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远程教育
45642400000004

第4章 远程教育综合研究(4)

电大教育,应该强化学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学历教育,尤其是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其本质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在保证基础理论“必要与够用”的前提条件下,不断调整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内容的实务性与操作实践性比例。如法律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应用、证券投资分析、财务报表解释、保险精算学、服务营销、实用文体写作、言语交际、商业企业管理实务等一大批实务性课程,这些课程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效的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和培养。

同时,依照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创设网上模拟炒股实验室、远程控制实验装置等实验项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各学校应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用人行业的实际需求,将学历教育与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岗位培训、证书教育有机地进行衔接与沟通,从而有效地开辟行业急需人才与教育培养成人专科应用型人才的贯通途径,使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类已经迈进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学科、新专业、新领域的大量涌现,促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终身学习,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迫使人们将远程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最佳选择。在新时代,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他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正如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对现代劳动者的素质所描述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许多发达国家也在人才素质结构内涵的总结中提出,要培养人的继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迅速反应能力、新知识的及时吸取能力、以及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

那么,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呢?

著名国际远程教育学者德斯蒙德·基更认为,面向21世纪终身教育的远程教育有两种模式:即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和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中国众多的电大教育系统,主要是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而这种“群体”是以成年人的在职业余学习为基础的。在总结前述的远程教育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德斯蒙德·基更还进一步介绍了远程教育的两种传授方式:即有预制教材的远程教育和没有预制教材的远程教育。如此的优化组合,便形成了远程教育的四种基本教学模式,而我国的电大教育系统主要是有预制教材的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

此外,在组织学习的教学结构上,还存在着接受型学习、指导型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型学习和探索研究型学习等四种结构。事实上,要真正把电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才,从而能够进行自我素质的持续提高,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就是教会学生熟练、自主的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探索研究型的远程学习。

(五)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组织各类教学内容

全面掌握和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成功的一项重要技能。仅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只是表明其能够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但能否有效且充分地利用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则是一个能否更好地进行远程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在远程教育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学习,其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利用资源有多种方法和模式。较为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型的线性组织,即以系列化、顺序化的形式提供给学习者;另一种则采用非线性组织向学习者提供资源信息量,即提供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空间结点,每一结点又都可以向多个方向扩展、深化和延伸。一般情况下,前者更为适合正规的、传统的学历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比较系统;而后者较为适合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它的优点是学习者可以选择任意结点,开展自我的学习,自行掌握学习的进度、深度和广度。但是,考虑到电大学生的一些特点,一般来讲,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最符合其自身的特征,也最能体现现代远程教育规律和特征,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不妨还以上海电视大学为例,其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事业上,除了依照上海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建设与发展线性形式的“网上课堂”,培养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外,还重点建设了8个主要以非线性形式组织各类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的教学子网站,如“金融浪潮”、“E时代”、“爱车族”、“法律新干线”、“网上英语角”、“数学园区”、“财会工作室”、“文学走廊”等。这些子网站,一方面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架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同时这些不同形式和要求的教学资源的提供,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电大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应逐步加强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满足社会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网络环境可的信息道德教育

一、我国目前上网的现状

二、培养信息辨别能力

三、减少网络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计算机互连网络正在逐步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督促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但与此同时,却又出现许多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接受不良信息,致使产生一系列问题。对此,社会各界舆论迭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拓展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极力支持学生上网;相反有的则认为网上不良信息太多,应该禁止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其实,计算机网络也像其它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必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年龄不大,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所以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辨证视之,扬长避短,最终使网络真正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一、我国目前上网的现状

调查表明,在网吧上网的人大致有3种目的,一是浏览新闻,获取信息,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现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容易致人沉迷其中而欲罢不能,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三是网上聊天,OICQ又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为什么学生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对于这个问题,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其他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

当然,并非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通过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也大有人在,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研究表明,目前,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而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二、培养信息辨别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看来,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其实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也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但传播知识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了解和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在未来的社会中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放任学生在网络的海洋中遨游,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从而更好地获取健康有用的网络信息。

三、减少网络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使他们逐步养成文明的信息行为习惯,增强学习者的道德认知,培养其信息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

其次,建立一批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学校管理的、适合特定群体的权威教育网站,同时设立专门的教育搜索引擎。在进行教育资源库建设时,运用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清晰的导航系统,强大的搜索引擎,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应该是帮助学习者快捷获取信息的必要措施。

最后,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因特网教育信息及网站的管理,在教育网站的入口处设置相应的代理服务器或防火墙,对网络信息进行净化处理,消减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1.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网上思维能力,教会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知识结构。

2.教师要引导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学,提高学习者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其信息选择、信息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中,学生也应主动选择那些有利于充实自己、促进自我发展的信息知识,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活动水平。

(三)强化人格教育,增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水平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除了要通过教育干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行为的自控能力,提高其自我调节水平,不失时机的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指导学习者寻找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差距,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网上的世界。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使青少年避免因迷恋网络而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网络教育在现阶段虽然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它对教育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如何看待网络对学习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对这些负面影响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必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总之,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里,学习者要真正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他们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鉴别真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