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45664600000011

第11章 理论篇(1)

人生观概述

人生观是做人的基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方面。进入新的世纪,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的人生观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着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提出了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着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有可能形成国际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因此,越是全球化,越是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要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要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用战略思维看待国内外形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高屋建瓴的清醒,国家民族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现代科学技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提出了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烦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说,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是人欲横流、物欲横流,造成道德沦丧、犯罪高技术化。科技进步需要道德约束,需要塑造对于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的青少年一代。

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提出了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的共同理想,寻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制止个人主义的膨胀,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信息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用正面的宣传、信息占领阵地,使青少年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鉴别,学会吸收,学会抑制。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接受教育。

迎接新挑战,解决新课题,必须全面推进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必然要求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重新审视人生观教育的价值。人生观教育价值的科学定位,不是定在专业知识上,不是定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当代大学生是一代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大学生的重要标志。塑造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把人生观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做人的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学历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必须把人生观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在现代社会,开发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和突出。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第三,必须推进人生观教育的创新。人生观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人生观教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当大有可为。人生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大学生是人生观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客体。人生观教育不仅是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实施隐形模式,注重挖掘科学在影响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也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可珍视、最为基础的方面。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方方面面的渗透,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实施氛围型模式。人生观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容要适应大学生特点。人生观教育是分层次的,从行为规范、做人原则到人生理想逐步递升。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及各学习阶段人生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提高人生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必须深入进行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要做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不能将优良传统的继承或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表现当成消极面,也不能将错误思想或低下道德风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当成积极进步的因素讴歌和推崇。不能完全以过去历史时期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当代大学生,也不能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贻误当代大学生。对普遍存在的某些思想观点和倾向性问题。应加强教育引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回答。

一、人生观的内涵

1.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基本问题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点。人生观以人为主体,以人生为客体,确定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指导人们按照自己形成的人生观度过一生。人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或人的一生。

人生观的形成是人们对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人生观正确与否决定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观指导着每一个人按照正确的人生坐标随着人生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错误的人生观则使人沿着错误的人生坐标自觉或不自觉地颓废、倒退,甚至蜕变,走向犯罪的道路。

人生观作为人生实践与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认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人的一生在复杂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当中,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时,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人类早已有之,概括起来都与一个人的人生目的、人生的态度和人生的价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千百年来在人生观方面有过无数答案,千百万人已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证明了人生的是非曲直和忠奸善恶。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多的人将继续寻求其答案,这是因为,每次人生观问题的提出并不只是对过去答案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新的答案打上时代的烙印,使新的理论常推常新,与时俱进。

人生观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但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是人生价值,即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目的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时所具有的关于实践结果的预想。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的行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影响着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最高层次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与人生理想是人生实践的动力和向导。崇高的人生目的能够激励一个人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实现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人生目标是否远大,是否高尚,是否执着,关系到其人生目的的实现程度。

2.人生观与人生

人生观支配着人生的各种观点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抉择,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而未来的人生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必须学会正确处理生与死、善与恶、荣与辱、苦与乐、福与祸、安与危、爱与恨、悲与喜、得与失、盛与衰、公与私、廉与贪、义与利、理与欲、知与行、能力与机遇、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等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个大学生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科学的人生观对待生与死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生为人民做贡献,死为人民而献身,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待生与死的根本看法。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应当珍惜生命,尽量延长生命,充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更多的人健康长寿,尽享天年,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正因为生命珍贵、短暂,才应该让生命放出光彩,富有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汇进人民的事业之中,才有壮丽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从事何种职业,而在于是否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生命有限,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无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之中去,生得才有意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与此相反,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着,或者苟且偷生,那是没有意义的。有生就有死,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有的人死得重如泰山,有的人死得轻如鸿毛。为了人民的利益,在必须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不怕牺牲,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这样的死。最有价值,重如泰山。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民族英雄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他们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他们的灵魂产生着永恒。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对生死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行为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真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