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45723700000007

第7章 讼卦第六

下坎上乾

“解题”

《讼》卦,又称为“天水讼”。

《序卦传》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需”牵涉到物资的分配,难免争议,故《讼》卦紧随《需》卦而来。

《讼》阐释在事业的进行中,发生争讼时必须掌握分寸,能不争最好不争。

争讼宜解不宜结,不可拖延过久,以致不可收拾。应当退让,自我反省,于争讼之前就当谨慎。这是讼卦注重“人和”的积极意义。

此卦经儒家的发挥,变成了以“仁”学为内核的“无讼为贵”,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论语·颜渊第十二》),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曰:“听讼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则无讼矣。”杨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狱,而不知以礼逊为国,则未能使民无讼者也。故又记孔子之言,以见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所造成的影响,从法律上来说是中国古代没有《民法》;从生活实践上来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上“法院”的——那里只是抓人和关人的地方,上法院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最终的结果是人治大于法制。

讼卦的启迪就在于其正反两方面的深远影响。

“原文”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文”

《讼》卦象征诉讼。心存诚信,但情理难伸时千万小心,走中间路线会有吉利。如果争个不休,则有凶险。利于寻求大人的帮助,渡大江大河则不利。

初六爻,不要把争讼拖得太久,有些小的争议,最终结果是好的。

九二爻,没有胜诉,只能往回逃,其小邑有三百户人家(掩护或相助),无灾。

六三爻,靠祖宗留下的“遗产”(暂渡难关),保持走正道并不断激励自己,最终会吉利。如果(不好好潜心养性或寻找合适的机会就贸然出来)为王服务,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九四爻,没有胜诉,回来重新过正常生活,转变心态安于正道,吉利。

九五爻,诉讼(终审),大吉。

上九爻,(终审胜诉)也许还要赏赐专用腰带,但君上三次准备赏赐,三次又改变了主意,终朝也没有赏赐。

“原文”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

《彖辞》说:《讼》卦的卦象是上刚强而下险诈,险诈的人和刚强的人相遇,必然引起争讼。“诉讼:心存诚信,但情理难伸时千万小心,走中间路线会有吉利”,是由于辩护时能理直气壮且不过激。“争个不体,则有凶险”,结果是两败俱伤。“利于寻求大人的帮助”,寻求的是公正不偏的裁决。“渡大江大河则不利”,说的是会被(争讼)拖下深渊。

“原文”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不克讼,归(而)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食旧德”,从上吉也。“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讼,元吉”,以中正也。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文”

《象辞》说:天向西行,水向东流,方向相反。这就是《讼》卦的卦象。君子由此领悟到不管做什么事,开始就要想好。

(初六爻)“不要把争讼拖得太久”,争讼长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虽然“有些小的争议”(还没有解决),但可以看出(停止争讼的)好处更多。

(九二爻)“没有胜诉,只能往回逃”,是要找个地方藏起来。以下告上,麻烦就要缠身。

(六三爻)“靠祖宗留下的‘遗产’(暂渡难关)”,说明跟从君上,自然会有吉利。

(九四爻)“回来重新过正常生活,转变心态安于正道,吉利”,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九五爻)“诉讼(终审),大吉”,这是由于走的中正之道。

(上九爻)(终朝也没有赏赐)因为以争讼而受赏官服,众人心中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