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45665900000021

第21章 做个环境友好型低碳小公民(1)

环境友好型社会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时代应该弘扬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只有深入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内化为其行为准则,才能发挥其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的先导作用。

1.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趋势

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趋势,以增强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的心理认同。

“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是以生态及其保护为主线的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具体地讲就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审视人类文明形态演变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经过原始狩猎文明和农业文明而形成的工业文明,在给世界创造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生态问题,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由此,以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潮应运而生。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成为人类跨入环境友好型社会时代的重要里程碑。中国顺应了这一国际化的潮流,相继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趋势,在客观分析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环境挑战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中国未来文明形态的基本构想——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性选择,从而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这既体现了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体现了对当代中国文明发展的实践性提升;既丰富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论实践,又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既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也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更鲜明、更广泛的导向性。学术界认为,中国面临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机遇,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重要途径。通过人民创造性的生态实践,通过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华民族将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现阶段,我国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等一系列关于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我国正在朝着中国特色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向迈进,必将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目前我国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回顾我国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成果,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然而,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几十年里集中显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实践表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毋庸置疑,观念和制度因素是环保问题乃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的“软障碍”,而观念意识上、体制机制上的根本改变和调整,是清除这种障碍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强对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的价值认知和心理认同,使之成为人们共同奉行的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想。每个人应该真正树立起全新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并自觉地投身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社会实践,积极实现观念与实践的结合。

2.深入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教育

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教育,以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自觉参与度。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规模扩大,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同步增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来自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第133位。目前,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国土被酸雨覆盖。近几年来,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13%。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由于缺乏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的有力支撑,加之我们认识上的失误,忽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用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结果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殊不知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果持续加重,物质文明持续发展将失去重要基础而难以为继,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为此,在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的同时,在干部群众中应广泛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观教育,其中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平等观教育、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等,使之逐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意识。只有全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识提高了,才能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进程,并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事实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一个政府、一些“绿色组织”的事,而且是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事。如果没有13亿人口观念意识层次上的警觉,没有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目标便无法落实,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会困难重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参与意识的强弱和参与能力的高低,是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效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特别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及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包括对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决策和环境执法的参与势在必行。

3.加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建设

切实加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以提升社会各阶层公众的生态道德境界。

当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整个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并指引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不能否认,以发展为主旋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十五”时期,全国各省市GDP的指标全都超额完成,唯独节能指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没有完成,全部都欠账,而且还有反弹。很明显,遏制环境恶化趋势不仅需要发展模式、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更需要人的道德自觉。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以道德影响、道德感召的方式将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继而形成一个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的人人践行生态道德的良好社会风气,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鉴于目前社会各阶层生态道德意识普遍淡薄的现状,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通过生态道德规范和措施的制定落实,并通过法律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使各阶层公众特别是决策者确立新的生态意识。由于领导者的伦理道德可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个体的道德意识转化为群体行为对环境发生作用,所以领导层的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是重中之重。既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后代,为其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努力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的忠实实践者;还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彻底抛弃唯GDP至上的观念,将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促使本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善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普及。

4.培育和发展先进的现代生态文化

培育和发展先进的现代生态文化,以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素质。

在我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生态文化是人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及社会活动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生态思想传统的伟大民族,其传统文化中蕴涵的质朴而丰富的生态文化,在许多方面与现代生态文化的特征基本吻合,给予当代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巨大的启示。

基于此,传承和借鉴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伦理和文化,对于提升民众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素质,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先进的生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软实力”的重要内涵,也是民众环境友好型社会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基础。现代生态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意味着人对自然价值观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使之更加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更加关注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要通过文学、艺术和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求,确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相容的行为规范,强化其对自身行为或决策行为的约束,从而为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文化环境,达到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目的。

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含义

1.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塑造是一个过程

环境友好型公民作为环境友好型主体,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第一,与环境友好相处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第三,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

2.环境友好型公民是以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个体发展模式

首先,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应遍及环境友好型公民活动的所有领域。

公民活动的领域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又有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的活动,还有人际交往及其他社会活动等。但是,不管在哪个领域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其次,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是塑造环境友好型公民的重要内容。

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是塑造环境友好型公民的重要内容,公民应该时时处处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环境友好型公民与时代要求

一、塑造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必要性

人和自然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又作用于人。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需要更多的食品、燃料和生活必需品,所有这些,都得靠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来供应,这就产生了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问题。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1.塑造环境友好型公民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中国人口的增长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迅速增长时期,全国人口从1949年的5·4亿猛增到1972年底的8·7亿。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过渡阶段。虽然1972—1990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净增1400万左右,平均每过1·8秒就有一个孩子出生,每天新增人口4·5万人。1989年,我国人口数达到11亿,1995年人口数突破了12亿。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仍呈增长趋势。据预测,2020—2030年左右将达到15亿,而后将进入稳定期。

(2)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即使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一些能源资源,用13亿人口一除,人均资源量是相当少的,比如说煤炭,也就是占了世界人均水平的70%左右。石油、天然气大概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所以从人均来看,我国的资源是绝对不容乐观的。

(3)人口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为了求得生存,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导致生活消费需求的猛增,从而引发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地索取。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人口过度增长的巨大压力首当其冲地落到土地、森林和草地之上。

就我国情况看,1950年人均耕地为0·18公顷,现在已降到0,078公顷;每公顷耕地供养的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5·5人上升到现在的12人左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有的地区不惜大肆砍伐森林、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围海造地,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灾害频发,其反过来又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退化,使得人们陷入“人口越多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人口的过度增长,必然使水资源、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缩短了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时间,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又将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

(4)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