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45699900000037

第37章 附录(2)

孙子曰:[黄帝南伐赤帝,至于口口],战于反山之原,右阴,顺术,倍(背)冲,大搣(灭)有之。(口年)休民,口毂,赦罪。东伐口帝,至于襄平,战于平口,[右阴],顺术,倍(背)冲,大搣(灭)[有之。口]年休民,口毂,赦罪。北伐黑帝,至于武隧,[战于口口,右阴,顺术,倍冲,大威有之。口午休民, 口毅,赦罪]。西伐白帝,至于武刚,战于[口口,右阴,顺术,倍冲,大威有]之。已胜四帝,大有天下, 暴者……以利天下,天下四面归之。汤之伐桀也,[至于口口],战于薄田,右阴,顺术,倍(背)冲,大威(灭)有之。武王之伐(纣),至于遂,战牧之野,右阴,顺术,[倍冲,大威]有之。一帝二王皆得天之道,口之口、民之请(情),故……

[地]刑(形)二

[口]地刑(形)东方为左,西方为[右]…

……首,地平用左,军……

……地也。交口水口……

……者,死地也。产草者口……

……地刚者,毋口口口也口……

……[天]离、天井、天宛口……

……是胃(谓)重利。前之,是胃(谓)猒守。右之,是胃(谓)天固。左之,是胃(谓)……

……所居高日建堂,口曰口[口]口这左水曰利,右水曰积……

……口五月度口地,七月口……

……三军出陈(阵),不问朝夕,右负丘陵,左前水泽,顺者…”.

……九地之法,人请(情)之里(理),不可不口……

[见吴王]

……口于孙子之馆,曰:“不穀好……兵者与(欤)?”孙……乎?不穀之好兵口口口口之口口口也,适之好之也。”孙子日;“兵,利也,非好也。兵,口(也),非戏也。君王以好与戏问之,外臣不敢对。”盖(阖)庐曰:“不穀未闻道也,不敢趣之利与……口孙子曰:“唯君王之所欲,以贵者可也,贱者可也,妇人可也。试男于右,试女于左,口口口口……曰:“不穀顾(愿)以妇人。”孙子曰:“妇人多所不忍,臣请代……畏,有何悔乎?”孙子曰;“然则请得宫口口……之国左后玺囿之中,以为二陈(阵)口口……口曰;“陈(阵)未成,不足见也。及已成……口也。君王居台上而侍(待)之,臣……口至日中请令……陈(阵)已成矣,口口听……口口不口不难。”君曰:“若(诺)。”孙子以其御为……参乘为舆司空,告其御、参乘曰:“口口……口妇人而告之曰:“知女(汝)右手?”……之”。“知女(汝)心?”曰;“知之。“知女(汝)北(背)?”曰:“知之。”“……左手。胃(谓)女(汝)前,从女(汝)心。胃(谓)女(汝)……人生也,若夫发令而从,不听者诛口口……口不从令者也。七周而泽(释)之,鼓而前之……[三告而]五中之,鼓而前之,妇人乱而[口口口]金而坐之,有(又)三告而五申之,鼓而前之,妇人乱而笑。三告而五申者三矣,而令猷(犹)不行。孙子乃召其司马与舆司空而告之曰:“兵法曰;弗令弗闻,君将之罪也,已令已申,卒长之罪也。兵法曰:赏善始贱,罚……口请谢之。”孙子曰:“君口……引而员(圆)之,员(圆)中规;引而力之,方中巨(矩)。……盖(阖)庐六日不自口口亡口口……口口口口孙手再拜而起曰:“道得矣。……口口口长远近习此教也,以为恒命。此素教也,将之道也。民……口莫贵于威。威行于众,严行于吏,三军信其将民(威)者,乘其适(敌)。”千口口五

……而用乏,口口口得矣。若口十三扁(篇)所……

……[十]三扁(篇)所明道言功也,诚将闻口……

……口而试之口得口……

……[孙]子曰:“古(姑)试之,得而用之,无不口……

……口口口之孙子曰:“外内贵贱得矣。”孙……

……口不穀请学之。”为终食而口……

……将军口不穀不敢不口……

……口也。请合之于口口口之于……

……者口口也。孙子……

……孙子曰:口……

……孙子……

(三) 《三十六计》原跋

夫战争之势,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三十六计者:对战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闲尝论之。胜故、攻战、并战之计,优势之计也;敌战、混战、败战之计,劣势之计也。而每卷之中,皆有首尾次第。六卷次序,亦可演以阴……(缺)。

【译文】

关于战争,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和繁杂。例如:加强国防,训练士兵,培养优秀的将领,选挥攻击的敌人,以及战前动员准备和战后补充休整等全部活动,都是军事工作。这些工作,大都已有一定的规律和历史经验可资遵循和借鉴。但是其中变化繁多,行使欺诈、形态万千、不易掌握的,要算作战的策略。《三十六计》就是作战的策略,也确实是大将指挥战争的重要方略。平时对这个问题,作了些探讨,认为胜战、攻战和并战三计,是处于优势时所使用的计谋;敌战、混战和败战三计,是处于劣势时所使用的计谋。在每卷计谋当中,都各有开头、结尾和排列顺序。至于六卷次序,也可用阴阳之道来推演……(下缺)。

(四) 《三十六计》生字注音

蒿:音好。草本植物。痍:音夷。创伤。

霁,音剂。攸,音优。所。作语助。

缭:音辽。侂:音脱。寄。

轁:音滔。用兵谋略。 帼:音国。古代女人的头巾。

虢:音国。古国名。孚:音扶。信用。

咎,音救。灾祸、罪责。俟:音四。等待。

穰:音让。蜒:音挺。

痴:音吃。郫,音皮。守备。

癫:音掂。精神错乱。薨,音轰。周代诸侯死。

侬:音农。姓。戮:音陆。杀。

沮:音举。阻止、败坏。酈:音丽。姓。

睽:音奎。六十四卦之一。诙:音辉。诙谐。

捭:音摆。分开。谲:音决,诡计;欺诳。

阖:音盒。合拢。睿:音锐。

噬:音是。咬。兑:音对。八卦之一。

麾:音辉。指挥旗。燮:音谢。调和。

弑:音事。杀。诧:音差。惊讶。

芮,音锐。姓。 郐:音块。春秋小国。

苌:音长。 豭:音家。猪。

颓:音推。崩坏。 徙:音洗。迁移。

恟,音兄。恐惧。 懿:音意。

珪:音归。 蹑:音聂。踩;踏。追。

榦:音干。 佚:音意。同“逸”。

堰:音雁。堤埧。潢:音黄,积水池。

戾:音利。乖张,暴戾。 腋:音夜。胳肢窝。

擣:“捣”的繁写体。荟:音会。草木旺盛。

萃:音粹。聚集。 蹇:音简。六十四卦之一。

乖:音拐。不顺和。 蛊:音古。六十四卦之一。

雋:音俊。通“俊。” 聒:音郭。喧嘈、嘈杂。

藁:音搞。草本植物。 严:音眼。庄严:整齐。

诳:音狂。欺骗迷惑。 檀:音谈。姓。

缒:音坠。 彖:晋团。

巽:音逊。八卦之一。 枭:音嚣。猫头庸。

焉:音烟。乃。助词。 胄:音宙。古代战帽。

诩:音许。人名。 羌:音腔。古族名。

璋:音伟。珍奇:贵重。 崤:音摇。山名。

堠:音后。 拓:音妥。开辟,扩充。

驷,音四。古代四马。 膑:音斌。

葭,音家。初生芦苇。 剡:音眼。削、利。

蘙:音益。隐晦。

(五) 百战计谋

周朝

郑人袭胡

郑人袭胡,是春秋初期两个小国之间进行的一次战争。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

郑人袭胡是一个以扬言亲善,欺骗麻痹对方,进而发动突然袭击的典型战例。郑武公不惜牺牲骨肉,枉杀谋臣,制造友好假象,但谋臣的血迹还未干,女儿犹着嫁衣裳,则已战鼓冬冬忙出征。古今中外一切侵略战争的制造者,都惯于采用种种和平欺骗的鬼蜮伎俩,以掩盖其穷凶极恶的战争政策,当代社会帝国主义,也正在玩弄这类阴谋诡计,我们必须百倍警惕,防敌突袭。

【原文】昔者郑①武公欲伐胡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③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史记》卷六十三)

①郑,即郑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

②胡,即胡国,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境内。

③戮(lù陆),杀。

【译文】古时候郑国的国王武公图谋消灭胡国,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王。并召集群臣说:“我想发兵去攻打别的国家,你们看进攻那个国家有利呢?”大臣关其思建议说:“攻打胡国比较容易。”于是斩杀关其思,并说:“胡国,是我们如同兄弟一般的国家,你建议兴兵讨伐,是什么心肠呢?”胡国的国王得到这个消息后,以为郑国与自己亲密友好,不加戒备。郑国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胡国。

楚诱绞兵

楚国在吞并绞国的战争中,针对绞军轻躁寡谋的弱点,诱其中伏,征服了绞国。

战争规律,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军事战略、谋略思想是战争的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人们通过战争经验的积累,到春秋时代,已能自觉地运用谋略学。楚诱绞兵说明,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必须随时查明敌人的企图,慎重地判断、处置每一个情况,以便更好地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现象和本质又往往是矛盾的。自古以来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战争来说,更是如此。在战争中用错综复杂的假象,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是指挥战争的通常规律。

【原文】楚伐绞①,军其南门。莫敖②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

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左传》桓公十二年)

① 绞,即绞国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北。

② 莫敖,为楚国官名。

【译文】公元前七OO年,楚王率领部队进攻绞国,两军相持于绞城南门。楚莫敖屈瑕建议说;“绞国虽小而轻躁,轻躁就少谋略,可以派一些不带武器的士兵化装成拾柴的人去引诱他。”楚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头一天,绞军捕捉楚三十人。第二天,绞军争先恐后,追赶楚人。楚军预先派堵击部队于绞城北门外,设埋伏于山中,待绞军进入伏击圈,伏兵四起,大败绞军。楚迫使绞国订立投降条约而撤军。

齐鲁长勺之战

齐鲁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规模不大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鲁国虽然力量较弱,但却打败了齐国,毛译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鲁国在乾时战败后,面对强大齐国威胁的局面,被迫进行了一些取信于民的战争准备工作,这是胜利的重要原因。战争中曹刿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态势,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同时,正确地选定了转入反攻的有利战场和时机,一举打败了齐军。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①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②,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③。公将鼓④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庄公十年)

① 曹判,一说即曹沫。春秋时鲁国谋士。

② 牺牲玉帛,即牛羊猪,玉器、丝织品。都是古代祭神的礼物。

③ 长勺,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④ 鼓,即战鼓。古代作战以击鼓为号。

【译文】公元前六八四年春天,齐国的军队侵犯鲁国。鲁庄公决心发兵抵抗。当时,鲁国有个人叫曹刿,听到齐国要攻打鲁国,就要去见鲁庄公。曹刿的乡亲对他说:“国家的事,自有那些撑权的官吏去管,你又不受国家俸禄,何必去管它呢?”曹刿说:“那些高官显贵的人知识浅陋,不可能有远大的计谋。”于是就去见庄公。

曹刿见了鲁庄公,便问道;“你和齐国打仗依靠什么?”庄公说:“生活中必需的衣和食,我一向不敢独自享受,总要分给手下人一些。”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于全国人民,人民不会因此为你作战的。”庄公说:“祭神的牛、羊、猪和玉帛等祭品,我总据实报告。既不以小报大,也不以恶充美。我对神守信用。”曹刿说;“这也只是一点小小的信用,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不会降福于你。”庄公说:“无论大小诉讼案件,虽然我不能明察秋毫,但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曹刿说:“这倒是尽心做事的表现,可以靠着这个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同你一道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战车到前线去指挥作战。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地方相遇,战争开始了。两军相遇,鲁庄公就想要擂鼓下令向齐军冲击。曹刿马上劝阻,说:“还不到时候!”等到齐军向鲁军接连发起三次冲锋都未获胜,齐军疲劳,士气不振的时候,曹刿才说:“现在可以冲锋了!”结果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庄公想趁齐军败退的机会,追击过去。曹刿又加劝阻,说:“还不可以。”曹刿跳下车,察看齐军逃走时所留下的车辆痕迹,又爬到车轼上,向敌退去的方向仔细望了一阵,然后才说:“现在可以下令追击了。”于是把齐军赶出了鲁国国境。

鲁庄公虽然打了胜仗,可是不懂得曹刿如此指挥作战的道理,战斗结束以后就问曹刿。曹刿说:“打仗所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旺盛,到了第二次击鼓冲锋时,士气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就一点也没有了。敌人三通鼓罢,已经丧失了勇气。在这时候,我军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正旺,因此才获大胜。为什么又不马上追击呢?因为我们必须估计到,齐是个大国,兵力比较强,并善于用兵,也许逃走是假的,前面有埋伏:后来之所以又决定追击,是由于看见他们的车迹混乱,指挥的旗帜也已倒下,这证明他们是真的逃跑,没有伏兵,所以我们才放心大胆追击。”

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

假途灭虢

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发动的一次战争,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著名战例。晋公为掠夺而骗人,一举亡人两国,虞公为贪利而受骗,朝夕被人灭亡。

列宁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掠夺与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军事思想有重大发展。在这次战争中宫之奇提出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观点,成为后世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重要战略思想。

【原文】晋苟息请以屈产①之乘与垂棘②之壁,假道于虞③以伐虢④。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⑤为不道,入自颠軨⑥,伐鄍⑦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⑧。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⑨。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左传》僖公二——五年)

① 屈产,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宁乡县北,盛产良马。

② 垂棘,古地名,春秋晋地,以出美玉著称,确地无考。

③ 虞,即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④ 虢(guó国),即虢国,在今河南省陕县。

⑤ 冀,即冀国,在今山西省河津,春秋时为晋所消灭。

⑥ 颠軨(jíng灵),虞地,在今山酉省平陆县东北七十里。

⑦ 鄍(míng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二十里。

⑧ 下阳,在今山四省平陆县东北。

⑨ 上阳,在今问南省陕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