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意义。实践证明,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进行探索,排除来自多方
面的阻力和障碍。因此,要想一步一步取得成功,就要求参与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把科学的正
确的理想作为行动的指南,这应是历史教育的一项任务。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根据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完全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理
想的培育,并以此促进学生从根本上树立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还应把学生的
理想层次逐步加以提高,把他们的个人理想,引导汇入到实现社会现阶段共同理想(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和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轨道上来,这
是我们最终目的所在。只有造就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怀有理想、并为理想境界的实现去顽
强拼搏的人,才算是基本素质过得硬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能肩负
起社会所赋予的重任。
〖BT3〗一、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人口、经济潜力等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国家的人民对生活是否充
满信心,每一个公民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则更为重要。而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往往
产生于其对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学校历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
的就是要使青年学生了解本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奋斗的过程和在文化科学上值得自豪的成就
。
青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就要加强
思想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一切思想教育的起点。
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别的课程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只要肯于认真钻研
,历史教学就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BT4〗(一)深入挖掘教材
历史,深深地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内容。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之一,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明,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中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的政治制度曾对许多国家有过直接影响。我们的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我
们的人民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国
的少数民族为开发祖国的边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反对反动统治、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祖国
的统一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使中国历史展开了新篇章。这一切无不含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如果教师有正
确的指导思想,肯于钻研,就会发现其中的一颗颗晶莹夺目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珠玉。例
如,中国现代史在讲到“一·二八”抗战中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一起抗日的史实时说:“日
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蕴藻浜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
敢死队,他们在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并用汽油浇遍全身,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冲到敌人
密集的地方,猛地扑倒在地,一声巨响,战士们粉身碎骨,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
在同一时刻,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纷纷溃退。十九路军战士们
乘胜追击十多里,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中国共产党发动上海人民支援十九路军抗
战,组织各界人民参加义勇军、救护队、运输队支援前线。一天有个叫胡阿毛的汽车司机被
日军抓去远军火。他表面上答应,心里却盘算关怎样把这一车军火送到我军阵地上。但却实
在难以逃脱。当年经过黄浦江边时,他突然扭转方向盘,直向江中冲去,顿时车翻浪飞。胡
阿毛以身殉国,一车弹药和4个日本兵成了他的陪葬品……”
教师在讲授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就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会使学生感到饶有兴
味,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BT4〗(二)爱国主义要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HT〗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应该同时又是国际主义者。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还应当十分重视国际主义教育。
人类历史上各国人民在反侵略、争独立、求解放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他们的辉
煌业绩,鼓舞和激励着各国人民为自由、解放而斗争,如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就是
如此。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亲自率领10万大军从海陆两路人侵希腊,希腊危在旦夕。但
希腊人民宁死不屈,坚决抵抗。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亲率300多斯巴达勇士坚守温泉关阵地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的进攻。300名勇士没有一个人逃跑,更没有一个人投降,最
后全部壮烈烈国。李奥尼达和勇士们的英勇战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希腊的陆军得以保存
,并为后来的“萨拉米斯湾海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希腊人民为了纪念斯巴达的勇士们,
在他们牺牲的地方刻石立碑,供后人凭吊。而近代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光辉业绩更是举不胜
举。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各国先进分子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深为
人民所称颂,因为他们不仅为自己的祖国,而且更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他们把爱国
主义推向了更高更完善的境界。
爱国主义只有与国际主义,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相结合,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才能
对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列宁也曾说过:“真正的国际主义只有一种,就是
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毫无例外地支持(用宣传、同情和物质
来支持)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同样的路线,而且只支持这种斗争和这种路线。”由此可
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它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
在历史课教学中,要使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尊重客观的历史
事实,这也是进行有益的历史教育的基础,在涉及他国历史内容时尤其如此。
许多共产主义者是由爱国主义者发展而来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因而,我们要不断地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
〖BT4〗(三)充分发挥乡土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HT〗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往往首先是由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学生们不仅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而且对之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教师可以通过对乡土史的讲授,帮助学生把家乡的历史与祖国的历史结合起来,把家乡人民在历史上反压迫、反侵略的革命传统同祖国的历史结合起来。
〖BT4〗(四)精心设计、计划,采和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
〖HT〗教师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在通览全册教材的时候,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来考虑: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侧重进行哪方面教育,提出什么要求,要有计划地逐步使学生受到教育。
历史是不可能再现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所讲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有头有尾、具体生动地叙述出来,并加以必要的论述,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较具体的形象,
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历史本身的感染力,
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教育。
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有科学的认识。这就要有一定的
分析讲解。例如,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维新派不但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且害
怕和敌视人民革命,就连他们当中最为激进的谭嗣同,也是轻视人民群众的。所以,他在就
义前所说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四句话,虽然表现了中国
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中的坚定性,但也表明了他的局限性。他的悲语壮歌,从另一
方面告诉我们他所走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这些是需要教师深入地讲解,才能使学生认识清楚
的。如能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具演示和学生交谈讨论,其效果会更好。
〖ML〗〖BT2〗〓政治教学中的人格培养
〖HT〗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思想品德课
的主旋律。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以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并根据小学生的
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对爱国主义教育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在体现这一教学特点上也是非常
充分具体的。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3个方面在3个年级段里都有体现。
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呈现的具体特征是:
〖BT3〗一、主导性
〖HT〗《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共有9项,第一项就是“热爱祖国
的教育”,而在其他几项教育中,不同程度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点共
53条,在31条思想教育要点中有8条是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占思想教育内容总量的1/3还强
,而且是在3个年级段循环体现的。依据这个《大纲》编写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总体设计
上也突出了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都把热爱祖国的教育放在每册书的第一单元。可见,爱国
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BT3〗二、层次性
〖HT〗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层次进行的,在低、中、高3个年级段都有全
现,但内容是逐渐加深的。比如,在低年级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国歌、首
都和重大节日,认识国旗、国徽、版图、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在中年级让学生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要热爱解放军,学习解放军保卫祖国英勇战斗的
精神。在高年级使学生知道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和外国人交往中要维护祖国尊严,懂
得
损害祖国荣誉、丧失国格是可耻的。知道新中国成立后还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要提
高警惕。这种分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接受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爱
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BT3〗三、直观形象性
〖HT〗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为了使学生认识国旗
、国徽、版图,课文中都配制了彩图;为了让学生知道一些爱国人物,课文中编写了这些人
物的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事迹。为了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使学生懂得爱家乡就是爱国
的表现,黑龙江省编写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就有《我的家乡——黑龙江》一课,课文配
制了多幅彩图,讲了黑龙江美丽富饶,讲了黑龙江人——萧红、赵一曼、王进喜、苏宁等。
这些内容是直观形象的。
〖BT3〗四、渗透性
〖HT〗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比如,在进行热爱人民的教育
中,让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爱压迫,过着苦难的生活,解放后才翻身做
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在讲授孝敬父母一课时
,要讲父母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在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中,让学生知
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在激发学生热
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教育中,让学生知道礼貌待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爱护公物是爱国表现。在努力学习、
热爱科学教育中,让学生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今天学本领是为了
长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学好各门功课,也是爱国的表现。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中,
讲公益劳动,讲节约水电,不挑吃穿,这样也渗透了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呈现出的几个特征,是互相印证、互相联系的,只要认识到每
个特征的功能,就会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BT3〗五、思想品德课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
〖BT4〗(一)思品课在小学德育途径中的特殊性
小学思品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
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
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思品课具有两个特殊性:
第一,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思品课是国家规定在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它同
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有教学大纲,系统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课时,并定时对学生的
学业进行考核等。因此,它属于学科教学。思品课同语文等其他学科相比较,教学任务更偏
重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它
没有像语文等学科的教学目的那样明确规定“双基”与“开发智力”等内容,这是思品课与
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概言之,思品课的特殊性表现为学科教学的属性是承担德育
的任务。
第二,教师队伍的特殊性。目前,担任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少
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的思品课教师为数甚少。他们担任着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