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佛教禅宗的十大名刹之一——灵隐寺,坐落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至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了。建寺之时,有一个法号叫慧理的印度僧人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雾气缭绕,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给寺庙取名为“灵隐”。清代康熙南巡时,曾登上寺后的北高峰顶览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建筑巍峨,气势宏伟,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亭、飞来峰等名胜,深得“隐”字的意趣。不愧为我国佛教名刹之一。
历史文献中记载五代吴越国曾多次扩建灵隐至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僧徒三千,房屋千余间,盛极一时。当年盛况如今虽不复存在,但古刹的风貌却依然犹存。现在的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药师殿。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天王殿前的石经幢造型古朴,雕刻精美,均是五代十国吴越时的遗物。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代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龙藏等等,都是珍贵的宝物。
进入寺门,居中的便是天王殿,殿中有弥勒佛和韦驮及四大天王像。殿后过园林登上石砌月台,就是寺中最大的建筑物——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同一中轴线上,却比天王殿更加高大雄伟,更加气势恢宏。大雄宝殿呈长方形,高3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金光闪闪,正中有金装释迦像,高约10米,壁背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个佛经故事;四周沿壁环列二十诸天和十三圆觉的金装像;加之殿前左右两座九层八角的石塔,两塔之间是一座高过一人的巨大香炉,终日青烟袅袅,朝拜之人诵经之声不绝,给整个宝殿笼上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氛,令人肃然起敬。与肃穆的大雄宝殿形成对比的是左方位的联财阁和大悲阁,其中的艺术作品活泼俏皮,令人回味。阁中有幅济公画像,他似笑非笑,奇就奇在无论你从左侧还是从右侧观看这幅画,济公的眼睛也总是直直地注视着你,走不开也躲不掉。
寺前那座一眼望去便知与众山不同的山峰,就是当年飞来的那个横祸——后来人们称它“飞来峰”。它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没再飞到别处去害人,是因为后来济公曾叫人在山上凿下了五百罗汉,把它镇住了。那上面怪石嶙峋,还有形态多姿的溶洞,回旋幽深。山寺对峙,相映成趣,也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人们将这里也称作“西湖一绝”呢。
提起济公,众所周知,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癫子和尚。的确,济公非但不敲木鱼不诵经文,还又喝酒来又吃肉,成天手执破扇东游西逛,很不守佛门清规。一天时候已不早,济公和尚一觉醒来,手操破扇拖双破鞋跨出山门,抬眼一望,见老远的一块乌云径直朝灵隐飞来,再仔细一瞅,哪是什么乌云,分明是一座小山。他掐指一算:午时三刻这座山就会落到寺前的村子上。疯和尚转身向寺中跑去,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山要飞来啦!”众和尚听了,个个哈哈大笑,只道他是发酒疯,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他只好跑到村庄里,不论见到谁都赶紧把这消息告诉他,尽管说得口干舌燥,大家仍不以为然,认为是他寻开心,一群小孩子还跟在后面指手画脚看热闹。也不知喊了多久,他实在累极了,便往树上一靠闭目养起神来。正在这时,突然传来“滴滴答答”的唢呐声,原来村上有一家人家娶亲。“有了!”济公寻声来到办喜事的那家,只见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全村人差不多都来凑热闹了。济公推开众人,冲到堂前,把正在拜天地的新娘子抱起来往肩上一扛,回头向村外奔去。“啊,和尚抢新娘子!”众人先是一愣,随后就紧追出来。济公一口气跑出一两里地,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幼也都追出一两里,正要抓住他,霎时天昏地暗,大风呼呼,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等大家回过神来时,已风停云散,太阳高挂在头顶上。济公往来的方向一指,大家才看到自己的村庄已经不见了,原址上却出现了一座小山峰,如梦初醒的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疯和尚抢新娘原来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全村老小连忙拜谢他们的救命恩人,而济公和尚却摇摇破扇,趿着破鞋,优哉游哉回庙去了。原来,济公是灵隐寺的和尚,出了这种奇事,灵隐寺便和济公一起家喻户晓,名声大振了。
知识链接
灵隐寺的开山祖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