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尊师重教
4571100000020

第20章 苏步青的成功之路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1902年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一个贫苦的农家。由于家穷,他9岁才开始上学,直接插入高小。因为他没上过初小,基础很差,又贪玩,学习成绩总是全班倒数第一。一个农家子弟,土里土气,成绩又差,老师们说他笨,同学们笑他穷。冷眼、嘲笑、奚落,纷至沓来,苏步青很难过,他有点灰心了。

一位独具慧眼的老师陈玉峰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苏步青非但不笨,反而十分聪明,是一块可以雕琢的璞玉。于是,陈老师主动地接近他,给他讲牛顿的故事,帮助他,鼓励他,亲切地对他说:“孩子,你有过人的记忆力,你一点也不笨。可只有勤奋,才能学到知识,也只有学到知识,才能振兴我们的国家。你要从小立志,发愤攻读,干一番大事业。”

苏步青向老师深鞠一躬,眼里闪出了泪花,一席炽烈的肺腑之言拨亮了他心中那盏快要熄灭的灯。他发奋了,每天天蒙蒙亮,苏步青就起来读书。别人念一遍,他念三遍、五遍。做习题,别人做10道,他做30道、50道。

雏鹰展翅了。从第二学期开始,苏步青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全班第一。他的文章写得好,演题能力强,各门功课都是最优秀的。

在温州中学,苏步青遇到了他的第二位恩师——温州中学校长洪岷初。洪校长兼任数学教师,他知识渊博,思想进步。当时民族灾难日益严重,洪校长经常向学生们灌输科学救国的思想,并买来许多外国的科学杂志,开阔学生的视野。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充满激情,苏步青每一堂课都听得入迷。在洪校长的感染和诱导下,苏步青牢记大数学家高斯那句“数学是科学之王”的名言,如饥似渴地阅读洪校长推荐的科学杂志,爱好与志向逐渐转向了数学,而且很快在数学学习中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有一次,苏步青用20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一条几何定理。洪校长知道了,十分喜欢这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把他作为得意门生,精心培养,坚定他的信心,终于把苏步青引进了数学王国的殿堂。

17岁那年,苏步青中学毕业。洪校长慷慨资助他200元大洋,并写给他几句赠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为中华富强而奋发!”苏步青恋恋不舍地告别恩师,靠着这笔馈赠,踏上了东去的海船,赴日本留学。

1924年,22岁的苏步青以满分成绩考入了日本著名的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在这里,苏步青又遇到了他终生难忘的第三个恩师——数学部主任林鹤一先生。林鹤一非常欣赏这个才华横溢而又勤奋无比的年轻人,对他的学习进行精心的指导。他知道苏步青生活贫困,经常给予周济,还破例安排他在“临时教员养成所”担任讲师。

苏步青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大学三年级时,他的第一篇用英文写成的数学论文《一个定理的扩充》问世了。他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周密计算与严谨的推理,终于使匈牙利数学家费开特提出的一个艰深的代数定理,具有了更丰富的外延。论文一发表,便在数学界引起了轰动。年轻的苏步青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大数学家苏步青的成功之路,凝结着许多老师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