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063

第63章 江城(1)

临江府高蕃,从小便很聪明,仪态也极其俊美。十四岁时,就考中了秀才。有钱有势的人家都争着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但高蕃择偶的条件很苛刻,多次违背了父亲的意愿。高蕃的父亲名叫仲鸿,六十岁,身边只有这一个儿子。对他很宠爱,从来不忍心不按他的心愿办事。

当初,东村有一个教书的樊老头,在集市设馆教小孩读书,带着家眷租高家的房屋居住。樊老头有个女儿,名叫江城,与高蕃同岁。那时,两人都只有八九岁,两小无猜,成天在一起玩耍。后来,樊老头搬走了,隔了四五年,两家都没有互通音信。有一天,高蕃在一条狭小的巷子里碰到一位女郎,长得非常美丽,后面还跟着一位六七岁的小丫头。高蕃不敢仔细盯着看,只是斜着眼瞟了她一下。那女郎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细细一看,原来是江城。两人顿时惊喜异常。但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只是呆呆地立在那里,脉脉含情地注视着对方。过了好长时间,两人才相互告别,但还是恋恋不舍的。走时,高蕃故意把一条红手帕丢落在地上,小丫头赶紧拾了起来,高兴地交给了江城。江城将手帕塞进袖中,换了自己的香巾,假装对小丫头说:“高秀才并不是外人,不能把他丢失的东西隐藏起来,你应当追上去还给他。”小丫头果然追了过去,把手帕还给了高蕃。高蕃得了手帕,十分高兴。

高蕃回去就请见母亲,请求她派人到樊家去提亲。母亲说:“她家房无半间,到处流浪,怎么和咱家匹配呢?”高蕃说:“我自己愿意,不会后悔的。”母亲拿不定主意,便去和他父亲商量,他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高蕃知道后闷闷不乐,一粒饭也咽不下去。他母亲十分担扰,就对他父亲说:“樊家虽然贫穷,但也不是市侩流氓所能比拟的。我想到她家里去看看,如果他家的女儿确实与咱家儿子相匹配,定了这门亲事也不会有什么害处。”高蕃的父亲说:“好吧。”

高蕃的母亲以到真武大帝的祠堂中烧香为借口,来到樊家。看到姑娘明眸皓齿,长得很漂亮,高蕃的母亲很喜爱。她取出银子、绸缎等丰厚的礼物送给樊家,如实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江城的母亲谦让了一番后,接受了高家的婚约。高蕃的母亲回家后,讲述了订亲的经过,高蕃才满脸笑容。

过了一年,高家选了个黄道吉日,把江城娶了过来。小两口你欢我爱,感情很好。可是,江城爱发脾气,翻脸就不认人,而且言语尖刻,唠唠叨叨地闹得高蕃的耳根子终日不得清静。高蕃因为疼爱她,都包容了下来。公婆听说了,心里很不高兴,私下里把儿子责怪了一顿。这事不知怎么地被江城知道了,她大发脾气,辱骂得更凶了。高蕃只是稍稍回敬了几句,她就越发地不愿意了,连打带骂地将高蕃赶出屋子,拴上门闩。高蕃冻得瑟瑟发抖,也没敢敲门,抱着膝头在房檐下过了一夜。从此,江城便将高蕃当作仇人看待。开始,高蕃直挺挺跪在地下,尚可以消解一下,渐渐地就是屈膝下跪也不灵验了,高蕃的日子更加难过了。公婆稍稍责备了江城几句,她顶撞得厉害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公婆愤怒到了极点,逼着儿子把她休了。樊家老头又羞愧,又惧怕,忙托了朋友到高家去说情,高蕃的父亲坚决不同意。

一年多后的一天,高蕃外出遇到了岳父,岳父将他邀到家里,一再地向他陪不是,并让女儿打扮了一番出来与他见面。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悲哀。樊老头于是买了酒来,款待女婿,并连连劝酒,十分殷勤。天黑以后,又执意要高蕃在他那里过夜,还另外安排床铺,让他们夫妻二人睡在一起。天亮了,高蕃辞别樊家老头和江城,回到家中,不敢将实情告诉父母,随便掩饰了一下就过去了。自此,每隔三五天,他便要到岳父家去住一宿,他的父母也没察觉。一天,樊老头亲自来到高家。开始,高蕃的父亲不想见他,后来迫于樊老头的一再请求,才与他见了面。樊老头两膝着地,爬行到高父面前,替女儿向他求情,高父仍不答应,并推说是儿子不同意。樊老头说:“女婿昨夜就住在我家,没听到他说不同意的话啊!”高父惊讶地问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你那里过夜的?樊老头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高父红着脸表示歉意说:“我确实不知道此事。他既然爱她,我为什么独独要和她结仇呢?”樊老头走后,高父便将高蕃叫出来大骂了一顿。高蕃只是耷拉着脑袋听着,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就在高父大骂不止的时候,樊老头已将女儿送了来。高父说:“我不能老是为儿女们受过,不如咱们各立门户分开住,就麻烦亲家为我们主持一下分家的盟约吧。”樊老头劝他,他也不听。于是便分了一所院子让儿子、儿媳去住,还拨了一个丫鬟去侍候他们。

夫妻俩独自生活了一个多月,尚能相安无事。公婆私下里感到很是欣慰。不久,江城又渐渐地放肆起来,高蕃的脸上常常有被指甲抓破的痕迹,他父母明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还是狠了狠心不去过问。一天,高蕃实在忍受不了江城的殴打,便逃到了父母那里躲藏,筋疲力竭的样子就像小鸟被老鹰追赶一样。父母很惊疑,正要问个究竟,江城已拿着棒子追赶了过来,竟然在高父的身边捉住高蕃用力捶打。公婆流着眼泪大声喝止,江城只是不听,又连连地打了几十下,才咬牙切齿地离去了。高父气得直往外撵儿子,说道:“我就是为了避开喧嚣,才与你们分开单过的。你本来乐意承受,还逃跑干什么?”

高蕃被父亲赶出后,徘徊于大街小巷,没个落脚的地方。母亲担心他经受不住磨难和挫折去寻死,就让他单独一人住一间房子,并给他送去饭菜。她还请来了樊老头,让他去教训女儿。樊老头来到女儿的房里,想尽了一切办法开导她,江城始终不听,反而恶言恶语惹老父亲生气。樊老头甩袖而去,发誓说他再也不认这个女儿。不久,樊老头便因生气得了病,和老伴相继离开了人世。江城恼恨父母,也不回去吊丧,只是从早到晚地隔着墙高声咒骂,故意让公婆听。对此,高父一概置之不理。

高蕃自从独自一人住一间房子以后,真像脱离了苦海,但也时常感到凄凉寂寞。他暗中买通了一个姓李的媒婆,让她叫了一个妓女陪他,妓女每天都是夜来晨走。时间长了,江城略有所闻,就到高蕃住的房里去漫骂。高蕃极力辩白,指天发誓,江城才走了。从这以后,她便天天监察着高蕃的动静,想找出漏洞来。有一天,姓李的媒婆从高蕃的房中出来,恰巧被江城碰到了。江城急忙喊住她。看到江城,媒婆吓得脸色大变。江城更加怀疑了,就说:“你把他的所作所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或许还可以饶恕你,如敢隐瞒一点,我就把你头上的老毛全部拔光!”媒婆战战兢兢地告诉她说:“半月来,只有妓院的李云娘来住过两宿。刚才公子说,他曾在玉笥山看到陶家的媳妇,特别爱她那一双尖尖的小脚,让我把她招了来。那女子虽不守贞洁,但也未必就像妓女那样随便就陪人睡觉,能不能办成不知道。”江城因媒婆还算老实,便姑且宽恕了她。媒婆想走,江城又强行留下了她。到了晚上,她喝令媒婆道:“你先到高蕃的房里去,吹灭蜡烛,就说陶家的媳妇来了。”媒婆依照她的吩咐一一照办了,江城立即钻进高蕃的房中。高蕃高兴极了,拉着她的胳膊,催促她赶紧坐下,向她诉说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江城只是一言不发。高蕃在黑暗中捏住了她的脚,说:“自从那天在山上一睹芳容,使我一直不能忘怀的就是你这双脚罢了。”江城仍然不说话。高蕃又说道:“平素的心愿,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怎么能见了面又不好好看一下呢?”便亲自点了灯来照,却原来是江城。高蕃大吃一惊,脸吓得变了色,手中的灯也掉在了地上。他直挺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就像有人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一样。江城揪着他的耳朵,将他拖了回去,用针在他的大腿上扎了个遍,并让他睡在床下,一醒来就骂他一顿。高蕃自此便像畏惧虎狼一样畏惧江城。即便江城偶而给他一个好脸,让他跟她同睡一床,他也会因为恐惧而无法使她和自己得到满足。江城便抽打他的嘴巴,喝令他滚下床去,越发地讨厌他,不把他当人看了。高蕃虽然每天都生活在温柔乡里,但像被囚禁于牢狱之中,必须看着狱吏的脸色行事,受尽了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