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形禁势格:一作“形格势禁”,出自《史记·孙武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形势受到挫折,势必会有所考虑。
③ 上火下泽:见《易经·睽》卦:“彖曰:上火下泽,瞪,君子以同而异。”郑康成说:“睽,乖也。火欲上,泽欲下,犹人同居而异志也。”大意是目标不同,仍然可以结合。
④ 纵横捭阖,南北叫纵,东西叫横。战国时,苏秦联合六国,抗拒强秦,叫做合纵,张仪瓦解六国,变拒秦为事秦,叫做连横。稗阖,不择手段,机变应付,见《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首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纵横捭阖,意思是:伺机行事,采取联合与分化、公开与秘密的手段,来制服敌人。
⑤ 范睢:一名范叔,曾化名张禄。战国时魏人。入秦游说秦昭王,驱逐专权贵戚,公元前二六六年被任为相国。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号应侯,主张远交近攻,歼灭敌国兵力。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①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②
【按】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二年),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对处在个两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屈从时,我方却作援救它,立却出兵。《易经·围》卦说:对处在困难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按】借道用兵的行动,不是靠花言巧语可以欺骗成的。必须他处在这样的情况:不是受到一方的威胁,就是受到双方的夹击。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必然用武力来逼迫它,我方却用不侵犯它的利益来诱骗它,利用它侥幸图存的心理,立即把力量扩展进去,控制整个局势。这样它势必不能保住阵地,所以不需要进行战争就把敌人消灭了。如:春秋时,僖公二年,晋侯借道虞国去攻击虢国,灭了虢,虢国公丑逃奔到周朝的首都洛阳。僖公五年晋国从虢国回军再过虞国时,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把虞国消灭了。
① 假道伐虢:春秋时。虞.虢二国毗邻,都靠近晋国。晋国久有并吞他们的野心,采取荀息的策略,先用名马.宝玉买通了虞公,借道给晋兵攻打虢国。虢国被灭亡后,虞国也被消灭了。
② 困,有言不信:见《易经·困》卦;有言不信。《周易·姚氏学》:“案,处困之时,不见信于人,故有言不信。”大意:处在困难的境地,不肯轻易听别人的话。
§§§第五卷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放,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①也。
【按】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其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译文】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行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按】阵势有东西南北位置。天衡在前后,二横相对,当作阵的大梁,地轴在中央,当作 阵的柱子。梁和柱的位置都是主力部队防守的 地方。因此,察看敌人的阵容,就能发现他的主力之所在。如果与友军共同联合对敌作战,可以多攻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更换他的主力,或者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他作梁柱,这样必然要使阵地塌台。这时,立即并吞他的部队。这是并吞这股敌人再去攻击他股敌人的一个首要策略。
① 曳其轮,见《易经·既济》卦,“初九,曳其轮。”《经解》:“前有险,众皆兢济,初能曳而止之,所谓见险而能止,体离明故也。”轮流代替之义。这里可解为:先拖住他,然后再代替他。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①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按】率数③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他。《易经·师》卦说,运用适当的威势而使之接受指挥,施行危言的恐吓而使之服从领导。
【按】统率一向不肯服从我的力量去对敌人作战,如果你调动它,它不理睬,你用金钱引诱他,反而引起他的怀疑。这时,你可以故意制造错误,责备别人的过失,借以暗中警戒它。所谓警戒,就是从反面来诱导他,这是施用威吓的办法来迫使他服从的方法。或是说:这也是调遣部将的方法。
① 指桑马槐:指不正面地直接骂人,借别方面来影射。这里可解作:对不服从我的人可以借责备他人的方法,来暗中警告他,使其听我调遣。
②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见《易经·师》卦:“彖曰:……刚中而行险而顺,以此毒(毒犹役也)天下,而民从之。”《经解》小注。六军之锋,残破城邑,皆所以险民。又茶毒奸凶之人,使服王法。毒民于险而得顺道者,圣王之所难也。”这里“刚”指威势,“应”是接受,“行险”指施行危言恐吓不服从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运用适当的威势而使之接受,施行危言的恐吓而使之顺从。
③ 数:屡次。这里可解作:一向,平素。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如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①也。
【按】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力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②,受巾帼、假靖命以老蜀兵③,所以成功;姜维④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日:“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⑤。”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⑥征侬智高⑦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榔,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沙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亲,乃两面钱也。(《战略考·宋》)
【译文】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雷在蕴酿阶段那样沉静。
【按】假装不知道的,事实上却非常清楚,假装不行动的,事实上却是因为不可能行动,或者等待时机,将来再行动。三国时,司马懿假装衰老病笃,使曹爽丧失警戒性,从而把曹爽杀死,接受孔明污辱他的妇女首饰、衣物而不出战,故意通过上表请命,让魏主曹睿传谕坚守不战,以疲劳蜀军,这些都是他获得战功的因素。姜维九次进兵中原,明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而偏要轻举妄动,就像个傻子,所以他失败了。兵书说:“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并没有智谋的名声,没有勇敢的功劳。”当他的进攻时机未到来时,部队集中待命,镇定得如同痴人一样,如果假作癫狂,就不仅泄露了机密,而且因为乱动会招致大家的猜疑:所以,装作痴人的,必然胜利,装作癫狂的,必然败。或者说:假痴可以对敌作战,也可以用于治军。宋代,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狄青征伐侬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以南,他假装拜神祝道:“这次用兵胜败没有把握。”于是自己拿了一百个制钱向神许愿:“如果能大胜敌人,这些钱扔在地上钱面都要向上”。左右官员都劝他别这样做,因为他们担心:恐怕弄不好全影响部队的士气。狄青不加理睬。在千万人的注视下,他突然一挥手,把制钱全部扔到地土,结果一百个制钱的钱面,都是朝上的。这时,全军欢呼的声音,响彻山林和原野。狄青也异常兴奋,命令左右侍从,拿来一百个钉子,依照制钱分布的疏密,用钉子把它钉在地上,盖上青布,然后狄青亲手把它封好,说:“等到凯旋归来,一定酬谢神灵收回制钱。”后来,平定了邕州,领着部队回来,按原先所说的那样,把钱取回。他的僚属们一看,那昼制钱原来两面是一样的。
① 云雷屯也:见《易轻·屯》卦:“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周易·姚氏学》解:“冬雷藏地中,至春乃激薄而出。”
按:这里不如就照《象》辞原文解释:“云雷屯。是说雷在蕴酿阶段那样的沉睁。《易·屯》卦:谓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即阴阳开始要接触,还没有发出雷声来,这—卦要求“君子以经纶。”即有作为的人正应在这时埋头暗自从事“经纶”,作他伟大的筹划。《正韵》屯,聚也。有蓄聚、储存的窟思。“云雷屯”,也可说是雷蓄而未发。
② 曹爽(!——二四九):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字习伯。公元二三九年,魏曹芳登基,升司马懿为太傅,曹爽掌握兵权。司马懿阴谋夺兵权,装作衰老病笃曹爽信以为真,不加提防。后来司马懿乘曹爽随帝出猎,举行兵变,杀死曹爽,夺回兵权。
③ 三国时,蜀魏大军在五丈原对垒,魏方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派人送妇女的头巾,衣服去侮辱司马懿。企图激他出战。魏将见了,非常气愤,纷纷欲战。但是,司马憋却依然沉着,上表请示。魏主曹睿派专使到营寨传谕不战。这样就安定了内部的情绪,疲劳了远征的蜀军。
④ 姜维(二O二——二六四),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人,字伯约。诸葛亮死后,他是蜀汉军事方面的继承人。他企图复兴汉室,数次北伐,劳师无功。后因兵力消耗太大。自动放弃汉中,退守汉东(山西城固)。公元二六三年,他九次北伐中原,被邓艾,钟会大军击败。
⑤ 见《孙子·形篇》“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⑥ 狄青(一OO七——一O五七);北宋大将,西河(山西省汾阳)人。在对西夏战争中屡立战功,为范仲俺所赏识,由士兵累升为大将。一O五二年率兵缜压侬智高。次年升为枢密使同平章事,旋即被排挤去职,出判陈州而死。
⑦ 俱智高:宋广源州蛮族,侬氏自唐初就称雄于西夏,世袭为周的首领。唐末犹州侬全福为交人所杀,其妻改嫁而生智高。交人派官吏治广源州,智高起起兵袭安德州,盘踞广南。后被狄青打败,逃到大理,死。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①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②。
【按】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以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符坚侵晋,以乘机自起。(晋书一一四[符坚传])
【译文】故意给敌人方便,引诱它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它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噬嗑》卦上说得好:噬嗑而遇到毒害,是因为你贪吃不当吃的东西。
【按】唆,就是用小利去引诱。如果只有利引诱,而不大开方便之门,那敌人或许会犹豫不动。因此,凡用上屋抽梯的计谋,必须先安置好梯子,让敌人不怀疑;如果那里已经有了梯子,就要显示出来,让敌人知道。如慕容垂、姚苌等人怂恿秦符坚南下侵入晋国,以便乘机自己起来。符坚上了他们的当,全师南下,大败于淝水,竟为慕容垂、姚苌等所乘。
① 上屋抽梯:一作“上楼抽梯”。原意是,强迫对方作秘密谈话。后汉末,刘表的长子刘琦,不容于后母,常请诸葛亮指示自寅的办法,亮不答应。一天,二人同上高楼,琦暗中叫人把梯子抽掉,对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你说是不说?”亮回答:“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恍然大悟,请求父亲把他外调,因而,免得祸害。(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这里是解作,用小利去引诱敌人,使他上大当。
② 遇毒,位不当也,《晶·噬嗑》卦六三,象曰:“遇毒,位不当也:”《诚斋易传》,“若腊(肉)之坚而难噬也,噬之则遇毒而伤齿也。……此弱于齿而噬夫坚者也.能不遇毒乎?故曰位不当也。”这里可以解作:贪求不应得的利益,必招后患。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①也。
【按】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粘之,不细察者不易觉。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②。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译文】借别人局面布成阵势,兵力虽然弱小,可是阵势却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
【按】这棵树的干上本来没有生长花朵,但是可以使它有花的。把彩色绸绢剪成花朵粘在树上,不仔细察看的人不容易发觉。让美丽的花朵和树干互相衬托,放出光彩,造成巧妙逼真的完善局面。这是指:把精锐的部队布置到友军的阵地上,造成强大的声势以慑服敌人。
①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见《易轻·渐》卦,“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周易·姚氏学》注:鸿,大雁也,渐,进也。”仪,仪表。《学易记》卷三:“飞翔之路,无所窒碍。而羽毛整洁,可用为仪。”这里可作助长鸿飞的声势。这句话在这里意思是,弱小的部队凭借了强大部队的力量,阵容严整,就象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② 玲珑:精巧可爱的样子。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①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②
【按】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力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步须握机,第五步乃成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隋书》七O<李密传>),汉高祖势末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一役,一举亡之。(《史记》卷八<汉高祖本纪>)
【译文】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次而进,”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