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101

第101章 书痴

徐州人郎玉柱,他的先辈曾官至知府,很清廉,得到俸钱不用来置办经营产业,只收藏书,满屋子都是。到郎玉柱自己,更是爱书如痴,家里极穷,什么都卖了,只有父亲的藏书,一本也不舍得出手。

父亲在世时,曾亲笔抄了《劝学篇》,贴在他的书桌座位右边,郎玉柱每天诵读,又用素纱保护着,只怕磨灭了。他读书不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确实相信书中真有美人金钱。昼夜研读,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二十多岁了,也不设法提亲成婚,期望书中的美人自己来到。见到客人亲戚,不知道问候,三五句话后,便大声自顾读起书来。客人进退两难,只好一走了之。每当学政大人抽查测试时,都将他列在前面,但遗憾的是难以中举。

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大风把书卷走了。连忙去追,一脚踏在地上,却陷了进去,用手一探摸,洞里有腐烂的草,挖开一看,是古人的粮窖,存粮已朽败的像粪土一样。虽然已经无法再吃了,但更加使他坚信“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不假,更加起劲读书。

又一天,顺着梯子爬到书架高处,在乱书堆中发现有一辆长达一尺的金车,喜出望外,认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应验。拿出去向人展示,发现是镀金而不是真金的。心里暗自怨恨古人骗自己。过后不久,和他父亲同年考中进士的人被派到此处做道台,这人本性好佛。有人就鼓动他把金车献出来做佛龛。道台很是高兴,就赠给他银子三百两,马两匹。玉柱很高兴,认为金屋、车马都应验了,因此读书更加刻苦。

然而这时他已经三十岁了。有人劝他成家,回答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用得着担心没有漂亮老婆吗?”又苦读了二、三年,一点结果都没有,人家都拿这开玩笑。当时民间传说:天上织女私逃下凡。有人就逗郎玉柱:“天上仙女私奔,就是为了你啊。”郎玉柱知道是戏弄自己,也就不加理睬。

一天晚上,读《汉书》到第八卷,快到一半时,见有纱剪的美人夹在里面。吃惊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难道就应验在这上面吗?”心里怅然若失。但仔细看那美人,眉目如生,背上隐隐有两个小字:“织女”。很感奇怪。就天天放在书卷上,反复端详赏玩,以至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一天,正看着,美人突然弯腰起来,坐在书上微笑。郎玉柱吃惊得要死,忙趴在地上叩拜。等拜完抬起头,那美人已有一尺高了。更怕,又叩头。那美人已从桌子上下来,亭亭玉立,宛然一位绝代佳人。郎玉柱问:“您是什么神?”美人笑说:“我姓颜,字如玉,你早已知道我了。天天蒙您格外垂青,假如不来一下,恐怕千载而下再也没有相信古人的人了。”郎玉柱高兴极了,就和她睡在一起。枕席虽恩爱倍至,但郎玉柱却一点也不懂得男欢女爱的事情。

每当读书时,必定要如玉坐在身旁。如玉叫他不要再读了,他不听。如玉说:“你所以不能飞黄腾达,原因就在于只读书啊。试看那些中举的人,像你这样读书的有几个人呢?你如果不听我的,我就只好走了。”郎玉柱当时听了,但转眼间就忘了,读书声又朗朗响起。过了一会,找如玉,但不知到哪去了。丢魂落魄,祈求祷告,但一点踪影都没有。突然想到如玉藏身之处,把《汉书》拿出来仔细翻找,寻到原来发现的那一页,果然找到了。呼唤她,动也不动,就趴在地上哀求发誓,如玉才从书上走下来,说:“你再不听,就永远断绝!”叫他找来棋具、赌具等,每天同他纵情游戏。但郎玉柱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只要瞧见如玉不在跟前,就暗自拿书来读。怕如玉发觉,就暗中把《汉书》第八卷混杂在其它地方,让她找不到老家。

一天,读书入迷,如玉来了,他竟一点没发觉。突然看见,忙把书合上,但如玉已不见了。很怕,拼命找,把所有的书翻遍了,一点踪影没有。最终,还是在《汉书》第八卷中发现,仍在以前的书码处,一点不差。于是又跪拜祈求,发誓再不读书,如玉才下来。和他下棋,说:“三天内棋艺不熟,我就再回去。”到第三天,他不知怎么竟在一局中赢了如玉两子。如玉很高兴,又教他乐器,规定他五天内练熟一支曲子。郎玉柱手上弹着,眼睛看着,已没有闲暇去顾及到其它事情了。时间长了,随手弹奏,都合节拍,自己也感到鼓舞。如玉又天天和他喝酒游戏,郎玉柱乐而忘读。如玉又让他走出家门,广交朋友。从此,郎玉柱风流潇洒的美名顷刻间名扬远近。如玉说:“你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

有天夜里,郎玉柱突然对如玉说:“男女住在一起就会生孩子,我和你一起住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不是这回事呢?”如玉笑了,说:“你整天读书,我一直认为没什么好处。就连夫妇间的事,你还尚未了解懂得:枕席这两个字大有功夫。”郎玉柱惊奇地问:“什么功夫?”如玉笑笑没说话。一会儿暗中凑到郎玉柱跟前,主动与郎玉柱交欢。郎玉柱快乐到极点,说:“我想不到夫妇间的快乐,还有用语言不能形容的。”于是,碰到人就说,没有人不被逗得捂着嘴笑他。如玉知道了,责怪他。他说:“打洞翻墙的事,才不可告人。夫妇间的天伦之乐,人人都有,有什么好忌讳的。”

此后过了八九个月,如玉生了个男孩,雇老妈子带着。突然有一天,如玉告诉郎玉柱说:“我跟你两年了,现在也生了孩子,可以就此分别了。时间长了,怕给你带来灾祸,到那时后悔也晚了。”郎玉柱听了,哭着趴在地下不起来,说:“你不想那正在呱呱啼叫的孩子吗?”如玉也很悲伤,满面凄惨。很长时间,如玉说:“你一定要留我不走,就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丢掉不要了。”郎玉柱说:“这些书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性命,怎么说出这种话?”如玉也不勉强,说:“我也知道是定数,但不能不预先告诉你罢了。”

原来,亲族中看到如玉的人,都惊奇得要死,由于没听说郎玉柱和哪家结了亲,就去盘问。郎玉柱不会说谎话,只好默不作声,人们更猜疑,传得纷纷扬扬远近都知。最后,传到县令史公耳朵里。史公是福建人,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听说后心中涌动,很想一睹丽容。就要将郎玉柱和如玉抓来。如玉得知消息,就避匿得无影无踪。史公大怒,把郎玉柱押入狱中,革去功名,带械上刑,一心要问出如玉的下落。郎玉柱被拷问得死去活来,但一句供词也没有。就拷问家中使女,含含糊糊知道一点,但又说不太清楚。史公认为是妖精,就亲自带人到郎家。进屋后,见到处是书,多得无法搜查,就放火烧了。烟气凝结在院子上空,浓重得像阴云密布。

后来,郎玉柱被放了出来。他到远方找到父亲的一位学生,求得一封说情书信,重新复议此事,恢复了他的秀才资格。当年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他对史某恨之入骨。供着颜如玉的牌位,早晚祈祷祝愿说:“你如果在天有灵,保佑我一定到福建当官。”

后来,果然到福建任巡按御史。到任三个月,查出史某的劣迹,抄没他的全家。当时郎的中表亲为司法官员,逼着史某把自己的爱妾送给郎,假说是买的婢女,暂且安顿在官署里。案子了结后,郎当日就自我弹劾,带着那妾弃官回家了。

异史氏说:“天下的东西,积聚太多就会招来忌妒,太爱好就会走火入魔:女子的妖异,就是爱好书之走火入魔。事情离奇荒诞,史县令查究一下未尝不可。但施展秦始皇用火烧的暴虐,也太惨了些!史县令存心不良,也活该得到这样刻毒深重的报复。咳!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