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043

第43章 青梅(2)

王进士要去山西上任,青梅就去与阿喜告别。阿喜见到她后,流着眼泪说:“你已经如愿了,我将来肯定不如你。”青梅说:“我怎敢忘记这一切是谁恩赐的呢?但小姐说你的命运不如我,恐怕是要折我的阳寿。”说完话,二人流着泪依依惜别。

王进士到山西半年后,王夫人就死了,灵柩停放在寺院中。又过了两年,王进士因为行贿罪被免职,赎罪罚款就花了万把两银子。从此,王家逐渐破败下去,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仆人也都各奔东西。正当此时,又流行瘟疫,王进士染病身亡,只剩下一个老妈子跟随着阿喜。没有多久,老妈子也死了。阿喜一人孤苦伶仃,生活更加艰苦。邻居有一位老太太劝阿喜嫁人,阿喜回答说:“谁能为我安葬双亲,我就嫁给谁。”老太太可怜她,送给她一斗米后就走了。半月后,老太太又来了,对阿喜说:“我已经为你尽心尽力了,但事情仍很难办。贫穷的人无力替你安葬双亲,而富贵人家又嫌你是个破落户的后代。有什么办法!不过,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怕你不肯答应。”阿喜问:“还有什么路?”老太太说:“这里有个姓李的男子,想找一个小妾,倘若见了你的姿容,再让他出钱厚葬你的双亲,他一定不会吝惜的。”阿喜听了后大哭道:“我是个官宦人家的女儿,竟要去给人家做妾吗?”老太太无言以对,只得走了。

从比,阿喜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勉强维持生命,以图能得到一个好的身价。如此又过了半年,阿喜的生活更难维持了。有一天,老太太又来了。阿喜哭着对她说:“生活困顿到如此程度,常常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之所以还恋恋不舍地苟活在世上,只是因为二老的灵柩还没有安葬。我将要死了,谁替我收拾双亲的尸骨呢?我想来想去,不如就依你所说的办吧。”于是,老太太就领来了姓李的男子。那男子只是稍稍看了一眼阿喜,便喜不自禁。很快地,他就出钱办理安葬之事,等两具灵柩都掩埋好了,就接阿喜回去,拜见他的大老婆。那大老婆是个十分凶悍且又嫉妒心很强的女人,姓李的男子起初不敢说是娶阿喜为妾,而是托辞说买了一个婢女。谁知一见到阿喜,那大老婆便勃然大怒,并用棍子将阿喜打出屋去,不准她进门。

阿喜披头散发,泪流满面,进退无路。恰巧有一个老尼经过,见阿喜可怜,便邀她与自己同住到尼姑庵里。阿喜便跟着她走了。到了庵里,阿喜请求削发为尼。老尼没有答应,说:“我看姑娘不像一个要长期流落风尘的人。庵中粗茶淡饭还可以维持。你先暂且住在这里等待着。时来运转,你就自管走你的。”

阿喜在庵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街上的一些无赖看她长得漂亮,便时常来敲打庵门,用一些淫荡不堪的话语调戏她,老尼也无法制止。阿喜为此气得直哭,想要自尽。老尼去请求吏部的一个官员在庵门口贴出一张告示,严禁到此骚扰,恶少无赖才稍稍有所收敛。后来,又有人于夜间在尼庵的墙壁上打窟窿,老尼发现后大声呼叫,打洞者才逃走。老尼为此又上告到吏部,吏部差人抓住首恶分子送到州府打了一顿棍子,才逐渐安定下来。

又是一年过去了。一天,一位贵公子从这里路过,见到阿喜,为她的绝代容貌感到惊异,硬逼着老尼为他撮合,并拿出重金贿赂老尼,老尼婉言相告:“人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不甘心做妾的。公子暂先回去,容我慢慢给你回复。”公子走后,阿喜又想服毒自杀。夜里,梦见父亲来到了她身边,痛心疾首地说:“当初我没有顺从你的意愿,使你落到这种地步,后悔已经晚了,但不要寻短见,缓些日子,你从前的愿望还会实现。”阿喜很是惊异。天亮了,她梳洗完毕老尼望着她惊奇地说:“从脸色看,你的晦气已全部消失,强暴无理的事不用担心了。你的幸福就要降临,可不要忘了我啊!”老尼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又有一阵敲门声传了进来。阿喜大惊失色,猜想一定是贵公子家派来的人。老尼打开门,果然是贵公子家的仆人。仆人一见老尼的面就忙着追问那事谋划得怎样了。老尼笑脸相迎,好言应对,只求再给她三天时间。仆人向老尼转达主人的话说,如果事情办不成,就让老尼亲自向公子交待。老尼恭恭敬敬地答应着,并敬请仆人先回去。阿喜在一旁悲伤得直流眼泪,又想自尽。老尼阻止她。阿喜担心三天后贵公子再来时,她们将无言以对,老尼说:“有我这条老命在,是杀是砍全由我一人承当。”

第二天,天将要黑的时候,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忽然听到有人吵吵嚷嚷地使劲敲门。阿喜以为事情发作,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老尼冒着雨打开庵门,只见一乘轿子停在门口,几个丫鬟从轿中搀扶出一位相貌绝佳的夫人。仆从们气势不凡,车马装饰很华贵。老尼惊奇地询问他们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是推官老爷的家眷,到庵里暂避风雨。”老尼将他们引入殿中,搬出矮榻请这位贵夫人坐。贵夫人的丫鬟仆妇也都走进禅房,各自寻找休息的地方。有人在内室看到了阿喜,见她美丽动人,便跑去告诉了夫人。不久,雨停了,夫人站起身来,要求到禅房里看看。老尼将她领进禅房。夫人看见一女子艳丽绝顶,眼睛便一动不动地盯着。阿喜也对着夫人打量了老半天。这贵夫人不是别人,正是青梅。各人不禁失声而抱头痛哭,于是分别叙述了离别后的行踪。

原来,张生的父亲病故,张生服丧期满后,参加科考,连连告捷,被朝廷任用为主管狱讼的推官。张生先侍奉母亲上任,然后派人搬迁家眷。阿喜感叹地说:“今日相见,你我又何止是天壤之别!”青梅笑着说:“幸亏小姐屡遭挫折,尚未婚配,正是老天要让我们团聚啊!假如不被大雨阻挡,又怎能在这里巧遇呢?这里一定有鬼神相助,仅凭人力是无法做到的。”于是取来镶有珠宝的帽子和锦绣织就的衣裳,催促阿喜换上。阿喜低头徘徊,犹豫不决。老尼则在一旁极力相劝。阿喜担心就这么去与青梅同居一处,名分不正。青梅说:“过去咱们俩的名分就定了,我这做丫头的怎敢忘记你的大恩大德呢?你再想想张生,难道是负义的人吗?”说完,硬逼着阿喜换上了衣服,然后一同别过老尼走了。

到了任所,张生母子非常高兴。阿喜拜见张母说:“我今天实在没有脸面拜见母亲。?张母笑着安慰了她,并计划选择黄道吉日,为她和张生完婚。阿喜说:“倘若尼庵中有一点生路,我也就不和夫人来这里了。如果还念着过去的旧情,给我一间房子,可以容得下一只蒲团就满足了。”听了她的话,青梅只是笑而不答。到了结婚的那一天,青梅抱来了艳丽的结婚礼服。阿喜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不一会儿,听到鼓乐声大作,阿喜也无法自己作主。青梅带着丫鬟老妈子硬是给她穿上了礼服,搀扶着走出房门。她见张生穿着朝服向她作揖,就不知不觉地款款向他回拜起来。完毕,青梅将她拽进洞房,说“空着这个位子,等你好久了。”并回头对张生说:“今夜你总算得到报恩的机会了,可要好好侍候她呀!”说完话,转身就想走。阿喜却拉住她的衣角不放。青梅笑着说:“不要留我,这事可不能代劳呀!”掰开她的手指脱身而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青梅侍奉阿喜毕恭毕敬,小心谨慎,从不敢以张生的正妻自居。而阿喜也始终惭愧不安。张母让她们互相以夫人称呼,而青梅始终以婢妾自居,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三年后,张生奉调入京,路过尼庵,拿出五百两银子为老尼祝寿。老尼坚辞不收。张生一再坚持,老尼才收下二百两,用这钱修建了一座观音菩萨庙,立了一块王夫人碑。后来,张生官做到侍郎,程青梅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阿喜夫人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张生上书皇帝,陈述上述情况,两人都被封为夫人。

异史氏说:“上天降生美丽的女子,本来就是用来匹配天下贤士的。而世俗的王公大人,却要留给纨绔子弟。这样,老天爷必然不同意而要力争的。但事情离奇曲折,致使从中撮合的人费尽无限心机,老天爷也真是用心良苦啊!只有程青梅夫人能够慧眼识别英雄于穷困未达之时,发誓要嫁给他,且以死来保证。而那些衣冠楚楚,一副体面人模样的官宦大人,反而抛却有德行之人去追求纨绔之徒,见识是何等地低于一个丫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