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是宁宗的皇后杨氏弄进宫里的。在理宗驾崩后,谢道清携四岁的赵显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谢氏的政治能力差,任用权臣,造成国破家亡,最后客死他乡,为宋朝划上了不光彩的句号。
(1)喜从天降,当上皇后
谢道清的祖籍是浙江天台,她生于1210年,比她的夫君理宗小两岁,是宁宗时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氏生下来时皮肤粗黑,长得也不好看,一只眼睛里还有斑纹。她的毛氏母亲看到谢氏后都犯了难,说:“生女子无事,可长得如此丑陋,则是大事。”
毛氏的担心,在封建社会是不难理解的。大户人家的妻妾多,并不希望每位夫人都生男孩,生女不怕,怕就怕女子不漂亮、不贤惠。谢氏的父亲早亡,家道逐渐衰落,她的母亲毛氏也不是正妻。作为妾之子女,与普通人家的女孩一样,要过早地为生活操劳。
据史书记载,谢氏懂事后便提水打柴,淘米做饭,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
1224年,宋宁宗赵扩驾崩。当天,十九岁的理宗即位。权倾一时的宰相史弥远仍然要六十三岁的杨皇后垂帘听政。此时理宗还没有大婚,这在宋史上算比较晚的了。垂帘听政后,杨皇太后立即着手给理宗相亲。
消息传出后,同历朝历代一样,朝中许多贵戚大臣竞相送女入宫,但杨皇太后心里已经有了目标。前文说过,杨皇后对与自己有恩的吴皇后等人非常尊敬,知恩图报,早年她也得到过左丞相谢深甫的鼎立相助,太后心存感激,但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内心不安,于是利用为理宗选妻子的机会,在确定广泛选择之后,又找来相关官员,指定要从谢深甫谢家选人。
杨皇后并不知道,此时的谢家只有一个闺女尚未订婚,这就是十七岁的谢道清。朝廷偏要在谢家选,也只好成全这孩子了。可是,谢道清的叔叔却愁眉苦脸,原因就是谢道清长得丑。他对谢道清的母亲毛氏说:“看这孩子的长相,怎么能当皇后、贵妃呢?最多只能当了侍女,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还不如留在家里,找个殷实人家,吃饱穿暖过常人的日子。”
毛氏说:“谁说不是呢?可是朝廷要从谢家找!谢家能说不可以吗?谢家的女孩子都出阁了,总不能让她们离开婆家再嫁皇子吧?那谢家会倒大霉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是让这孩子去吧,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谢氏的叔叔又说:“纳女入宫,照例要准备丰厚的行装,家里这么紧巴,时间又这么紧,哪有时间准备了?”
没有办法,毛氏不得不向乡邻求助,乡邻们知道谢道清是要去宫里,都非常羡慕,纷纷慷慨解囊,为她凑了一些嫁妆。说来也巧,这时,谢道清所住的县城正办灯会,引来一群喜鹊,乡邻们都说这是好兆头,谢家也深信不疑。
其实,朝廷命官看到谢道清之后,内心里也感到可能无法向朝廷交差了,好在有杨皇后撑着,就不管那许多了。
上路后,谢道清面部突然生了一种奇怪的皮疹,之后又结了痂。这下官员犯难了,不得不停下来寻医问药。几天过后,痂掉了,谢道清的脸色渐渐变白,竟变得莹白如玉,似乎五官也因此变得漂亮,甚至有些妩媚了。随行的官员大为吃惊,认为这孩子大福大贵,命中注定有此福分。
杨皇后见到谢道清后,立即批评官员们不该胡说八道,她说:“这孩子这么可爱、这么漂亮,怎么上报说孩子太丑,不能入宫呢?”
官员将情况介绍后,杨皇后也觉得惊异,她认为这孩子有福分,定能成事,所以不假思索,立即决定立谢道清为皇后了。
在选后期间,理宗也通过一些渠道,听说了谢氏相貌丑陋,内心里不高兴,认为杨皇后只为自己报恩,而不管他的幸福,人选来了,也不问青红皂白,就决定立后了,所以理宗一直闷闷不乐。
可是在封建社会,男婚女嫁是由大人们决定的,父母之命不能违抗,理宗没了办法,只好下诏立谢氏为皇后。
史书记载,谢氏虽然比过去漂亮多了,理宗迎娶后,对她的相貌也很满意,但谢氏为人老实本分,只知道侍奉理宗,全然不会后宫妃子的打情骂俏,这使整日沉湎于女色的理宗总觉得缺点儿什么,所以他最宠爱的不是谢氏,而是一个姓贾的妃子。
在封建社会,皇上不喜欢皇后而喜欢妃子的事情几乎满眼皆是,所以谢氏得不到理宗的喜欢并不算什么。
谢氏的夫君理宗,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大的建树,但在位时间很长,达四十年之久,他没有对谢氏另眼看待,更没有出现许多皇帝废黜皇后那样的局面,谢氏平稳地度过了四十年。
不过有人揣摩,理宗之所以没有废黜谢氏,主要是杨皇后一直活着,而且一直掌握着朝权。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杨皇后从从垂帘听政的位置上下来,只平静地生活了六年,1232年就去世了,这时候理宗才二十七岁。如果他对谢氏不满意,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谢氏的。
理宗于1264年驾崩,享年六十岁,这时候,谢氏也已经是五十八岁的老人了。她没有奢求,只想过平静的日子。但是遗憾的是,谢氏没有给理宗生养儿子,以至于理宗的皇位,不得不由他的养子度宗继承。如果说谢氏有缺憾,这算一个大的瑕疵吧,无后为大嘛。
度宗于1264年即皇帝位后,尊谢氏为皇太后。他在位只有十年,1274年驾崩时才三十五岁。这时,谢氏仍然安稳地过着安静的生活。她没料到的是,度宗的驾崩居然把她这个没有任何执政经验的老婆婆推上了前台。
(2)垂帘听政,求和不成
公元1274年8月12日,度宗驾崩,遗命年仅四岁的皇子赵显继位,史称恭宗。谢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度宗的皇后全氏为皇太后。
皇上幼小,社会动荡,国力已经严重衰败,但国家大事必须有人来主持,大臣们一再请求谢氏垂帘听政。谢氏此时年愈花甲,疾病缠身,对政治更毫无兴趣可言,可眼见着宋朝如此的局面,她无法摆脱干系,于是,她不得不勉为其难,垂帘听政。令谢氏这个太皇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成为亡国之太后。她垂帘听政的当口,正是金国大兵压境的时候,南宋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就将结束。
赵显即位后,尚未来得及改元,蒙古忽必烈的铁骑就己到达中国北半部了。此时的谢太皇太后,连到正殿上朝的体力都没有了,只好将她居住的慈元殿改作后殿,以便就近处理政事。谢氏的垂帘听政实际上也是一个表面文章,朝廷的大权仍然掌握在贾似道的手里。
当时谢氏并不认为贾似道是个奸臣、败类,相反却认为他是三朝元老、国家栋梁,政治经验丰富,对他很信任。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贾似道建议恭帝迁都,大臣们纷纷反对。贾似道这时候也不管事了,仍然是歌舞生平,引起了朝野的强烈不满。
谢氏在反复征询意见后,不得不做出了罢免贾似道的决定,以平息众怒,并且对朝廷命官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她下诏任命王爚为平章军事,陈宜中、留梦炎为左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被贾似道贬官流放的人全部回归,被迫害致死的吴潜、向士壁等人得到平反。
贾似道祸国殃民,曾私自和元签定和约,破坏了宋朝战局。当然,他的结局也很悲惨。谢氏罢免了贾似道职务之后,大臣、太学、台谏等纷纷上疏,认为处罚太轻,于是贾似道被连降三级,返回家乡绍兴为其母守丧。
贾似道回绍兴后,绍兴的地方官拒绝让他入城,随后贾似道不得不去金华,最后又被谢太后派人押送循州安置。在押送途中,做恶多端的贾似道被押解官员郑虎臣和轿夫们折磨,于是想服冰片自杀,但老天爷好象不想让他那么舒服地死去,只是让他频繁泻肚,受尽折磨的贾似道后来被郑虎臣以尚方宝剑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