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4556000000038

第38章 西红柿

母亲来宁看孙儿。70岁的她血糖高,我便到超市买了些圣女果(小西红柿),摘蒂、冲洗、泡盐水、沥干、插牙签,端到她房间。“快端走,我不吃!”母亲双目紧闭,双手推挡,厉声拒绝,弄得我不知所措。

我悻悻将那盘圣女果端进自己房间,边吃边赌气地想,老人多作怪,不爱吃就算了,连看一眼都不成?不一会,母亲推门进屋,挨我坐下,扯开了往事——年前,母亲带着腹中的我赴无锡参加征兵体检医疗队。她一路走一路吐,好不容易挨到驻地,一下汽车,母亲就慌不择路地奔向马路对面——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西红柿摊点。

“两分钱一斤,好,来10斤!”母亲顾不上抹净西红柿上的尘土,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一气吃了十几个,把下车的同事看得目瞪口呆。

从那时起,母亲对食堂里肉圆、鲫鱼视而不见,每天早上买一脸盆西红柿,作一日三餐的主食。说来也怪,自此母亲再不呕吐,精神倍增,同事打趣地说她“前世一定是西红柿的命”。母亲听后幸福地笑了,更起劲地吃起西红柿来,直看得同事牙齿发酸,落荒而逃。

在无锡的10天里,母亲几乎粒米未进,靠每天10斤、累计100多斤的西红柿维系我们母子的生命。“10天吃了一辈子的西红柿”,母亲长叹。

孕期反应结束,母亲再也不吃西红柿。即使偶见,也牙酸反胃,眼前立马浮现当年呕吐的场景。现在回想,我们家餐桌上的确少见西红柿的身影。

听到这里,我不由地握住母亲长了老人斑的手,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又一时说不出。我被内心的歉疚压得喘不过气来,觉得让母亲挨了10天饿,而亏欠母亲的远不止这些……母亲返乡的中午,我下厨做菜,特意为母亲做了碗蘑菇汤。可儿子嚷着要喝西红柿汤,我便悄悄地做好,未端上饭桌。母亲连喝两小碗蘑菇汤后,突然把碗伸向我:“给我撇点西红柿汤,不要西红柿。”我不解地看着母亲,迟迟疑疑地接碗。母亲说:“怎么,舍不得给我喝碗西红柿汤?”我只好撇了半碗西红柿汤双手递给母亲,心头一酸,母亲一定是想借此消弭我心头的愧意,但母爱愈深,我的愧意亦愈深。不过,这愧意也是源自我对母亲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