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4552600000090

第90章 明仁宗皇后张氏辅佐三帝,听政拒垂帘(1)

明朝经历二百七十六年,有十六位皇帝,但却没有形式上的垂帘听政母后当政情况,主要是祖宗家法中明确规定,后妃不得干政。尽管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氏辅佐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皇帝,却不敢挂垂帘听政的头衔。我们必须承认,仁宗皇后张氏辅佐政务,保持了前明政策的连续性,为明朝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太子妃不好当

明朝立国二百七十六年,有十六位皇帝,但没有形式上的垂帘听政、母后当政的情况出现。鉴于历史上后妃干预朝政、丢了政权的教训,在明朝建朝之初,明朝皇家的家法便规定,后妃不得干政,如有违反者将废黜退还,严重者将兴师问罪。并且在铁牌上刻字,悬挂在后宫各个门口,以到达警示作用。及至北京紫禁城建立时,朝廷在铸造乾清宫门前的铜狮子时还做了文章:铜狮子两耳下垂,示意母后不得干政。这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氏尽管辅佐了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皇帝,却坚决不接受垂帘听政的重要原因。

从表面上看,小官吏家庭出身的张氏似乎一帆风顺。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成为燕王世子朱高炽的妃子;成祖永乐二年(1404)世子朱高炽被册立为皇太子,张氏被册封为皇太子妃;仁宗洪熙元年(1424)朱高炽继承王位,是为明仁宗。张氏被册封为皇后。张氏跟随夫君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小家碧玉走到了女人的顶峰。

但实际上,张氏的一生可以用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如履薄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

《明史·张皇后传》记载,张氏是河南永成县人。父亲是兵马副指挥张麒,母亲为仝氏。她在家里六个孩子中居老四,有三个哥哥,两个妹妹。张氏自幼聪颖贤惠,待人和蔼,举止端庄,谨守妇道,性格开朗,美丽妩媚,做事细心。在1387年即洪武二十年时,朝廷为诸王世子选妃子,张氏应召被选中,成为皇孙朱高炽的妃子。那时朱高炽只有八岁,张氏不过五六岁。

张氏被朝廷选中后,便离开了父母入宫养育,接受了礼仪、妇道和一些生活知识方面的教育。八年以后,朱高炽被册立为燕世子,张氏便成为燕世子妃。这八年算是张氏一生中最为平坦的八年。而后一直到朱高炽成为皇帝,张氏的生活就不那么顺利了。当然,在封建社会,女人只能操守妇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全凭夫君的荣辱而兴衰。

燕世子朱高炽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他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是长子,次子是朱高煦,三子是朱高燧。长子在明朝家法立嫡立长的规矩中自然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实际上,从性格到形体到为人,朱棣从心底里不喜欢朱高炽,而喜欢二儿子、三儿子。

朱棣是一位雄才伟略的马上皇帝,能征善战,而朱高炽喜文不喜武,身体肥胖,不善弓马,基本没有上战场在第一线拼杀的经历,特别是上了年纪之后,因为脚伤留下残疾导致行动不便,更被朱棣看不上。而朱高煦则能征善战,在靖难之中数次救朱棣于危险之中,颇受朱棣倚重。

朱高炽喜文不喜武,主要受到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儿,喜欢读书,人称“女诸生”。母亲对儒学非常敬重,在朱高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请人给他讲课,灌输儒家思想。朱高炽虚心好问,进步很快。之所以世人都评价朱高炽仁厚,恐怕和儒家思想分不开。

事实上,虽然朱棣看不上朱高炽,但朱元璋对朱高炽还是颇为赏识的。

史书记载,有一次,朱元璋让朱高炽和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分别检阅守城的士兵,其他三位世子回来很久了,朱高炽才回来。朱元璋有些不高兴,问他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朱高炽回答:“清晨天气太冷了,我让士兵吃过早饭后才检阅,所以回来晚了。”

朱元璋觉得朱高炽关心部下,能笼络臣子,长大后亦能有威望。朱元璋又命他们分别批阅奏章。朱高炽只将那些关系到军民疾苦的奏章向祖父陈奏,对于文字有错误的没有陈奏。朱元璋问他是不是忽略了,没有看出错误的地方。朱高炽说他没有忽略,只是认为这些小错误不重要,君主应当关心百姓疾苦。朱元璋非常高兴,夸他“有人君之识”。

相比之下,朱高煦性情凶悍,为人狡诈。建文初年,朱棣的三个儿子滞留京师,朱棣为解除靖难的后顾之忧,上书建文帝请求放归三个儿子,建文帝同意了。可朱高煦归途中一路惹事生非。

建文三年,朱棣差点中计杀掉朱高炽。

原来,不但朱高煦对世子的位置虎视眈眈,就连朱高燧也暗中勾结太监高俨,监视朱高炽的一举一动,多次在成祖朱棣面前谗陷朱高炽。大臣方孝孺得知了这种情况,使用反间计,劝说建文帝派人送给朱高炽玺书,劝诱他依附朝廷。太监高俨探知这件事,偷偷向朱棣密报,说世子要私通朝廷。

朱棣将信将疑,征询朱高煦的意见。朱高煦趁机在朱棣面前诋毁其兄,说朱高炽本来就与建文帝关系很好。幸好朱高炽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没有开启信封,直接命人将书信交给朱棣。朱棣看到书信才幡然醒悟,暗叹自己几乎误杀朱高炽。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建文帝的反间计,其实也反映了朱棣三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尽管朱元璋坚持长子继承制,但朱棣南京登基后,没有马上册封朱高炽为皇太子,因此不免引起更立太子的猜测。朱棣认为朱高炽儒雅有余英武不足,朱高煦随自己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勇武之气与自己相仿,所以朱棣在两子之间动摇不定,确定不了立谁当太子,可是他也顾及到,如果不立朱高炽为皇太子,等于废黜了明朝家法,这将使他处于被动的境地,所以朱棣在这个问题上,内心非常纠结。

朱棣不立太子,立即有人意识到这是对朱高炽不满,于是一批人建议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遭到了大部分大臣的反对。朱棣的同母弟、和朱棣关系非常好的周王,也上书催促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但是朱棣仍不表态。

立皇太子的事情一直闹了两年。直到公元1404年,明朝重臣解缙以家法和朱高炽仁义、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圣贤为由,劝慰朱棣,朱棣才正式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总算结束了这场“官司”。作为世子朱高炽的妃子,张氏也官升一级,由世子妃升为皇太子妃。从此,朱高炽和张氏踏上了二十年漫漫储君路。

在明朝的二百多年里,朱高炽创造了一个“最”,当皇帝只有十个月时间,很短;但是当皇太子时间最长。事实上,朱高炽在长达二十年的皇太子生涯里,几乎是荆棘遍地,步履维艰,他甚至需要张氏和皇太孙朱瞻基来帮助。

朱棣不在南京时,按家法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实际上,朱高炽没什么权力可言,大小政事仍由朱棣亲自决定,朱高炽只有形式上的权力,主要工作是看守和主持祭祀活动。即使这样,朱棣还对他看不上的朱高炽作出限制,明确表示太子不能治臣下罪,不得授官。皇帝不在京时下官不得觐见太子,违者严惩不贷。

不仅皇帝朱棣给朱高炽气受,两个弟弟仍然是“瞪着鸡贼眼”盼着朱高炽出事,朱高炽的太师丘福和朱高煦关系好,也不断在朱棣面前给朱高炽“扎针”,为此,还发生了永乐十二年(1414)东宫官属全部下狱的严重事件。有学者认为,尽管后来朱棣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但是他仍然对朱高炽看不上。

(2)当皇后只有十个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已经六十四岁的朱棣御驾亲征,第五次兵发蒙古,归途中突然一病不起,农历七月十八日驾崩。作为马上皇帝,朱棣一生相信武力,即使当皇帝的岁月里,也相信铁腕、重罚,完全是强权政治。他死在征战途中,也算是他最好的归宿。

在朱高炽即位的问题上,随同朱棣征战蒙古的大臣张辅、杨荣、金幼孜和太监马云、海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朱棣去世后,他们马上开会商议,认为应当按照朱棣遗诏,让朱高炽即皇帝位,但是鉴于内有朱高煦、朱高燧觊觎皇帝位,外有蒙古大兵压境,所以商议结果,一致认为采取密而不宣的办法,一方面对军中将士保密,另一方面立即运送朱棣遗体回京。他们为了防止朱棣遗体腐烂,将大军中的锡器收集起来,熔化后铸成一个锡棺,将朱棣遗体放在大帐车上。大军立即向京师进发,杨荣、海寿率兵组成先头部队,日夜兼程,向朱高炽汇报情况。

农历八月初二,杨荣、海寿才回到北京。朱高炽知道父亲去世后非常悲痛,他派儿子朱瞻基前往开平迎丧,他自己在亲密大臣的簇拥下,这位已经四十七岁的老太子于农历八月十五登基即皇帝位,是为仁宗。改元洪熙。册封张氏为皇后。朱瞻基为皇太子。册封朱高炽生母徐皇后为皇太后。

不过,有学者认为,所谓成祖的遗诏是编造的,根本不存在。主要依据便是《仁宗实录》中的相关记载。《实录》曰:成祖刚崩,中宫马云等皆“苍黄莫知所错”,于是就秘密召杨荣、金幼孜入御幕讨论丧事。有人想用成祖的口气写成敕令,派人快报朝廷。杨荣说:“皇帝在位称敕,如果死了还称敕,一看就知是假的。”于是商议“中宫备以大行皇帝崩逝月日并遗命传位之意启皇太子”。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朱棣死的时候只有数名太监在场,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所以太监和大臣不惜冒乱命的风险,伪造成祖手笔写敕,使朱高炽得到顺利即位。

还有一个情节值得注意,就是朱高炽拿到敕以后对父亲朱棣非常感激,认为父亲过去对他虽然苛刻,是对一个储君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不喜欢他。作为皇太子或者其他儿子,父亲将皇帝位传给谁,是儿子们衡量父亲对儿子感情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