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无涯丛书-世界名企
45508800000067

第67章 福特汽车公司(7)

交谈时间(let us chat about the business)由纳瑟自己进行。每周5的傍晚,他会寄一封电子邮件给全世界大约10万名福特员工,分享自己经营事业的看法。同时,他也会鼓励所有的员工,回寄任何的想法、观点或是建议。

纳瑟认为,福特要转变为顾客导向的文化,必须要培养每一位员工了解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因此,在每周一次的电子邮件中,他会谈全球的发展趋势,谈克莱斯勒与奔驰的合并,谈福特的亚洲市场发展等主题,让员工了解高层主管的经营观点,进而让他们也能有类似的思考角度。

纳瑟的电子邮件广受员工的好评。他运用最新的科技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获得了许多员工宝贵的意见与反馈。

自从福特的改革教学计划实行以后,福特汽车公司的文化逐渐产生一些化学变化,不仅有更多的员工参与了公司的改革,还有更多的主管承诺了自己曾经传授的观念。虽然对福特这样一家大型公司而言,改革的确是漫长艰巨的历程。但是,运用上述模式,福特公司正逐步完成改革计划,为成为顾客导向的企业而努力。

知识链接

福特在中国的历史追溯到1913年,当时福特将大约250辆T型车销到中国。1924年现代中国之父孙中山致函亨利·福特,请他帮助建立中国的汽车工业。1928年福特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一个销售和服务分支机构,该机构的业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终止。福特汽车与新中国的联系始于1978年6月,当时亨利·福特二世和其他福特主管拜见了邓小平,这是第一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开拓业务。在一次有记录的会谈中,亨利·福特二世提到福特汽车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