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4556000000023

第23章 爱看书的女孩

书店里的空气有些沉闷,人不是太多,服务人员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手里随意拿一本薄书扇着风,小声说笑着。眼睛时不时向买书的人瞟瞟。

几个孩子,或立或蹲在书架前。捧一本书,看得很入迷。这情景,让人看了,心里暗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周日,我照例到书店去,看看是否有新到的好书。

书店里的空气有些沉闷,人不是太多,服务人员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手里随意拿一本薄书扇着风,小声说笑着。眼睛时不时向买书的人瞟瞟。

几个孩子,或立或蹲在书架前,捧一本书,看得很入迷。这情景,让人看了,心里暗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悄悄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仰头看书架上的新书,仔细搜寻着我喜欢的作者的名字。

突然,我听到一声断喝:“不想买就别看了!——喂!说你们呢!”声音在安静的空间被无限放大,震得我耳朵有些发疼。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矮胖的女店员,满面怒色,正用一双眼睛瞪着那几个孩子。

孩子们也回过头来看,正遇到女店员发怒的眼睛,便受惊般地缩回目光,一个个低了头,放下书,不情愿地走出去了。

一个十岁上下、穿着校服的女孩慢吞吞地走在最后,快到门口时,她转过头来,看到女店员又继续和同事聊天,便轻轻地走到书店另一侧,绕了个弯,又转了回来,依旧找到刚才的书,埋头看了起来。

我很好奇:是什么书这样吸引她?便走过去,斜瞟一眼,不禁有些吃惊,女孩看的竟是《三国演义》。她看得很投入,并没有发现我。

我忍不住悄声问:“你能看得懂吗?”

她抬起一双惊恐的眼睛,碰到我温和的目光,便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还行,这里面的情节特吸引人。”

“这么喜欢,为什么不买一本?”

她低下头,小声说:“家里没钱。”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也经常到书店蹭书看,没少遭人白眼的情景。正想着,我的耳边又响起一声呵斥:“你怎么还没走?!”转过头,那个女店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们身后了。

“怎么又是你?你每次来看书也不买一本!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这是书店!不是图书馆!……”

泪水在女孩的眼睛里打着转,她缓缓地合上书,轻轻地放回书架,然后恋恋不舍地向外走去。我很内疚,要不是我,女店员或许不会发现她。

“等等!”我叫住了她,转身对女店员说:“这本书多少钱?我替她买下了。”

女孩抬起满是泪水的眼睛,着急地说:“不行,阿姨,我妈妈说,不能白要别人的东西。”

我望着这个懂事的孩子,心里一阵酸楚。我安慰她说:“没关系,就算我借给你看好了,看完你可以再还给我。”

她那带着泪痕的脸上露出笑意,说:“谢谢阿姨。”

买完书,我们俩一起走出书店。分手时,她问我:“阿姨,您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单位?我看完书一定去还给您!”

我说借给她看其实只是托词,并没有真想让她还的意思。但看着她那双真挚的眼睛,我还是把我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告诉了她。

一个秋日的傍晚,快下班时,传达室的老大爷告诉我,门外有人找。

我走到门口一看,原来是那个爱看书的女孩,还是一身干净的校服,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身后背一个双肩书包。她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到我,笑着迎上来,把书双手递给我,“阿姨,书我看完了,现在还给您。谢谢您。”

我一看,书皮被她用白色的挂历纸包上了,翻开,里面崭新如初。

我说:“你还喜欢看什么书?我家里有许多书,都可以借给你。”她笑着摇摇头,接着又自豪地说:“阿姨,我现在可以自己赚钱买书了,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一家服装厂缝纽扣,缝一个纽扣一分钱,我每天缝一百多个,一个月能赚30多元钱,可以买两三本书呢……”

看着她那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她笑着和我说了声再见,便蹦跳着向夕阳下的绿荫里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