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4556000000020

第20章 最爱是读书

古人说得好,修身养性莫过于读书。

看书是我最大的乐趣。书读多了,心里总是装着书中人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虽然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却总是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也称得上是一种陪伴吧,至少让我的心暂得一时安静。总是对自己说我在陪着你们呢,不要哭!有时心里也在为那些可爱的女孩抱不平,黛玉怎么就是看不开呢?如果看得开,她也许不会潇湘馆焚稿、魂归离恨天了吧!新月也死了,她的命不好,如果玉儿在的话,她会好好疼新月的,怎么会舍得她死呢?可是我改变不了她们的命运,也许没有人能改变吧,不仅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的。是啊,在那种情况下,拥有那样性格的人又怎么会不香销玉殒呢?不知这是人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其实骨子里还是喜欢那种大团圆的结局,和那些虔诚而命运多舛的女孩一起期盼了那么久,总想着能“修成正果”,可以让自己有一点心理安慰,如果连这点都不能得到满足,那这人生也太凄惨了一点吧!就像黛玉,她没有别的要求,只想和宝玉长相厮守,喜欢一个人不能是一个错误吧,更何况宝玉也钟情于她。可是总有那么一些好事的人出来搅局,凭借的也是那些闲来无事之人捏造出来的礼教,这怎能不让人掩卷唏嘘呢闲暇时间,独坐桌前,手捧一本或厚或薄的书,细细品味也不失为人生乐事。古诗的韵律让人回味无穷,古词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看散文犹如溪畔闲步,读小说则像导演人生。如果你想了解人生百态的话,何不备一盏香茗,轻轻翻开散发淡淡墨香的书页,去亲身感受一下呢?爱书,最爱宋词!清明节冷雨,中秋节圆月,观梨花春雨,看绿肥红瘦。那些清淡素雅却又九曲回肠,让人丢不开躲不掉的情愫总会让我为之动容。“多情自古伤离别”,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别离是让人最无法承受的,更何况是有去无回呢!似乎每个人都有离别的时刻,可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它变得无法捉摸,匆匆地挥一挥手,登上即将离开的火车或者飞机,也许留下的背影都是模糊的,时间的短暂使人很快便忘记这一切,而交通和信息的发达也让人失去了那种心境,除非生离死别,又有什么能在心湖里激起哪怕半点涟漪?凄风冷雨笼罩着柳永的眉头,也在他的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所以才会问“今宵酒醒何处?”可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见证人而已,从今往后,再也无人能听他细述心境了。他的词读来令人不由得会在心底升起一份同情,让人为他的际遇牵肠挂肚。

用心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沉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比如易安居士,晚年孤寂,只能独对黄昏,暮色昏沉,却偏偏黑不下去,只能让人悱恻缠绵,雨已过,天未晴,黄花堆积,就算是借酒浇愁也无法做到,心里就又添了无穷苦闷。每读至此,人总会潸然泪下,无法释怀。

读一个人的词,就像是在读人:读他的人生,读他的经历,读他的快乐,也读他的哀伤。他会告诉你他的伤痛在哪里,会告诉你他的所观、所闻、所思、所感。那也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也许,他还会教你如何做人,教你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挫折,他会说:你瞧,不要怕,我这不是都走过来了吗?你只要做出你的选择就可以了,至于是对是错,交给后人去评判吧。久了,自己也变得洒脱了。

读书吧,明智也好,修身也罢,能够安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不也是一大快意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