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4571500000038

第38章 嘘,小声点儿

“嘘,小声点儿!”哈格曼在自己的博客上,提醒前来观看的人轻声点儿,不要打扰了他们的睡眠。

这个在中国工作了多年的德国人,突然迷上了拍摄中国城市街头那些睡着的人。他用了整整5年时间,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中国城市的街头,捕捉了700多张各种各样的街头睡姿。他将这些照片放在自己的博客上,短短数日,点击率过40万。

这是他拍摄的几组镜头。

中午。菜市场。卖水产的两名摊主,分别躺在不到一米长的水盆内,睡着了。水盆像一张婴儿的摇篮,可是,他们的身材太巨大了,半个身子伸到了盆外……一家超市门口,停着几辆购物的小推车。一名身穿保安服的年轻人,倚着小推车,靠着一根电线杆,睡着了。中午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他的身上……工地附近,一个头戴安全帽的男人席地而坐,靠着自行车的轮子,睡着了。他的身后,是城市高耸。

车站广场前,一群人,杂乱无章地依靠在一起,睡着了。可是,你认真看看就会发现,情况一点儿也不混乱。最中间的男人,是最主要的支点,他仰天靠着铁栏杆,两条腿叉开,孩子趴在一条腿上,女人趴在另一条腿上;而他的右胳膊,支撑着一个女孩,女孩的腿上枕着一个小伙子的头……这些街头的睡眠,都是高难度的动作。一张椅子,一堵墙,一个角落,一只膝盖,一顶安全帽,一辆推车,一块木板,一张报纸,一块石头,一截树枝……都可能成为一张临时的“床铺”,或倚,或躺,或靠,或伏,或蜷,或弓,或抵,或歪,或抱,或缠……都可能让他们进入梦乡。他们的睡姿,让人捏着一把汗,也让人心痛不已。

如果可能,谁不希望踏踏实实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的床上,美美地睡觉啊!可是,他们做不到,他们大多是一些体力劳动者,风餐露宿,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可以趴一趴的办公桌。他们很多人来自遥远的乡下,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很可能还没有落下脚;而即使住下了,也永远是城市最偏僻的一隅,用砖头垒起来的硬板床。他们常常做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

此刻,他们困了,倦了,乏了,累了,于是,以一种最不舒适,在文明人看来也一点不雅观的姿势,打个盹儿,休息一下,他们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梦乡。是的,这是一种极不舒坦的姿势,也是最不设防的姿势,难怪连黄头发蓝眼睛的德国人哈格曼也感叹不已:“熟睡的中国人体现出来的那种平静、弹性和适应性,以及他们为中国复苏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深着迷。”我一遍遍地看着那些照片,那是一张张我非常熟悉的面孔,他们与我的乡下老父亲、堂兄弟、邻家小妹多么相像;我忽然想,与心事重重辗转难眠的人比起来,能以这样一种艰苦的姿势坦然入眠,多么快乐;与生活在战火之中或尔虞我诈环境中的人比起来,能在城市街头无牵无挂,安然入眠,多么幸福。

嘘,小声点儿!他们睡着了,请别惊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