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柳传志内部讲话
45679700000026

第26章 创新才能保命(1)

有创新,企业才不会平庸

让我们的企业最终摆脱平庸的,就是创新。

进入21世纪,联想的发展经历过好几次危机,而让我们的企业最终摆脱平庸的,就是创新。

2001年联想在中国电脑市场上占27.5%的份额,位居第一,2002年开始往下降,2003年降得更厉害,原因除联想自己在战略上的某些错误以外,主要是强劲的竞争对手戴尔进驻中国。戴尔在业务模式上是有创新的,联想在连续两年跟它的竞争中都落了下风。联想认真研究后,针对戴尔的直销模式,发明了一种双模式:既做大客户,也做商业客户。双模式的销售方式取得了成功,并一直用到今天,现在,联想又把双模式推向全球。

2004年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是联想发展之路上的又一大创新举动。从今天看,联想并购IBMPC业务部算是成功了。并购前联想在欧洲、在美国业务都很小,利润几乎是负的,现在那里已经成为赢利的重点。2004年并购时联想营业额是29亿美元,2011年营业额是296亿美元,2012年有更大进步,股票价格也有很大增长。

我记得当年宣布正式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那一天,全场记者掌声热烈,之后他们告诉我,我们的勇气值得鼓励,但是他们不认为我们会成功。并购后也确实不是一帆风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后,联想的业务一个季度曾经亏损2.26亿美元,那时联想已经站在悬崖边上。原先的经验又不够用了,克服新危机需要新办法。这时候联想采取了包括改组领导层在内的一系列紧急措施,从那以后形势确实发生了突出变化,营业额、利润、市场份额都有了大幅增长。……

如果没有创新,联想可能早就沦为一个平庸的企业了。

——2013年3月21日柳传志在“创新与变革OIBM论坛2013”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在谈到与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时,柳传志丝毫不避讳:“联想是非常注重创新的,但是也很注意自己的根基,因此我们采取局部超越的策略。在整个大的趋势下,如果没有能力领导企业走出一个突出的新方向(比如说我们做一个与苹果完全不同的东西并且能引导市场),那么企业将得不到持续发展。”

纵观联想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创新之路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贸工技、国际化、做投资。

1984年时,带着中国科学院给的20万元资金和10名中科院的同事,柳传志开始创办联想。创业之初,他们面临两大困难:一是没有钱,20万元投资到手不到两个月就被人骗走了14万;二是柳传志他们都是一群书呆子,既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所以柳传志给联想确定了一条叫作“贸工技”的发展路线,目的是先学会做贸易。在为IBM、惠普、东芝等做代理的过程中,柳传志他们慢慢学会了了解市场,学会了管理,也积累了资金。有了这些基础,柳传志他们才开发出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设计和生产,然后再逐步进行技术创新,这就是“工”和“技”。这是联想第一个阶段的创新。

2001 年,联想集团的发展速度明显缓下来。这是因为中国的IT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超高速发展时期,由一个PC产品排位很靠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PC销量第二大国,速度减缓是正常的。但联想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有强烈的发展要求,有成为世界级企业的雄心壮志,要求企业必须保持利润持续增长。于是,在2004年,联想开始了国际化征程,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联想第二个阶段的创新。

2000 年,联想分拆后,柳传志他们积累了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大的经验和体会,也有了品牌和资金,很适合开展投资业务,于是先成立了一个联想投资,开始做风险投资。2003年,柳传志看到国企改革可能有一些新的机会,就成立了一个做私募股权基金的弘毅投资。现在,两个投资公司的发展都很好,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柳传志对投资也有了更多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一整套方法。有了核心竞争力,柳传志又对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引入了新的民营企业股东,更加市场化,也更具有活力了。联想控股本部则开辟了直接投资业务,要进一步打造联想旗下的核心资产,向联想成为伟大公司的愿景不断迈进。这是联想第三个阶段的创新。

“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在柳传志这句话的警醒下,联想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创新,领跑国内PC行业,并逐渐在国际上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杨元庆在宣传联想2013年的新产品YOGA平板电脑时也曾说:“如果你认为联想是一个成功的跟随者,那你就错了,联想是一个创新者。”

拓展透析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

对一家企业来说,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或者拥有庞大的研发人员那么简单,重要的是把创新延伸到整个公司,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拿出更好的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要求。

联想集团的首席技术官贺志强认为,从一名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一家企业是不是真正走创新的路子,可以用3个尺度来衡量。

第一,公司在创新研发上有没有足够的投入,目前联想每年25亿元的研发投入确实能让技术人员看到希望。目前联想有三大研发中心,美国罗利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主要是进行研发管理和战略性产品的研究;另外一个研发中心在日本,主要做笔记本开发;第三个研发中心在中国,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的研发机构,研发的内容比较全面,在产品方面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设备、高性能服务器。

第二,公司能用怎样的制度保证研发人员安心工作。在联想,一直执行的是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路线,即专业创新发展路线和行政管理路线,专业创新发展路线是为那些愿意做研发、擅长做研发的人员的发展铺就的台阶,这个台阶能够保证创新研发人员有很好的待遇。比如说,联想的首席科学家待遇是和副总裁相当的。

第三,员工的创新成果最后能不能变成公司的价值。这就需要公司能为研发人员提供一条路径,保障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成为产品。凭借“技术变不成钱,就一点用都没有”的创新理念,联想融合了1800人的全球顶级研发队伍,也享受着创新带来的收益,每年光是来自专利的收费就达到三四千万美元。

我是改革派但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

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改革不了赶快脱险。

陈伟鸿:当时跟现在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包括企业生存的条件也不一样,如果回过头来总结说,联想的成长与改革之间的关系,您会怎么来总结这样一种关系?

柳传志:联想实际上就是在中国改革的环境中,不停地适应环境。当大环境合适,我们就努力发展;当大环境不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环境,咱们小环境也不行,我就待着不动了,我决不越过红线,决不越过雷池,这样才能保住命。

陈伟鸿:这个跟您说到的那句话,‘我可能会软弱,但是我决不摇摆’,是不是一脉相承?

柳传志:差不多,我只能服从环境,我从来没有想过坚决要给环境动个手术什么的,我没有这雄心壮志,也不敢,这就是软弱的地方。不摇摆的地方就是说永远知道不会做那个。有的人做的那个事,当时很勇敢,他觉得不怕死,实际上是他不知死。不知死和不怕死是不一样的,谭嗣同革命失败被抓,然后说,杀了我,快哉快哉,我豁出去了,我知道这结果,那叫不怕死;不知死的人是不知厉害,一弄完了就怂。我经历过各种情况,我知道死,我怕死,所以我就软弱了,但是就决不做过头的事,这就是软弱不摇摆的意思。

柳传志:大的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我是一个改革派,之所以到今天还算成功的话,因为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改革不了赶快脱险。

——2013年5月柳传志参加CCTV2《对话》栏目

背景分析

尽管柳传志一再强调,企业不创新,就会走向平庸,就会被对手击倒,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要创新,先把命保住。正如柳传志自己所说的:“我的骨子里就不敢骄傲,因为确实知道环境多难,知道自己多渺小。”“一定要看清楚,其他公司会有哪些技术储备,能不能引领潮流。现在大家都在做显示屏,最怕的情况是,我花了80亿元研究出来新的技术,人家更先进的软屏出现 了,我就全赔了。企业首先要活下去。”

盘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田宁曾经这样问过柳传志:“尊敬的柳总,您是我们年轻企业家的老大哥和前辈,我们都很仰慕您,1999年我也创办电脑公司,是一个IT小兵卖电脑。当年的联想是中国最大的PC公司,而2004年我们很自豪,收购了IBM,慢慢成为世界第一了。而2004年我退出IT,因为我当时觉得这个电脑里头的CPU、硬盘、内存这些产品还是依赖进口,不是国产技术,我想问您的问题是,联想今天作为全球第一名的IT计算机公司,但是我们的很多CPU、内存还是靠进口,那1994年联想讨论的决策,到底市场优先还是技术优先?我想请教您,您觉得下一步联想的技术创新应该怎么做?”

柳传志的回答十分干脆:“一个企业第一要务是先活下来,比如说当我1984年办公司的时候,全球除了IBM以外,第二、第三大的大概是王安和DEC(美国数字设备公司),这些公司今天都去哪儿了呢?全都没了,没了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想引领潮流,不想走PC的路。1994年、1995年、1996年前后,联想电脑在中国有一定地位的时候,各方面的科学界人士,包括政府也极力鼓舞联想,应该进入到核心技术,我是坚决不干,因为我兜里头那点钱还不够人家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