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4571500000011

第11章 起步就有进步

“我已经40岁了,再去学跳舞,太晚了。”“我已错过上大学的年龄。”“人到中年,再去学手艺,太晚了。”“太晚了”是很多人的口头禅。然而,真的是太晚了吗?当然不是!太晚了只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而已。其实,只要你立即行动,任何时候都不算太晚。

日语学习班新一期开始报名时,来了一位老太太。

“给孙子报名?”登记的老师问。

“不,是给我自己。”老太太回答。

老师愕然。老太太解释说:“儿子在外国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能够同他们交流。”“您今年高寿?”老师问。

“64。”“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您都66了!”老太太笑吟吟地反问道:“老师,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62了吗?”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多数人总认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工作还是旅游;明年我们同样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就在于你是否立即去做。老太太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66岁,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晚辈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40岁才开始学画,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是靠摹写。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进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个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他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于追求外形。所以,他画出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出虾的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他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画虾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时,齐白石画的虾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栩栩如生。

塞万提斯34岁时依然一事无成,而且左手残废,但他并没有沮丧地对自己说:“晚了!晚了!”更没有对自己说:“完了!完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伽拉苔亚》,后来又写出了《努曼西亚》。然而,他一直很穷。直到塞万提斯58岁时,他的《堂吉诃德》才得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