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035

第35章 连城

乔生是晋宁人,少年时代就才华出众,但二十多岁仍未得志。他为人仗义,十分重情谊。当他的好朋友顾生死后,他念及与顾生生前的交情,常常去接济顾生的妻儿;当地知县不幸死在任上,家属流落,无法还乡。乔生又顾念知县生前对自己的赏识,便倾家荡产把知县的灵柩及家属送回老家,往返两千多里。当地文人学士因此非常敬重他,而他也因仗义疏财使家道衰落了。

当地史举人有个女儿,名叫连城,擅长刺绣,又知书达理,史举人对这个女儿百般娇宠。为了给女儿挑选佳偶,他拿出女儿所绣的《倦绣图》征集少年题诗作词。乔生看后,便题了一首绝句:

慵鬟高髻绿婆娑,

早向兰窗绣碧荷。

刺到鸳鸯魂欲断,

暗停针线蹙双蛾。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赞美连城高超的挑技绣艺:

绣线挑来似写生,

幅中花鸟自天成。

当年织锦非长技,

幸把回文感圣明。

连城见了乔生的诗,十分喜爱,在父亲面前称赞不已,父亲却嫌乔家贫穷。连城逢人便夸奖乔生,又知道乔生仗义疏财,家境艰难,暗地里让女佣以父亲的名义送些钱给乔生。乔生感叹地说:“连城可算上是我的知己了。”因此,便朝思暮想,如饥似渴。不久,连城许配给盐商的儿子王化成,乔生才断了念头,但仍是对她梦牵魂绕,从心里感激、敬佩她。

又过了些时候,连城染上了痨病,病情日益严重,终于卧床不起。有西域来的和尚自称能治好此病,但必须以男子胸上一钱肉来配药。史举人托人到王家告诉女婿,女婿笑着说:“蠢老头,想挖我心头之肉。”去的人回来转述了这话,史举人当众扬言:“有能割肉的,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乔生听说后立即前去,当场拿出刀子割下一块肉给了和尚。鲜血如泉涌,浸透了衣襟。和尚为他在伤口敷上药止住了血。而后用人肉配了三丸药,分三天服下。三天以后,病真的好了。史举人准备履行自己的诺言,让人转告王化成一声。王化成知道后十分生气,要打官司告史家。史举人心中害怕,就摆下酒席来招待乔生,席间,把一千两白银摆在桌子上对他说:“我辜负了你的大恩大德,用这个表示酬谢。”并说明了不得已违背诺言的缘故。乔生气愤地说:“我之所以能献出自己的胸前肉,只是为了报答知己,难道是为了卖肉吗?”说完甩手就走了。连城知道了,心中十分不忍,又拜托女佣前去安慰乔生,说:“以你的才华,不会永远这样被埋没的。到时候天底下还愁没有美人来陪你?我做过一个不祥的梦,预示着我三年之后必定会死,你也不必和别人争一个死鬼了。”乔生告诉佣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并不是为了美色。只怕连城未必真正知道我的心思,如果她真是我的知己,即使不结婚也没什么要紧。”女佣代连城发誓,说她的确是一片真心。乔生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俩相逢时她能对我笑一笑,我就死而无憾了。”过了几天,乔生偶然在路上遇见连城,她刚刚从叔父家返回,乔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只见她秋波盈盈,转过头来对乔生含情默默地嫣然一笑。乔生大喜说:“连城果然是我的知心人呀。”

后来王家去史家商量婚事之时,连城旧病复发,拖了几个月后,终于死去。乔生前去史家吊唁,因悲痛过度而昏迷过去,史家急忙将他抬回家中。乔生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心中也没有什么难过的。游游荡荡出了村子,一心只想遇见连城。远远望见从南至北,许多人密密麻麻地在赶路,也就挤了进去。不一会,来到一所官署中,竟见到了已死去的顾生。顾生惊讶地问他:“你怎么来这里了?”就将他往外拉,想让他走。乔生叹了口气说:“我还有心事未了。”顾生说:“我在这里主管文书,长官很信任我,如果有能为你出力的地方,你尽管说。”乔生便问连城在哪里。顾生带着他找了好几个地方,终于找见了连城,她正和一个白衣女郎两人泪眼婆娑地坐在走廊角上。连城看见乔生过来,高兴地连忙站了起来,问他怎么来的。乔生说:“你已经死了,我又怎么能活着!”连城哭着说:“像我这样忘恩负义之人,你不但不嫌弃,反而还以身殉情,这又何苦!我今生已不能陪伴你了,但愿来世能相随。”乔生就对顾生说:“你去忙自己的事吧,我以死为快乐,不想复活了。麻烦你告诉我,连城将托生在何处,我要和她一同前去。”顾生答应后便离去了。连城又指着身边的白衣女郎对乔生说:“她与我同姓,名叫宾娘,是长沙史知府的女儿。因为我俩一路同来这里,因而同命相怜。”乔生见史宾娘神情凄楚可怜,刚想多问两句,这时顾生已经回来,恭贺乔生说:“我已帮你将事情办妥了,就让这位娘子与你一同还魂复生,好吗?”两个人都是十分欢喜。谢过了顾生,两人正要告辞,只听得史宾娘在一旁大哭起来说:“姐姐你走了,我又该到哪里去呀?求求你救我一命,我甘愿为你当侍女。”连城心里难过,没有办法,就求乔生,乔生又只好再去求顾生,顾生一口推脱说不行。但经不起乔生再三强求,就说:“我再去试试吧。”过了约一顿饭的功夫,他又返回摇着手说:“怎么办呢?我是无能为力了。”史宾娘听了,更是放声大哭起来,紧紧拉着连城的胳膊,惟恐她马上离去。见此情景,顾生不忍,就下狠心说:“带上宾娘一同去吧,如果降下罪来,就由我一人担当!”史宾娘这才破啼为笑,和乔生他们一同出去了。乔生担心她回家路远没有人陪伴,史宾娘说:“我愿和你们一同走,不愿回家。”乔生道:“你这样说就太傻了。你不回去,怎么能复活呢?如果有一天我去湖南,你见了我不躲开,那就算我有幸了。”这时正好有两个老太婆带着公文要去长沙,乔生便将史宾娘托咐给二人,双方洒泪而别。

回程途中,连城走得很慢,走一会就坐下休息,前后歇了十几次,才来到家门口。连城说:“再生之后,真怕我们的事又有什么反复,不如你先去要回我的尸体,我在你家复活,应当不会有什么差错了。”乔生答应了。二人同回乔生家。连城这时又举步艰难,乔生在旁耐心等待。她说:“我现在心中十分紧张,这次如果策划不好,来生也许仍得不到自由。”这时二人已来到厢房中。沉默片刻,连城笑着问:“你不喜欢我吗?”乔生不明白这话的意思。连城羞红着脸说:“我总担心你我的事情不成,再次辜负了你。让我们在做鬼的时候先结为夫妻吧。”乔生十分欢喜,二人在厢房里情意绵绵,不愿马上复生。缠绵三日,连城说:“丑媳妇早晚也要见公婆。我们在这里偷偷摸摸,决非长久之计。”就催乔生先进室中。乔生刚一到灵堂,就苏醒过来。全家人都十分惊讶,连忙喂他汤水。乔生让人把史举人请来,说自己能使连城复活,请求把她尸体送来。史举人十分高兴地答应了。刚刚将连城尸体抬进来,人已经复活了,她对父亲说:“我已经委身于乔生了。如果有变动的话,也只有一死了。”史举人回家后,让丫头去乔家侍奉小姐。王家得知此事,告到官府,县官受贿,又将连城判给王家。乔生气得要命,也无计可施。连城到了王家,不吃不喝,但愿快快死去。无人时就上吊,第二天奄奄一息,王家怕出人命,只好抬回史家,史家又抬回乔家。王家知道后也无可奈何,从此这件事也就了结了。

连城身体恢复后,常常怀念史宾娘,想派人去湖南探问消息,又因路远而拿不定主意。一天,家人进来说:“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夫妇二人赶忙迎出,这时史宾娘已来到了庭院。彼此相见,悲喜交加。史知府亲自送女儿前来,乔生迎入。史知府说:“小女全靠你得以死而复活,她立誓不嫁人,如今照她意愿行事。”乔生磕头谢过。这时,史举人也来了,和史知府共叙同宗亲谊。

乔生名年,字大年。

异史氏说:“因一笑相知而致以身相许,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痴人做的傻事;但那田横五百壮士难道是痴人吗?世上知音难寻,往往使英雄豪杰感激于心,不能自已。可怜茫茫四海之内,但教锦心绣口的才子,仅仅倾心于女子的一笑,是多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