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就职指导需学习(生存技能)
45646400000010

第10章 (3)

(6)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及时地肯定对方。因为人人都喜欢别人肯定自己,被肯定的人自然会对你有好感。

(7)充分运用头部和手势,以加强赞同的表示。交谈时如果发现对方的话题不对,不妨先进入他的“频道”,再把他引领到自己要谈的话题。

59.在职业交往中,如何做一个好听众?

答:在职业交往中,要做一个好听众,就要在倾听时做到耐心、虚心和会心。

(1)耐心。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应该保持耐心,绝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对方。当然,如果对方确实在浪费你的时间,你可巧妙地提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露痕迹地转移对方的谈兴。

(2)虚心。交谈的目的在于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互通信息,所以应有虚心聆听的态度。有些人觉得自己对这个问题知道得比较多,就断然接过话头发挥一通,这同样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如果自己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应以婉转的语气表示质疑,请对方解释得详细一些,或者说:“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我一直不是这样认为的。”即使你想纠正对方的错误,也绝对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可这样说:“我记得书上好像不是这么说的。”这就足以使对方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本来就是为了探讨问题举行的社交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3)会心。听人谈话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应有主动的反应,有会心的呼应。在对方谈话时,你不时地发出表示听懂或赞同的回应,这样对方在心理上感觉你是在专心地听,同时会感到自己的话很重要,就会产生“逢知己”之感,话题自然会更广、更深,会更多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会心地听还表现在你的表情上,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的表情总是在做出自然的呼应。

60.如何选择最佳的职业交往谋略?

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预想,就是谋略。在职业交往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交往目的,就必须研究他人的接受心理,掌握交往谋略。

交往谋略,是交往动机推动思维活动而实现的一项重要心理活动,它是个体实现交往目的的智慧保证,是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行动的关键一环。任何稍微复杂的交往活动,事先都有个策划,以决定在实现交往动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交往谋略是由合意性与合理性构成的。

要选择理想的谋略,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即有利原则和有理原则。

(1)有利原则。有利原则是指人们在选择交往谋略时,应该使自己具有胜利的把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二是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三是力求经过交往活动实现预期的交往目的。

有利原则,闪烁着人们的智慧之光。它对交往主体的要求是:要认真研究和掌握交往对象的各种情况;要博采广学,丰富经验;要把交往对象的性格特点或精神上的某些缺陷,作为谋略选择的突破口;要有充分的计划准备,使谋略选择留有余地。

(2)有理原则。它是交往主体基于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去选择谋略,同时能够以此约束自己,说服他人。这是交往活动的力量所在。主体选定的谋略不仅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还要符合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政策、法律等。

有理的交往谋略主要表现为:顺势、借情、适机。顺势,是依据交往对象的心理发展趋势确定交往谋略;借情,即借助于情感体验实现交往目的,如老乡、同学、战友在久别重逢时,非常高兴,人际关系自然密切,达到交往目的的可能性就大;适机,即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说交往谋略的选择要适合一定的机会。任何事物都有其时间规定性,交往谋略也是如此。一定的谋略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成功。谋略的变化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1.如何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答:与上司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上司的支持与认可,没有上司提供的机会和空间,单凭个人努力,成功有时会显得格外艰难。那么,在工作中如何与上司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呢?

(1)自觉服从上司的领导。尊重是每一个人最强烈的心理需要,上司也不例外。上司受到尊重的这种心理需要比员工更为强烈,因为他代表着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尊重上司已经是每一个企业里不用写在制度中的规则。

服从,是每一个执行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下级服从上级,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工作运行都是通过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来完成的。下级对上级的无理拒绝,将使系统运行机制遭到破坏,工作无法进行。因此,这种现象是不允许出现的。当然,上级是人不是神,也一定会有不足的方面。无论是怎样的上级,只要你在这个单位工作,就必须听从其领导。上级的领导,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受组织之托,代表组织行使权力。因此,要尊重上司,自觉服从上司的指挥,听从上司的工作安排。

(2)与上司保持密切的联系。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包括向上司学习,在工作中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上司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向上司学习,经常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与上司保持工作上的联系,这样使上司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与上司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得到上司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工作得到上司的肯定,才更觉得有成就感。

(3)勇挑重担。主动向上司申请任务的下属比顺从上司的下属是更高的层次,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技巧,它不仅体现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加了让上司认识你的机会。这种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为现代型的上司和下属重视。当上司交代的任务确实有难度,其他同事缩手缩脚时,你要有勇气出来承担,显示你的胆略、勇气及能力。

(4)维护上司的权威。中国人很爱面子,这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在职场上,上司则尤其爱面子,重尊严,他们很在乎下属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做事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子和尊严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与上司的能力、水平、权威性密切挂钩。历史上就有很多人因为不识时务、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而倒霉,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因冲撞上司而备受冷落。现实中一些人有意无意给上司丢了面子,损害了上司的尊严,刺伤了上司的自尊心,因而经常被“穿小鞋”,遭受整治。我们应该懂得,即使最英明、最宽容、最随和的上司也是希望下属维护他的面子和尊严,而对刺激他的人会感到不顺眼。

62.与同事交往有哪些诀窍?

与同事交往时也有一些诀窍:

(1)尊重同事。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使彼此不同的人结为同一个集体。在职业岗位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们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掌握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要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虚心向他们求教,以增长自己的才干。不要妄自尊大,盛气凌人。对人的尊重不应该有任何的前提,不应该以财富的多少、分工的不同来衡量。

(2)平等相待。尽管每个人秉性不同、爱好各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同事之间应以诚相待。平等待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只有平等相待才能被接纳。不要以职务的高低来决定对他人的态度;不要亲近一部分人,疏远另一部分人;不要认为某人对自己有用就打得火热,某人暂时没用就疏远不理;不要见了上司就低头哈腰、满脸堆笑,见到群众就视而不见,甚至冷如果冰霜;不要卷入是非矛盾之中,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而应该尽力与所有的同事发展平等互助的友好关系。

(3)热心助人。患难见真情。同事间的相互帮助,既可以锦上添花,更应当雪中送炭。特别是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帮助,切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更不能落井下石、见利忘义。只有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赢得人心,也才会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助,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迅速建立起来。我们发现,同事之间关系不和,其主要原因是应该帮助别人,也能够帮助别人,但没有这样做。这往往在彼此心理上形成长期的隔阂。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4)诚实守信。诚实,就是真心实意、实事求是。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守信,就是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言过其实、华而不实,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交往时互相了解,肝胆相照,互相信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彼此真诚,互相谅解,互相包容,多做自我批评,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5)随和相处。谦虚随和、平易近人的人,给人一种较亲近的感觉。人们都乐意与随和的人交往,觉得彼此之间轻松愉快。交往是双方之间主动的行为,每一方都应有主动的意思,争取自己先抛出“橄榄枝”,切不可自命不凡。古人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职校学生到了工作单位,应主动交往,乐于交往,不要自恃清高、故步自封。有些职校学生认为,主动交往的一方就会低人一等,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当今社会里,主动交往说明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强,是良好职业素质的表现,如果你交往被动,就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6)律己宽人。律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各种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挑拨是非,不猜疑嫉妒,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当自己受到委屈或误解时,要胸怀大度,冷静处理,多做自我剖析,主动担负责任。宽人,就是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不苛求他人,多一些谅解和理解。同事做错了事或有些毛病,要善意地指出或给予安慰,要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指责,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始终以平等、诚实、宽厚的态度待人,就一定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7)克服交往中嫉妒和猜疑这两大心理障碍。嫉妒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嫉妒心重人,是不会也不愿真正关心帮助他人、真诚与人交往的。嫉妒情绪有明显的隔阂与敌意,严重危害人际交往,甚至酿成悲剧。猜疑被称为人际交往中的肿瘤,猜疑心重的人在交往中总是表现出对对方的不信任,不放心,认为人人都不可交,整天都疑心重重。猜疑最终导致人际交往难以继续。猜疑的根源在于对事物缺乏认识,听信流言蜚语和他人的挑拨等等。猜疑是宽容的劲敌,是卑鄙灵魂的伙伴,是败事之本。猜疑容易使人变得不正当,也容易趋向不公平,它夺走了我们的快乐,却不还给我们任何东西。许多人生悲剧往往都是从猜疑引起的,所以,在人生路上,必须随时注意清除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