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导弹的威力有多大
45667400000007

第7章 精准打击——巡航导弹(1)

巡航导弹又称飞航式导弹,是一种依靠空气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机翼的气动升力,采取以巡航状态下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它可从地面、空中或水下发射,攻击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既可作为战术武器,又可作为战略武器。主要类型有:战略巡航导弹、远程战术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巡航导弹问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于1944年6月开始装备世界上第一种V—1巡航导弹。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都在V—1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各种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是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廉、通用性好、作战效能高的先进武器,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的战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节)巡航导弹的基础知识

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导弹可从地面、空中、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既可作为战术武器,也可作为战略武器。

一、巡航导弹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巡航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是一种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巡航状态是指,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和阻力相平衡,弹翼的升力和重力相平衡,导弹达到一种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单位航程耗油量是最少的,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

与其他导弹相比,巡航导弹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各种平台携载;其次,它的射程远,飞行高度低,攻击突然性大;第三,它的命中精度高,摧毁能力强。

巡航导弹优点众多,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巡航导弹上,计算机系统内输入的地貌数据信息(信息是从空间获得经处理后的地貌照片)的精度不高,导弹上的测高仪容易受干扰,很难保障导弹对小丘陵等的绕障飞行。由于地形、季节、天气变化和输入信息的老化,巡航导弹系统本身可能迷航。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巡航导弹的弹道呈直线,航线由程序设定,没有机动自由;在目标区域内,巡航导弹无垂直机动,用简单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同其对抗。在巡航导弹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特别容易受到干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巡航导弹上装备的GPS曾受到干扰,多次导致误伤事故。作为一种远程精确制导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尽管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巡航导弹已成为以“非接触精确打击”为主要特点的新作战思想的重要支柱,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威慑和杀伤作用。2008年,全世界共生产和装备了约8000枚各种型号的远程巡航导弹,且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未来,将大量装备和使用巡航导弹,因此,巡航导弹防御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巡航导弹问世;1944年6月,纳粹德国开始装备世界上第一种V—1巡航导弹。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都在V—l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各种巡航导弹。

到20世纪70年代末,精确制导技术飞速发展,巡航导弹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美军研制出了BGM—109“战斧”式巡航导弹,前苏联先后研制出了SS—N—21、SS—N—3C巡航导弹和SS—X—4陆射巡航导弹等。在20世纪晚期的局部战争中,这些巡航导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1991年1月17日凌晨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国首先运用了54枚“战斧”巡航导弹对伊拉克境内的指挥中心、防空设施体系以及政府首脑机关等重要目标进行了首轮的有效打击。

到海湾战争结束,美国共向伊拉克境内发射了228枚巡航导弹,为多国部队战机对伊拉克的大规模轰炸铺平了道路。此后,美国又于1993年1月17日、6月27日,1996年9月3日到4日,以种种借口,向伊拉克发射了113枚巡航导弹,对伊拉克境内的核设施和情报大楼等目标进行了打击。1995年9月10日,美国海军从亚得里亚海域的巡洋舰上向波黑塞族的防空阵地发射了13枚“战斧”巡航导弹,重创了塞军的指挥控制系统。

1998年12月17日,美、英两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又一次寻找借口发动了代号“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对伊拉克进行了历时70小时、连续4轮的较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共向伊拉克发射了325枚“战斧”巡航导弹和90枚空射型巡航导弹,对预定好的防空阵地、共和国卫队等120个目标进行了空袭。据报道,仅在17日到18日凌晨的第一、二轮空袭中,就分别向伊发射了167枚和13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BGM—86巡航导弹。第一轮空袭仅持续一个多小时,就使伊的50多个既定目标遭到了极大破坏。

1999年3月24日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代号为“盟军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在首轮空袭中就运用了停泊在亚得里亚海域的美军舰上的30余枚巡航导弹,对南境内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仅在第一阶段的空袭中,就发射了300余枚巡航导弹,对南的重要同定战略目标造成了极大破坏。

在这些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中,巡航导弹充当开路急先锋的作用更为突出,其战果更为显赫。巡航导弹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巡航导弹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集成的结晶,自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家族日益壮大,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已经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中的典型代表和“战场明星”。

巡航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已初露锋芒。二战后期,被战争恶魔希特勒称为“复仇使者”的新式武器——巡航导弹登上了战争的舞台。大战结束后,美、苏都缴获了大量V—1巡航导弹的资料、实验设备和样弹,并俘获了大批德国导弹技术专家,两国分别在V—1基础上研制出了多种巡航导弹。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蛇鲨”、“斗牛士”地地巡航导弹和“天狮星”舰载巡航导弹,并于50年代装备了“斗牛士”、“天狮星”I、“蛇鲨”和“大猎犬”等巡航导弹。前苏联于50年代研制弹道导弹的同时,研制出Ss—N—3舰载巡航导弹和AS—2机载巡航导弹等,并先后装备了部队。这一时期的巡航导弹都没能逾越制导难关从而存在先天不足,如导弹的体积大、命中精度低、机动性能差、不能超低空飞行等,因此,多数在60年代基本都退役了。

此后,美国率先放弃对巡航导弹的研制,重点发展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而前苏联则将重点转到了反舰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高能燃料、微电子器件、图像相关制导、小型核战斗部和新型常规战斗部及雷达散射截面较小的气动外形等技术难题,巡航导弹得到迅速发展。这时,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成本低、机动性强和用途广泛的第二代巡航导弹相继问世,并逐步实现了系列化。80年代,美、苏两国先后装备了这类巡航导弹。美国的巡航导弹能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发射,并具有打击战略和战术目标的双重作战能力,如“战斧”巡航导弹可由潜艇、水面舰艇、飞机和战车等平台控制发射。80年代初,美国先后装备了BGM—109B、C舰(潜)载巡航导弹、BGM—109G车载巡航导弹、AGM—86B机载巡航导弹。前苏联装备了SS—N—21潜载巡航导弹和SS—X—4车载巡航导弹,后又装备了AS—15机载巡航导弹。到80年代末,美国装备了机载先进巡航导弹,这种导弹采用新的气动外形、反雷达涂层、无线电干扰等技术,提高了突防能力;采用景象匹配制导系统或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末段制导,提高了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达16米。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也都先后研制了巡航导弹。如今,巡航导弹正在向提高飞行速度、增强隐蔽飞行能力、进一步小型化方向发展。

军迷小知识

“沙漠之狐”行动是美、英两国,由当地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1时到1998年12月20日凌晨4时50分,针对伊拉克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空袭行动。

三、巡航导弹的优点

巡航导弹自问世以来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与其在作战行动中坚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战法是密不可分的。从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巡航导弹的作战使用情况来看,其基本战法主要有:

(1)先行攻击,重锤猛击。从20世纪末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大规模空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基本作战模式。由于在没有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第一轮空袭的飞机战损率很高,容易造成出师不利。如果能用巡航导弹首先发动突然、猛烈的饱和式攻击,彻底重创敌方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网络、防空系统等重要目标,率先完成比较危险的突防任务,就可以为后续的击机群开辟空中通道,创造相对安全的作战环境。因此,巡航导弹可在大规模空袭中较好地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是空袭的首选兵器。这种以巡航导弹发动饱和攻击在先、攻击机群实施空袭在后的战法,将成为今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近期几场大规模空袭作战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美军使用巡航导弹的作战行动几乎都是执行打头阵的重锤。如海湾战争就是由美国海军“圣哈辛托”号巡洋舰发射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拉开序幕的,“沙漠之狐”行动和“联盟力量”行动也同样是由舰射和空射巡航导弹打头阵的。

军迷小知识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

(2)攻坚拔点,点“穴”打击。是指运用巡航导弹作战隐蔽性能好、攻击精度高的一些特点,对那些隐蔽性强、军事价值大、对战役进程有直接影响的重要目标实施精确点穴打击,摧毁关键目标,推动战役的发展,赢得战役的胜利。在大规模空袭中,除需要对机场、兵营、阵地等大面积的军事目标实施空袭外,还需要对重要建筑目标实施打击,如各类指挥控制中心。这类目标一般设防严密,又位于人口密集地区,打击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准确攻击这些目标,将会造成大量的附近平民伤亡,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特点对这类目标进行攻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附带损伤,提高效费比。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于受到战争目的、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火力突袭方式已由大面积的饱和式攻击和“地毯式”轰炸逐步向精心选定的目标进行“点穴”式攻击发展。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部队在空袭作战的初期几乎完全使用各类精确制导武器,比例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精确打击必将主导未来的高技术战场,攻坚拔点战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而巡航导弹在精确打击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各国军队为了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无不竞相投入巨资研制新一代的巡航导弹,如在中段制导中加进GPS制导系统,在接近目标时使用自动寻的系统进行末端制导,以提高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如美军由“鱼叉”反舰巡航导弹发展而来的“斯拉姆”巡航导弹。俄罗斯正在研制的“阿尔法”巡航导弹也配备了自己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接近目标时采用抗干扰的多频雷达自动制导系统直接攻击敌舰。法国的ANF(未来反舰导弹)反舰巡航导弹接近目标时也使用了雷达自动寻的制导,对敌舰进行精确定位和打击。德国KEPD—350“金牛座”空地巡航导弹中段采用GPS制导,以亚音速飞行,接近目标时使用红外成像自动寻的制导,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运用好这一战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科学地选用战斗部。进行火力计划时,要根据所选的目标点以及要点的“穴”的位置、特征和重要程度等,合理选用不同性质的战斗部。例如,对飞机库、指挥中心、桥梁等目标应采用烈性炸药,确保对这些目标的硬摧毁;对通信枢纽、信息传输中心、电站、雷达站等应采用电磁脉冲弹头,以瘫痪其作用。二是要合理选择陆、海、空各种巡航导弹火力单元中最佳攻击位置。拔点、点“穴”要选择最佳方位,才能确保拔与点的效果。因此,在运用这一战法时,必须把所有陆上、海上和空中可进行攻击的位置充分考虑进去,选取最佳位置,实施点“穴”打击。1998年8月20日,美国利用“战斧”巡航导弹分别对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和苏丹的所谓化学武器工厂进行了报复。这个战例最能体现巡航导弹“点穴”式打击的特点。在这次报复行动中,美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准备,不需要出动攻击机群,也不需要攻击机群进行长途奔袭,只从停泊在附近海域的军舰上发射巡航导弹即达成作战目的。整个行动规模小、隐蔽陕,效果也比较好。

这一战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可较好地达成打敌要害、破敌关节点的作战效果,充分发挥有限武器的效能;第二,可实现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作战效果,拔掉对方关键钉子,瘫痪敌军整个作战体系,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多点发射,集火突击。是指有多个巡航导弹火力单位同时参战,根据作战任务要求,由陆上、海上和空中各巡航火力单位分别进行作战准备;当战机成熟时,对同一重要目标集中优势火力对其进行集火突击。多点发射、集火突击主要担负火力摧毁任务。

巡航导弹刚开始研制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飞机而设计的,它只能由某一固定类型的作战飞机携带发射,这就大大限制了巡航导弹的使用范围。为了提高巡航导弹的通用性,一种导弹能为多种飞机所携带发射,各国在研制新型巡航导弹时就注重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如美国“斯拉姆一ER”空地巡航导弹就可以由F,A—18C/D“黄蜂”、F从—18E/F“超黄蜂”和P—3C“猎户座”等海军战机携带发射。英国即将装备的“风暴阴影”空地巡航导弹可由“狂风”攻击机、“鹞”式垂直/起降攻击机和EF—2000“台风”战斗机等携载发射。法国的SCALP一EG巡航导弹将装备“幻影”2000和“狂风”等战斗机。巡航导弹除了能够多机共享外,还能够从陆基、海基、空基和潜基发射,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威力。美国“斯拉姆”巡航导弹可以从空中和舰艇等作战平台上发射。俄罗斯“宝石”巡航导弹在舰艇、潜艇、飞机和陆地上都可以发射。法国计划2l世纪初期部署的ANF反舰巡航导弹可以从空中和潜艇等作战平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