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代数学与物理学
45718700000033

第33章 测温与测湿

温度与湿度是热学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们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关系很大,因此受到极大的注意。比如人们早就知道,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但不同物质的变形程度又是不同的。所以在汉代人们就指出了“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温变节,不为霜露风雨改形。”特别是度量衡器具的制作十分注意温度、湿度对材料的影响,人们就在此中也得到了不少有关的知识。

温度是指冷热的程度,我国古文献描述它的词汇很丰富,从低温到高温依次用冰、寒、凉、温、热、灼等表示。这里面显然有区别温度的含意。古代对于低温的获得,想了许多方法,主要是用冰。人们想了不少隔热保温的方法,把冬天的自然冰保存到次年夏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夏造冰”的说法,但当时怎么造法,还有待研究。高温的获得复杂得多。远在先秦,在冶炼、制陶等工艺中,能得到摄氏1000度以上的高温。这里面有许多热学上的知识值得进一步研究。至于对温度的观察、测定更有多种方法,例如在冶炼、制陶、炼丹、烹调等工作中,各自摸索出一套观测温度的方法。

古代医学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人体的温度应当是恒定的,所以可作为测温的标准,也就是“以身试温”。这当然是最粗略的土方法。《考工记》中记载冶炼青铜合金的工艺中,以蒸气的颜色作为判断温度的标准,据近人研究是合乎科学原理的。又如在对水加热过程中,则根据水泡形成状况,甚至水中热循环发出的声响来判断温度。在对某些固体加热过程中,则视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温度,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又是主要凭借人们的经验,所谓的掌握“火候”,缺乏易于掌握的客观标准。在西汉,有人曾试图制作一个测温装置。《淮南子·说山训》说:“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瓶中的水结了冰,这说明气温低。同书《兵略训》说:“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在瓶中盛了水,当它结冰,可以说明气温低,如其熔解为水,又可以说明气温之升高。这观测范围比前者大,功能比前者好,或许可以认为是一种关于测温器的设想的萌芽。

《灵台仪象志》

介绍的温度计真正称得上温度计的发明,是17世纪的事。1673年北京的观象台根据传教士南怀仁的介绍,首次制成了空气温度计。但我国民间自制测温器的不乏其人。据《虞初新志》记载,清初的黄履庄(1656~?)曾发明一种“验冷热器”,可以测量气温与体温,大概是一种空气温度计。清代中叶,杭州人黄超、黄履父女俩也曾自制过“寒暑表”,据说颇具特色,但原始记载过于简略,难知其详。

湿度是一个似乎很难捉摸的概念,它的变化与天气晴雨的关系十分密切,这在古人是有经验的。西汉《淮南子·说林训》就指出“湿易雨”。民间流传的大量天气谚语,都有类似的说法。王充《论衡·变动篇》指出“琴弦缓”是“天且雨”之验。这显然是指大气湿度的变化引起琴弦长度的变化。《淮南子·本经训》说得更加精彩:“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之。”大气湿度变化引起琴弦长度的变化是很微小的,难于察觉的,但反映在该琴弦所发的音调高低的变化却是十分明显的。这里可以说已经孕育着悬弦式湿度计的基本原理了!在欧洲,迟至16世纪中叶才有用鸟兽的肠(或野雀麦的芒)制成弦线,观其长度的变化来测知大气湿度。这种湿度计大约于1670年左右传入我国。黄履庄在1683年就自制成功一种所谓“验燥湿器”:“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可见它的灵敏度很高,但它的结构与原理没有被记录下来,也可能是毛发式或天平式湿度计,但也黄履庄式气压计有可能是气压计,因为空气的湿度与气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是气压计,它的构造可能如下图所示:弯曲玻璃管AB盛以水银,A端封闭,水银面以上为真空,B端开口通空气,在B端水银面上,放一重物E(如钢块),丝线一端系于E,另一端绕过转轴O,挂一重物F(F的重量应略轻于E的重量)。当气压变化,B端水银面发生升降,E的高度随之变化,通过丝线转动转轴,使指针P发生“左旋”或“右旋”。1665年英国胡克创制的轮状气压计,也利用了这类原理。1885年英国人合信著的《博物新编》中介绍的气压计(书中称“风雨表”)也与之相差不多。

在西汉时代还有一种天平式的验湿器。《淮南子·泰族训》说:“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同书《天文训》也说:“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可见当时已经知道某些物质的重量能随大气干湿的变化而变化。同书《说山训》说:“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说得就是天平式验湿器。对于它的结构与原理,《前汉书·李寻传》颜师古的注,引三国人孟康的话,说的尤其具体:“《天文志》云:‘悬土炭也’,以铁易土耳。先冬夏至,悬铁炭于衡,各一端,令适停。冬,阳气至,炭仰而铁低;夏,阴气至,炭低而铁仰。以此候二至也。”这就是说,把两个重量相等而吸湿能力不同的物体(如羽毛与炭,或土与炭,或铁与炭)分别挂在天平两端,并使天平平衡。当大气湿度变化,两个物体吸入(或蒸发掉)的水分多少互不相同,因而重量不等,天平失去平衡发生偏转。这种验湿器简单易制,灵敏度也还好,使用时间很长,甚至在20世纪的农村气象哨站也还沿用,可见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欧洲也有过这种验湿器,那是15世纪才发明的,比我国迟了1600多年!

我国古代除了这些仪器以外,民间还用某些经验方法来测知湿度的变化。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有一首农谚说:“檐头插柳青,农人休望晴;檐头插柳焦,农人好作娇。”“作娇”指酿酒,檐头的柳枝如保持常青,说明水分难以蒸发,必是大气湿度大,天气不能放晴;柳枝如易枯焦,说明水分蒸发很快,必是大气干燥,天气易晴,气温升高,利于发酵酿酒。这些验测大气湿度的经验,是有科学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