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受到单打一步枪的膛线启发,他们在自己的枪里也刻上膛线,使得西方人的单兵武器有了质的飞跃。
不过他们还没有搞出来雷汞这种东西,所以无法进行直接引爆,而且主要还是以黑火药为主,所以只能还是采用燧发为主,不过比起从前的那种前膛枪来,已经进步得太多太多了。
这种枪已经可以突破每分钟十枪的大关,更重要的是由于使用了膛线,所以使得步枪的射速所有增加,可以达到二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极大的拉进了东西方在单兵武器上的差距,甚至对炮也有所影响,毕竟所谓的炮,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枪而已。
这回欧洲被自治区压得喘不气来,甚至一度靠贩卖黑奴来弥补一些逆差,所以这回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支援给俄罗斯足足五万支这种步枪。
自治区的主要防御部队都在西、北两地,北方更是蒙古骑兵师和山地骑兵师这两大精锐集团,而西部则是四个步兵师在驻防。
步兵师一般都拥有数量可观的火炮,俄罗斯人就算是再傻也不至于往炮口上撞,而是采取了他们更具有优势的北地陆地战。
这个时代还处于消息相对于闭塞的阶段,俄罗斯采取了军事行动的时候,自治区还没有得到消息,山地骑兵师还处于例行巡查阶段。
杜伦这个名听起来像个汉名,可实际上,杜伦原名叫玛哈,是个地地道道的鄂伦春族的小伙子,不过现在都流行起汉名,说汉话,写汉字,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成员都有自己的汉名,而萧远也十分注意保存他们本族的文化,避免这个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所以族中的老人有专门拿工资的,为的就是流传本族文化,寻找文化传承人。
而年青人多数都向往汉人的生活,山地骑兵师游骑队的上士杜伦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五骑为一组,在茫茫北地游走着,主要是以沿途各村镇为巡查路线,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回南,一个来回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隔两天出发一组,都有背式电台,一个小型的手摇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甚至遇到了河流,还可以做一个简易的水车让发电机转起来发电,很有意思的小玩意。
只要巡查一趟回去,就可以得到一个月的假期,如果紧着赶点,甚至能赶到北京、天津或是新区走上一圈长长见识,山地骑兵师干的是最艰苦的活,自然走到哪里都受到优待。
杜伦这名上士带着他的班一半成员,距离他们身后两天路程之外,是他们班的副班长带的另外一半成员,而杜伦的手下,有三名老兵,一名新兵,新兵是鄂伦春人,老兵有两个是鄂温克人,一个辽东蒙古人,班里倒是有两名汉人,不过在另一组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