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
它是最早的核武器,也是最为普通的核武器。它利用铀、钚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
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要比原子弹大上几十甚至上千倍。
中子弹
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弹。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等有生命的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武器装备等设施,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电磁脉冲弹
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造成大范围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的瘫痪,是未来电子战的主要武器。
伽马射线弹
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其所造成的放射性沾染,会迫使敌人离开。
感生辐射弹
是一种强放射性污染的核武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迟滞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冲击波弹
一种小型氢弹,采用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它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区投入战斗。
红汞核弹
以红汞(氧化汞锑)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会大大减小。一枚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重量却可达万吨。
三相弹
用位于弹体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的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可以得到大于氢弹的威力。
枪械
柯尔特警用特种左轮手枪
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发射口径相当小的.32和.38柯尔特弹——两种枪弹停止作用都不太好。1908年柯尔特特种警用手枪推出了38特种型。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是一支可靠的武器,配用性能好的枪弹该枪会更好。
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一出现就被全国的警察部队采用,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型号,如1927年的侦探特种左轮手枪。
44/45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
史密斯-韦森于1908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支手动退壳左轮手枪型号。该枪的闭锁机构很像早些时候的小口径手抛壳手枪(一个极成功的系统),它有一个三种方式的闭锁系统(因此它的绰号叫“三重锁”,一个在枪管尾端、一个在退壳器杆前端,另一个在转轮锁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一批“三重锁”卖到了英国,这些枪在当时受到高度关注,直到今天还有一大批收藏者。这种枪的44史密斯-韦森特种型(标准装填)、44俄国型、44-40、450Eley、45II型和45柯尔特型大约生产了20000支。
最后推出了新式的二型手动退壳枪,它改变了口径,能装固定在两个半月形弹夹上的6发45ACP弹。使它非常适合无底缘弹的装弹和抛壳。在战争期间共制造了163476支M1917型史密斯-韦森手枪。这种枪在二战期间重新服役并大量配发部队。
大战后,45ACP弹手动抛壳枪特许为巴西制造。1926年,三型枪开始为民用消费市场生产,又加入了笨重的枪管突耳。手动抛壳枪一直生产到1950年,这期间,只在二战中有一段短时间的停产。
柯尔特政府型手枪
很少有比柯尔特政府型手枪做得更成功的武器。一个世纪前推出,直到今天它的光彩仍丝毫没有减退。
M1911手枪
M1911是约翰·摩西·勃朗宁的得意之作。在经过大量测试后,它击败了所有的对手,在定型的当年就被采用。M1911提供军用和民用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使用一个独特的锁链使枪管偏移,完成开闭锁动作。它的弹匣能装7发45ACP弹。
政府型有三个保险装置:一个握把保险,一个位于套筒座左后部的手动保险和一个击锤半待击保险。弹匣卡笋是一个位于握把左边扳机护圈座上的小按钮。
M1911S经氧化处理,胡桃木握把,这是民用型的标准配置,但也可以定做雕刻的、电镀的和华丽的特殊枪把。
政府型通常发射45ACP弹,同时也推出了其它口径的枪型,包括455韦伯利自动弹、38超级弹、40史密斯-韦森弹、9mm斯太尔弹和9mm巴拉贝鲁姆弹。
柯尔特直到今天还在生产。经过改进的M1911政府型,在其漫长的生涯中被许多公司仿制过。它是一支最具可接受性、准确、有效的军用型手枪,虽然已经退役,但作为执法机关和射击比赛用枪还在被全球广泛使用。
韦伯利VI型左轮手枪
韦伯利VI型1887年成为英军制式的着名转轮折转式韦伯利手枪的一个后期代表作。韦伯利VI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才出现,陆续装备部队直到战争结束。
这种六发455韦伯利手枪和它的前型只有一点变化,它有一个6英寸的枪管而前型是4英寸。VI型的握把变为有滚花的胶木衬板的矩形握把(早期韦伯利军用枪大多都有一个鸟头形握把),表面氧化处理。
这种手枪双动发射时扳机力大,但可以接受,并且也能单动发射。当枪不处于待发时它的“回转式”击锤保证击针离开弹底。装弹(和擦拭)通过简单的向前推动转轮座左后的支耳压销来完成,此时被打开的握把底下可以装子弹。然后套筒座/枪管闭合,这支枪就可以准备射击了。排除弹壳时,枪再一次打开,一个星形退壳器会自动清除转轮中的弹壳。这是一种比摆出式转轮更快、更先进的装置,更适合使用的快速装填器。
455韦伯利弹有效射程内威力足够大,比20年代被换下来的380/200弹优越得多。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名字就可看出,它是由约翰·勃朗宁设计的。这支枪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最终的产品在10年后推出。虽然大威力手枪和M1911型有些相像,并具有它的一些特点,但在许多地方却完全不同。比如M1911型的枪管链接被变为更加耐用的固定凸轮。它的弹匣可装13发9mm巴拉贝鲁姆弹。保险方式包括:套筒后部的手动保险,一个击锤半待击和一个弹匣保险。
它一出现就被比利时采用为军用手枪,随后其他国家如罗马尼亚、拉脱维亚也使用此枪。
二战期间,比利时被德国占领后,被迫为他们生产这种枪,叫P35式。同时,加拿大也特许为中国、英国和联邦军队生产它的一种变型枪。
二战结束后,民用生产开始恢复,大威力和它的变型枪非常流行。大威力手枪无疑是有史以来流传最广的一支手枪。
TT-33托卡列夫手枪
TT-33是很出色的军用手枪,由费多尔·托卡列夫设计,发射俄国人极为推崇的7.62×25mm托卡列夫弹-由7.63mm毛瑟弹改进而成。
TT-33在1936年开始生产(和它相似的前型TT-30在前几年出现),在俄-芬战争中首次使用。在随后的二战中它成为苏联红军的主要配备。
苏联、华约国家、北朝鲜都大量生产了这种手枪。中国也生产了数千支9mm口径的出口,配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并增设了手动保险。
华尔特P38式手枪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人终于认识到他们很有名气的列装手枪卢格P08式的缺点(成本高、挑剔弹药并容易积尘),于是便开始着手研制新型产品来换装。
经过反复修改,一个更为成熟的手枪诞生了,1938年命名为P38式的华尔特手枪开始取代卢格P30式来列装德军。
在该枪被认可和签定合同的这段时间里,华尔特为民用市场开发了一支优秀的自动手枪,1939年HP式推向公众市场,标价为可观的75美元。
P38是一支具有革命意义的武器,它作为第一支实用的大口径双动式大威力自动手枪被军方接受。它有一个外露式击锤和8发弹匣(口径为9mm巴拉贝鲁姆)。
该枪保险柄位于套筒的后部,用大拇指扳下来,枪就上了保险。在待发期间,如果保险杆处于保险状态,击锤自动返回到静止状态,如果击锤待机,保险杆压下,击锤落下,它仍被击针阻挡。
战争期间,华尔特、毛瑟等几家兵工厂为德军生产了数千支华尔特P38式手枪。
CZ75手抢
捷克的CZ75是过去二十年来最受推崇,也是被仿制最多的手枪。
CZ75没有什么特殊的部件,它只是集合了其它手枪的优点于一身的双动自动手枪。它是由Koucky兄弟设计的,用基于勃朗宁原理的闭锁方式,使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弹匣容量15发。
这支枪有外露击锤、握把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双动发射机构非常舒适。
伯莱塔92型
伯莱塔92型取代政府型作为美国列装的随身武器,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论,过去关于9mm和0.45mm的争论重新爆发,双动枪的拥护者和单动枪迷又开始争吵。
其实92型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新武器,只不过是对1957年老式伯莱塔951的改良。该枪在被美军列装数年前就已经出现。事实上,一个特殊的型号92SB在1979~1980年就已研制出,供美军试验。
这种创新的枪有相当可观的容弹量,弹匣装15发巴拉贝鲁姆弹,像951一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套筒,令人讨厌的是总有太多的脏东西进入,好在比较容易清除。
该枪的拉壳钩也用作弹匣装弹指示,是一支可靠性和精度很高,构思精巧的典型的伯莱塔手枪。
格洛克17手枪
现代枪很少有像格洛克一样,一出现就引起这么多争论。该枪的反对者称它可以偷偷带过机场的金属探测器,也有人说它不耐用,还有人确信它的序号很容易取消,所有这些推测都没有证实。
1983年格洛克17(名字源于装17发的弹匣)在奥地利军方的手枪测试中轰动般地击败所有对手后脱颖而出。
它的闭锁机构采用枪管偏移式,套筒座由工程塑料和金属镶嵌构成。或许这支枪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它的“枪机保险”,一种单动/双动发射装置。没有手动保险机构,扳机扣动时解脱一个保险装置,使击针待击并释放它去击发子弹。除非扣动扳机,扳机保险击针锁和扳机自动保险杆将限制击针移动。
格洛克手枪的简洁流线型设计吸引了许多警察部队和大量手枪爱好者。
步枪
苏联AK-47
1947年装备部队并取代莫辛·纳甘步枪和PPS41/43冲锋枪作为步兵班用枪(同时期突击步枪有最早出现的德国MP44突击步枪、M16突击步枪)
口径为7.62mm,全长876mm。重3150g,可装30发子弹。1974年生产的则更为精确,口径为5.42mm。1959年的在外形上呈伞面的枪口,补偿器控制了枪口的上跳忽然左偏,将枪机毕锁于套筒内。
美国M16式5.56毫米突击步枪
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军用小口径步枪,M16的出现对20世界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但实事却是M16的口碑远不及AK47,主要毛病是在射击时经常卡壳,越南潮湿的作战环境和恶劣的战斗条件加大了故障率。
其精确指数优于第一代的AK47:小口径枪弹使武器的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射手便于控制武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射击精确度。作为第二代突击步枪的代表,M16的射击精确度,不论是单发还是连发都优于第一代的AK47。
德国G36突击步枪
德国的G36突击步枪于1995年才开始列装,属于第三代突击步枪,其名声远不及M16、AK47、AUG等突击步枪,何况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是构思绝妙,看似常规却又处处透出的非常规之举,以及优良的战技术性能,使其公开亮相不久后,便引起了世界枪坛的广泛关注。并在短短数年间,排在了世界小口径名枪之列。
精确度指数:G36突击步枪采用了许多非常规设计,其瞄准具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该枪完全放弃了机械瞄准具,以准直和望远式两套光学瞄准具取而代之,使镜、枪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G36加装夜视仪后,形成了一个潜望式的系统,瞄准精确度提高,有效的降低了基准基线高度,使其在瞄准方面具有了其他小口径步枪无与伦比的优势。
法国FAMAS突击步枪
FAMAS步枪的质心匹配合理,且提把将照门和准星包含在内,对准星。照门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该枪还加装了两脚架-实验表明:步枪装与不装脚架,点射时的面积会有50%左右的偏差。可见,步枪加装脚架后,虽然牺牲了武器的机动性,但却会使射击稳定,精确度提高。FAMAS步枪在现代无托步枪中射击精确度是最好的。
FAMAS步枪的结构略显复杂,擦拭保养也非常不便,在泥水、沙尘等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偏高。
有枪弹专家曾使用法国FAMAS、奥地利的AUG以后,国产95式步枪分别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后的A3钢板射击,其结果是:FAMAS射弹穿透率为75%,AUG步枪的射弹穿透率为72.7%,国产95式步枪的射弹穿透率为100%。虽然FAMAS和AUG均使用北约5.56毫米SS109步枪弹,但FAMAS步枪的穿透力略高于AUG步枪。
中国95式5.8毫米突击步枪
95式步枪全枪的质心及自动机的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几乎重合,这种优化设计非常成功的把自动机复进到位和后退到位的撞击点选择在自动机质心的水平线上,可有效的增强射击时全枪的稳定性和机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对提高射击精确度大有益处。这一点与法国的FAMAS步枪很相似。如果仅从单发射击的角度上考虑,95式步枪与法国FAMAS相差无几。但是,FAMAS步枪因装有两脚架,连射时精确度稳定。95式步枪在精确度上则居中下游。与FAMAS和AUG等无托步枪相比,95式步枪则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据有关资料介绍,95式步枪在定型之前所经过的实验环境,其恶劣程度让包括以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而着称的以色列TAR-21步枪在内的世界诸多名枪都望而生畏。
奥地利AUG突击步枪
“世界六大名枪”之一,总数量居第三位的AUG突击步枪,除装备奥地利军队外,还装备了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的参战部队就使用该枪,赢得了士兵好评。
AUG突击步枪与整个枪族内的武器,都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来变换短步枪、机枪和卡宾枪等型号的。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简化后勤保障,但同时也容易在枪管与机匣的连接处形成空隙,射击时造成枪管微小的径向摆动,影响到射击精确度。
比利时FNC式5.56毫米突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