皮清肃肺气,大腹皮、槟榔宽中导滞;陈皮、砂仁、木香、紫苏叶,斡旋中焦气机;茯苓、泽泻,灯草淡渗利水;白术、木瓜燥湿醒脾;麦冬清热养阴,以防利水伤阴。
“按语”通过临床观察,气滞水肿者运用本方后常使尿量骤增,水肿迅速退。
5.湿热蕴结证
“主症”头面与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皮肤或黄,身热汗出,口渴不欲饮水,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尿黄或呈茶色,淋漓涩涌,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一”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辩》
“组成”淡竹叶12克,川朴12克,滑石6克,通草12克,法半夏6克,白寇仁12克,苡仁12克,杏仁6克,车前子30克,白茅根15克。
“功效”清热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杏仁升宣肺气,寇仁芳香化湿畅口,苡仁渗湿导下;配以半夏、川朴苦温除湿;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共奏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之效。
“按语”本方适用于湿重于热者。
“方二”疏凿饮子
“来源”《济生方》
“组成”泽泻12克,赤小豆15克,商陆6克,羌活9克,大腹皮12克,椒目6克,木通4克,秦艽9克,槟榔10克,茯苓皮15克。
“功效”清热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商陆泻下逐水,通利二便;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利水疹湿,消退水肿;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滞,使气畅水行;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开泄腠理,使表之水湿从肌肤而泄。诸药合用,攻里疏表,内消外散,有如疏江凿河,分消泛溢之水势,故取“疏凿”之名。
“按语”本方证属水湿壅盛,泛溢表里所致的阳水实证。阳虚水泛者慎用。
6.血瘀停滞证
“主症”病程较长,水肿皮肤有赤缕血痕,尿血,皮色苍黯粗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见爪甲青紫,脉涩等。
“方一”当归芍药散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8克,赤芍9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白术15克,怀牛膝9克,车前子30克。
“功效”活血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调肝活血;以白术健脾运湿,配茯苓、泽渗、车前子泄湿浊,牛膝引药下行,如此肝脾两调,活血利水并进,药后常瘀去,肿消。
“按语”本方可加丹参、红花、三七应用效果较好。
8.阴虚水肿证
“主症”水肿口渴,渴不多饮,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心烦不寐,面部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猪苓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6克,滑石6克,阿胶15克,怀牛膝9克,车前子15克。
“功效”养阴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猪苓、茯苓甘淡利水;车前子、泽泻咸寒渗泄肾浊;滑石利水道;阿胶滋阴清热;怀牛膝滋补肾精,全方共奏滋阴利水之功效。
“按语”本方可用于水热互结者。
9.脾肾气虚证
“主症”面色苍白或淡黄无华,气短倦怠,食少纳差,食入腹胀,大便溏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胖苔薄,脉沉弱。
“方一”补中益气汤加减
“来源”《脾胃论》
“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陈皮15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甘草9克,菟丝子12克,山萸肉12克,怀牛膝9克,桑螵蛸15克。
“功效”益气健脾、固肾摄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化湿;陈皮理气和胃以防补而壅滞;气血同源,气虚易致血虚,故用当归以补血。柴胡、升麻益气升提,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益脾气而无补肾之功,故加菟丝子,怀牛膝滋补肾精;山萸肉、桑螵蛸温肾固摄涩精。
“按语”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者,可加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益气健脾。
“方二”归脾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等,当归宜炒用。
9.气阴两虚证
“主症”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或肢冷但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纳差腹胀,大便先干后稀,小便黄、舌暗红,舌体胖大则有齿痕,脉沉细而数或弦细。
“方一”参芪地黄汤
“来源”《沈氏尊生书》
“组成”人参10克,黄芪15克,生地24克,丹皮9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6克,大枣3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按语”临证时,可加麦冬、五味子。
“方二”生脉散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按语”药理研究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
“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单位严重破坏,以及肾实质性不可逆转的功能损害,从而产生临床上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体内各种毒物排泄障碍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慢性肾衰可由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壅滞肾络,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些因素使病程进展加快,病情恶化。常见的诱因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慢性肾衰的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治疗”
1.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尿液清长。舌淡,脉象沉弱。
“方一”①香砂六君子汤合②二仙汤
“来源”①《古今名医方论》②《妇产科学》
“组成”木香9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党参18克,甘草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茅12克,仙灵脾12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党参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苓术合用健脾祛湿之力更强;用甘草调中;木香、砂仁醒胃健脾,更助利湿之功;加用仙茅、仙灵脾以补肾。
“按语”可加熟地、黄精滋阴补肾。
“方二”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
“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壮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以温养督脉。
“按语”脾阳不足,便稀频加炮姜10克,补骨脂15克,以温阳止泻;肾阳虚弱,畏寒肢冷加杜仲15克;元气大亏,加人参10克,(另炖),紫河车粉15克,以补肾元,养精血。
2.脾肾阳虚证
“主症”少气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浮肿、腰膝酸软、腰部发冷,便溏。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
“方一”实脾饮
“来源”《济生方》
“组成”干姜10克,仙灵脾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木瓜15克,草果10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木香10克,(后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仙灵脾、干姜为主药;加巴戟天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党参、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利水;木香、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水行则湿邪得化。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行气利水之效。
“按语”本方偏于脾虚者。
“方二”真武汤合防已黄芪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附子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方中附子温补肾阳,散寒逐水;茯苓、白术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合防己黄芪汤增强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力。
“按语”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猪苓15克,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6克,(后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以运脾利气。
3.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痛头晕,恶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
“方一”六味地黄汤加味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止涩;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熟地、山药、山萸肉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成为“三补”,但熟地的用量偏大,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以防熟地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
“方二”一贯煎合消瘀汤
“来源”《续名医类案》
“组成”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9克,生地24克,枸杞子18克,川楝子8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赤芍12克,茯苓15克,柴胡12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一贯煎养肝肾,消瘀汤凉血化瘀。
“按语”如头晕明显可加天麻12克,钩藤12克,白蒺藜12克,以平肝潜阳;便干加肉苁蓉12克,火麻仁15克,玉竹12克,以润肠通便。
4.阴阳两虚证
“主症”精神萎糜,极度乏力,头晕眼花,腰膝酸冷,大便稀溏,舌质胖,脉沉细。
“方一”桂附八味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肉桂3克,熟附子10克,(先煎)淫羊藿15克,黄芪18克。
“功效”阴阳双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黄芪以益气健脾,滋气血生化之源。肉桂、附子、淫羊藿、温肾壮阳;与滋补肾阴药相互作用,阴阳双补。
“按语”可以加龟甲填补真阴,仙茅温补肾阳,加强阴阳双补的作用。
“方二”济生肾气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熟地120克,山药30克,山茱蓃15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制附子3~6克,桂枝6克,怀牛膝15克,车前子20克。
“功效”温补脾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桂枝、附子通阳化气,补下焦之阳,以鼓舞肾气;熟地、山芋、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组成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牛膝引药下行,活血利水;车前子利水;诸药共奏化气行水之效。
“按语”如肤糙失润,腰膝酸痛明显可加补骨脂12克,骨碎补12克,以补肾填精髓。
十六、糖尿病
“概述”
糖尿病(diabetes)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临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
“治疗”
1.阴虚燥热证
“主症”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方一”消渴方
“来源”《金匮翼方》
“组成”天花粉30克,黄连10克,生地30克,百合10克,人乳汁10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按语”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克;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克;燥热便结加大黄3~6克。
“方二”知柏地黄丸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益脾气;知母、黄柏清虚火;茯苓、泽泻、丹皮泻脾肾。
“按语”口渴甚者,加麦冬、沙参、石斛等以养阴润燥;视网膜出血鲜红、量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小蓟、三七以凉血止血。
2.气阴两虚证
“主症”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方一”生脉饮
“来源”《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津生液。
“按语”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玉竹。
“方二”玉女煎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12克,石膏15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麦冬1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阳明有余之火而不损阴,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用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按语”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克;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克;口渴甚者加花粉30克。
3.阴阳两虚证
“主症”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一”金匮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附子6克,肉桂15克,干地黄40克,山茱萸20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温阳育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按语”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菟丝子、生白果各10~15克;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己10~20克;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克,吴萸10克,肉豆蔻10克;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克,仙茅10~15克。
4.血瘀兼证
“主症”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如面有瘀斑,肢体疼痛,麻木,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
“方一”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按语”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克;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
“方二”血府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
5.阴阳欲绝证
“主症”本证型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昏迷,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脉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
“方一”生脉散
“来源”《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回阳救逆;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清热止渴。
“按语”可加黄芪、玉竹加强益气养阴之功。
“方二”参附汤
“来源”《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按语”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克,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十七、骨质疏松
“概述”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著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患或紊乱;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由于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引起。
中医虽无此病名,但祖国医学早有类似记载,综合其临床表现及中医文献,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痹”、“骨痿”的范畴。
“治疗”
1.肾精不足证
“主症”周身骨痛,骨骼变形,腰膝酸软,筋脉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蹒跚,反应迟钝,成人则表现为早衰,发落齿摇、阳萎遗精、耳鸣耳聋、健忘等症状;小儿则出现生长发育退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五迟五软,易惊盗汗或抽搐,舌体瘦小光红,脉细弱。
“方一”①左归丸合②虎潜丸
“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丹溪心法》
“组成”大怀熟地1250克,山药120克,(炒)枸杞子120克,山茱萸肉120克,川牛膝90克,(酒洗,蒸熟)菟丝子120克,(制)鹿胶120克,(敲碎)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白芍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滋阴养虚,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热;虎骨(可用牛骨代替)、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陈皮、干姜温中健脾。
“按语”本方阴阳双补,临证可根据阴阳盛衰进行加减。
“方二”六味地黄汤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
“按语”关节烦疼或发热加鳖甲、地龙、秦艽、桑枝;骨蒸潮热以生地代熟地,加青蒿、银柴胡、胡黄连;筋脉拘急加木瓜、汉防己、络石藤、生甘草;小儿虚烦易惊多汗抽搐者加牡蛎、龙骨、钩藤;若出现肌肉关节刺痛、拒按或有硬结,皮肤瘀斑、干燥无泽、面白唇暗、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血瘀的表现,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养血活血,活络软坚。
2.脾肾气虚证
“主症”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衰萎,昼轻夜重,骨骼变形,活动不利,面色白,口淡、自汗,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力或迟细。
“方一”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
“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补益脾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状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温养督脉。
“按语”剧痛拘急者加乌尖、细辛、全蝎、蜈蚣;浮肿关节肿胀加茯苓、泽泻、苡仁、身倦乏力者加黄芪;肌肉萎缩者加灵芝、何首乌、鸡血藤、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