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015

第15章 叶生

淮阳县有位姓叶的书生,我已忘了他的名字,此人文章诗词写得很好,红极一时。但他时运不佳,每次考试都落榜。适逢关东丁乘鹤来淮阳做知县,见到叶生的文章很欣赏。后来和他见面谈话,更器重他。丁知县让他住进县衙门里读书习文,时不时赐予钱粮等物来周济他家。到了科考的时间,丁知县有意在学政大人跟前吹捧他,于是他便得了全县的第一名,丁知县对他的期望更迫切。在省上乡试以后,丁知县又找来他的试卷阅读,边读边拍着桌子称道。但是不料想命数限人,文章却与时运不相容,等发榜时,才知道他又挫败。叶生非常懊丧地回到家里,他为辜负了丁公这样的知己深感愧疚,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人越来越消瘦,整天痴呆着,活像个木偶。

丁知县得知他的境况,召见他多方安慰,叶生为此感激涕零。丁知县同情他,并向他约定等自己任期满了后一同去京都。叶生内心十分感戴,辞别回家后一直闭门不出。不久,病倒在床。丁知县闻讯后经常派人来探望,无奈服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这时候,丁知县因得罪上司而被免职,就要解任离去。走之前,丁公写信给叶生,大意说:“我回归有日,现在迟迟不动的原因是为了等你,你早晨一到我下午就动身。”送信人来到病床前,叶生把信接到手里泪流不止地说:“我重病在身,一时难以痊愈,请丁公还是先走吧。”丁公听了这消息,不忍心马上离去,慢慢等他能好起来。

过了几天,门卫忽报说叶生来了,丁公十分欣喜,亲自出门去迎接,并询问他的病情。叶生说:“我得了这样的病烦劳您久等,心里实在不安宁,今天才勉强可以随您同行。”丁公于是装束登途,回家后,让儿子拜叶生为师,白天晚上相聚在一起。

丁公子名叫再昌,十六岁,当时还不会写文章。但却极聪明,凡考科举的八股文只要过目两三遍,便牢记不忘。这样教了一年时间,就能下笔成文,再加上父亲的关系,很快就考上了秀才。叶生将自己一生中所拟定的应考习题全部教给公子通读,省上乡试时,七道试题没有一个疏漏,丁公子中了第二名。丁公有一天对叶生说:“你把自己准备的文章随便拿出几篇教给小儿,就很快使他成名,但以你这样的高才却长期被遗弃,真是无可奈何啊!”叶生也不无感慨地说:“这就是命运啊,无法抗争。但今天我能借公子的福分为我的文章吐一口气,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我沦落半辈子,并非本事不如人,这样我也就很满足、很欣慰了。况且我一生得到您这样的知己,已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又何必要取得科举功名才算发迹走运呢?”

丁公觉得叶生离家时间很长了,害怕耽误岁考,就劝他回去省亲。但是叶生有些凄然不愿离开,丁公也就不再勉强了。丁公子要去京城会考,丁公嘱咐儿子替叶生出钱捐个监生。丁公子在京城又考取了进士,授官为工部主事。公子也一块带着叶生到官署,他们朝夕相处,关系很融洽。

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了举人。这时适逢丁公子奉命到南河道去办理公务,公子对叶生说:“这次去南方正好离贵乡不远,先生今天已获取功名,正可衣锦还乡。”叶生心里也很高兴。于是他们就选好日子一起出发。到达淮阳县境,公子备好马匹,命仆从护送叶生回家。

到了家里,只见门庭萧条破败,心里十分悲凄,他很犹豫地走到庭院里,看见妻子正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她看见叶生,扔了手里的家具就跑,吓得失魂落魄。叶生很悲凉地说:“我今天已经显贵了,三四年时间不见,怎么就认不出来了呢?”妻子站得远远地说:你不是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吗?怎么能说成了贵人呢?这么长时间一直没安葬你的原因是由于家境太穷,儿子尚小,现在老大才刚刚长大成人,近日就将要卜个好日子安葬,再不要作怪来吓活人。”叶生听了妻子的话,惆怅失意。他徘徊着走进屋里,看见自己的灵柩还停放在那里,往地上一扑,就消失了,但是衣帽鞋袜却像蝉蜕一般原本原样地留在地上。妻子见此情景,先是有些惊愣,随后就抱起丈夫的遗物痛哭起来。儿子从私塾放学回来,看见家门口停放着马匹行李,先问清来历,然后很惊异地跑回家告诉了母亲,母亲也含泪把自己刚才见到的一切说给儿子听,又仔细询问了来人,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仆从回去后,丁公子得知了事情真相,泪流如雨,立即命令备上车马到叶家去凭吊,亲自出钱为恩师置办丧事,以举人的礼节安葬了叶生。临走时,丁公子又给叶家留下一笔钱,要让叶生的儿子读书,并托咐学政大人给予关照。一年以后,叶生的儿子考上了秀才。

异史氏说:“魂魄依顺知己,竟忘了自己已经死了吗?听说的人怀疑它,而我非常相信。情投意合的倩女,魂魄离身去追随情郎,远隔千里的好朋友,还认识梦中的寻觅之路。何况书海苦读,呕出心肝的学士;雅曲知音,惯道我辈的天性和命理呀!唉!遇合难以期待,际遇非常糟糕。行迹零落孤独,对着影子经常发愁;傲骨峥峥不屈,搔头自洁自爱。叹自己面目的寒酸,招致鬼物的讥笑。一直考不上的穷秀才,连条条头发胡须都丑陋;一旦落榜,文章处处都有毛病。古今痛哭的人,首推不被理解的卞和;良马劣马颠倒,谁是识马的伯乐?怀抱名帖而投靠无门,三年使名帖上的字都磨灭了。侧身展望,四海没有自己的家园。人活在世上,只须闭着眼睛走,听任上天的摆布升降罢了。天下气宇不凡而沦落得像叶生其人一样的,也不算少,只是怎能使爱才的丁公又回来,使他们生死都相随呀!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