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4546800000084

第84章 文学部(822种)(12)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说:“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鲁迅一向是冷静的,但是这段话里明显透露激动,可见对朋友关注之深。

■《万叶集》

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所收诗歌约自4世纪至8世纪前半叶,可能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785)完成。其后也有他人校正审定。

《书信·341213致山本初枝》提及此书说:“《万叶集》里有不少从中国传去的语汇罢?但因此就学汉文,我却不以为然。《万叶集》时代的诗人用汉文就让他用去罢,但现在的日本诗人应该使用当代的日语。不然,就永远也跳不出古人的窠臼。我是排斥汉文和贩卖日货的专家,关于这一点,怎样也是跟你的意见不同的。最近我们提倡废止汉字,颇受各方的责备。”

这里体现了鲁迅激进思想的一面。厚今薄古,应无可厚非,但主张废止汉字,却实难施行,似也不必施行。鲁迅关于汉字拉丁化的意见,可能是鲁迅最激进也最值得商榷的思想之一。

■《王的理发师》

[苏]卢那察尔斯基著。剧本。《集外集拾遗·〈浮士德与城〉后记》提及此书。

■《王室之路》

[法]安德烈·马尔罗著,[日]小松清译。中篇小说。又译《王家大道》。

《日记·1936/3/31》提及此书。

■《往日的故事》

[苏]理定著。短篇小说集。有日文译本。鲁迅从中转译作者的《竖琴》。理定为苏联著名“同路人”作家。鲁迅即据以选译“同路人”作家作品为一集,即名为《竖琴》。

■《忘不了的几天》

[苏]富曼诺夫著。鲁迅《译文序跋集〈·一天的工作〉后记》提及此书。

■《为人类》

[俄]爱罗先珂著。童话。“SF君寄赠”,见《日记·1924/10/19》。

■《维里尼亚》

[苏]绥甫林娜(又作谢芙琳娜)著。小说。有穆木天译本。鲁迅曾选译作者的《肥料》,收入苏联短篇小说集《一天的工作》中。

作者另有《犯人》,收入曹靖华译本《烟袋》中。

■《维里尼亚》

[苏]谢芙琳娜著。小说。德文本。柏林出版。见《日记·1932/6/4》。

■《蔚蓝的城》

薛绩晖汉译。英译苏联小说。《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苏联作家七人集〉序》中提及此书。

■《瘟疫病人的父亲》

[波兰]斯洛伐茨基作。鲁作《大漠中之疫》。《摩罗诗力说》等提及此诗。

■《我爱》

[苏]阿甫杰因科著,[日]汤浅芳子译。小说。见《日记·1936/9/8》。

■《我的大学》

[苏]高尔基著,杜畏之等译。长篇小说。《书信·331220致曹靖华》等文提及此书。

■《我的毒》

[法]圣佩韦(1804-1869)著。《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中说:“琪罗编辑圣·蒲孚的遗稿,名其一部为《我的毒》(MesPoisons);我从日译本上,看见了这样的一条:‘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我在这里说,也是多余的。’//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我的家庭》

[俄]阿克萨科夫(1817-1860)著,李霁野译。小说。见《日记·1936/10/4》。

■《我的刻薄话》

[法]圣佩韦著,[日]石川涌译。《日记·1935/10/25》等提及此书。

■《我的朋友》

[苏]阿·盖达尔(1904-1941)著。小说集。《集外集拾遗补编·〈远方〉按语》提及此书。

阿·盖达尔,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参加过红军,多次负伤,卫国战争中战死。另著有《铁木耳和他的军队》、《一块烫石头》、《鼓手的命运》、《学校》等。

■《我的漂泊》

[日]三上於菟吉著。《日记·1935/8/6》等提及此书。三上於菟吉,美术家,曾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日译本《支那小说史》作装帧题签。

■《我们的朋友路易·儒》

[法]卡尔科作。巴黎出版。见《日记·1930/3/10》。

■《我是猫》

[日]夏目漱石著。鲁迅在《译文序跋集·〈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中提及此书说:“夏目的著作以想像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作,登在俳谐杂志《子规》(Hototogisu)上的《哥儿》(Bocchan),《我是猫》(Wagahaiwanekodearu)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乌兑格之最后》

[苏]法捷耶夫著。长篇小说,未完。即《最后一个乌兑格人》。鲁迅在《译文序跋集·〈毁灭〉后记》中说:“他的罗曼小说《乌兑格之最后》,已经完成,日本将有译本。”应该是指当时刊载出来的一部分。

■《乌鸦》

[日]山川均(1880-1958)著。散文集。《日记·1935/12/16》提及。山川均,日本社会主义活动家。曾因发行《青年的福音》和《平民新闻》杂志而多次入狱。参与创立日本共产党,但旋即宣布取消日本共产党,被开除出党。

■《无名作家的日记》

[日]菊池宽著。小说集。鲁迅曾翻译集中作品《三浦右卫门的最后》,收入《现代日本小说集》中。

鲁迅评论菊氏作品说:“菊池氏的创作,是竭力的要掘出人间性的真实来。一得真实,他却又怃然的发了感叹,所以他的思想是近于厌世的,但又时时凝视着遥远的黎明,于是又不失为奋斗者。……不但如此,武士道之在日本,其力有甚于我国的名教……他们古代的武士,是先蔑视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也蔑视他人的生命的,与自己贪生而杀人的人们,的确有一些区别。”

■《五月暴风雨》

[德]甘霍费尔(1855-1920)著,雨果插图。小说。《日记·1924/12/25》提及此书。

甘霍费尔,原为奥地利人,后在德国居住。小说家,作有多种爱情小说。

■《雾社》

[日]佐藤春夫著。小说集。鲁迅于内山书店购得,1元7角,见《日记·1936/7/25》。

■《西班牙书简》

[法]梅里美(1803-1870)著,黎烈文译。连载于《译文》。《书信·341019致黎烈文》提及此书。

■《西伯利亚故事》

[俄]柯罗连科(1853-1921)作。故事集。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引述其中一篇《末光》(韦素园译为《最后的光芒》)。

■《西摩奴》

[法]德·古尔蒙著,[日]堀口大学译。诗集。又称《西茉纳集》。《日记·1934/11/11》等提及此书。

■《西线无战事》

[德]雷马克(1898-1970)著。该书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说,

1929年出版。《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提及此书。

■《希腊罗马名人传》

[古希腊]普鲁塔克(约46-约120)撰。鲁作《英雄传》,《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说到莎士比亚的《凯撒传》是从《英雄传》中而来。

■《希腊史诗》

[古希腊]荷马(公元前873-?)著。书中含《伊里亚特》、《奥德赛》两部大书。《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希腊之春》

[德]霍普特曼著,[日]山口左门译。内山书店购得,见《日记·1928/3/10》。

■《希望》

[匈牙利]裴多菲作。诗歌。

《野草·希望》中说:“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ǒfiSándor的‘希望’之歌:/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ǒ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裴多菲《希望》之诗作于1845年。鲁迅在此表现出牺牲生命岁月追求新文明的悲剧精神。这个精神贯穿了鲁迅一生。

■《夏娃日记》

[美]马克·吐温著,李兰(?-1970)译,鲁迅选校。小说。

《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等文提及此书。《二心集》中收有鲁迅的推介文章《〈夏娃日记〉小引》。文中说:“那么,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因为这一点点的反抗,就使现在新土地里的儿童,还笑道:

玛克·土温是我们的。”

李兰,沈起予夫人。湖南人,曾留学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左联。

■《夏娃之歌》

[比]望·莱培格(1861-1907)著。诗集。《苦闷的象征》中提及此书。

■《先锋队》

[苏]博宾斯卡著。小说。德文本1929年柏林出版。见《日记·1930/7/11》。

■《先人祭》

[波兰]密茨凯维支著。诗剧。密氏终生反对沙皇统治,为争取波兰独立奋斗。该诗为密氏代表作之一,对沙皇专制表示了抗议。书名鲁作《死人之祭》。

■《现代俄国文豪杰作集》

[日]升曙梦译。鲁迅购置有多种。《日记·1927/11/20》等多次提及此书。

■《霰》

[日]千家元(1888-1948)著。诗集。《日记·1931/5/13》提及此书。千家元,诗人,生于东京一个官吏家庭,少年时代大部分时光是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在创作道路上深受“白桦派”和西方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影响。主要诗集有《我看见了》、《夏草》、《苍海诗集》、《夜河》等。

■《向日葵之书》

[日]江口焕著。散文。见《日记·1935/12/16》。

■《项链》

[法]莫泊桑著。鲁迅翻译《苦闷的象征》,友人常维钧为之翻译《项链》,附于书后,用来证明文学原理。

■《小彼得》

[德]至尔·妙伦著。有日人林房雄译本。许广平据日译本译,鲁迅校订并有文推介。

《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中说:“作者的本意,是写给劳动者的孩子们看的,但输入中国,结果却又不如此。首先的缘故,是劳动者的孩子们轮不到受教育,不能认识这四方形的字和格子布模样的文章,所以在他们,和这是毫无关系,且不说他们的无钱可买书和无暇去读书。但是,即使在受过教育的孩子们的眼中,那结果也还是和在别国不一样。”

■《小鬼》

[俄]梭罗古勃著,徐懋庸译。长篇小说。徐懋庸寄赠,见《日记·1936/10/2》。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等提及此书。《书信·351203致徐懋庸》中说:“我看《小鬼》译得很好,可以流利的看下去。”

■《小鸡的悲剧》

[俄]爱罗先珂著。鲁迅曾译出发表。在《鸭的喜剧》中,鲁迅曾提及这个小说。

■《小林多喜二全集》

[日]小林多喜二著。鲁迅多次提及此书,并陆续购置各单行本。见《日记·1935/4/8》等。

■《小林多喜二日记》

[日]小林多喜二著。《日记·1936/4/18》等提及此书。

■《小林多喜二书简集》

[日]小林三吾编。《书信·350824致胡风》提及此书。

■《小泉先生及其他》

[日]厨川白村著。鲁迅翻译作者的《苦闷的象征》为作《引言》提及此书。

■《小约翰》

[荷兰]望·霭覃(1860-1932)著,鲁迅与齐宗颐合译。鲁迅多次提及。霭覃,19世纪80年代荷兰“为艺术而艺术”的主要人物之一。《小约翰》描写一个经常做梦的孩子。他在梦中与森林中各种生灵有了交谈。谈话间涉及广阔的知识,朴素而又丰富,纯美而又悲凉。话题涉及使生命恐惧又无法躲避的死。《小约翰》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影响。《朝花夕拾》就是在阅读该书之后写作的。在《鲁迅全集》中,《朝花夕拾》是相对温和的文字。

■《小约翰》

[荷]望·霭覃著,布尔图斯译。世界语,柏林出版。见《日记·1931/5/13》。

■《孝友镜》

[比]恩海贡斯翁士(1812-1883)著,林纾译。长篇小说。《坟·我们怎样做父亲》、《集外集拾遗补编·什么话?》等文提及此书。

林琴南在《译余小识》中说:“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中国人之习西学者恒曰:‘男子二十而外必自立,父母之力不能莞约而拘挛之;兄弟各立门户,不相恤也。是名社会主义,国因以强。’然近年所见,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国胡不强?是果真奉西人之圭臬?抑凶顽之气中于腑焦,用以自便其所为,与西俗胡涉?此书……父以友传,女以孝传,足为人伦之鉴矣。命曰《孝友镜》,亦以醒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由此可见,林纾是一个明白人。

■《谢历勃里亚尼公爵》

[俄]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著。历史小说。有周作人译本(据英译本转译),题为《劲草》。鲁迅为作序推介,但未印行。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劲草〉译本序》。

在俄罗斯、苏联文学史上,有三个叫托尔斯泰的作家,他们分别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阿·尼·托尔斯泰(1883-1945)和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

■《心之王国》

[日]菊池宽著。小说集。

■《新的粮食》

[法]纪德著,[日]堀口大学译。剧本。见《日记·1936/10/12》。

1936年6月,作为法共党员的纪德应苏联作协邀请访苏,并在高尔基盛大葬礼上致词。苏共给予了他高规格的接待,他可以与斯大林等苏共要员一同站到红场主席台上。但他还是在《访苏归来》中,揭露了苏联表面繁荣下的商品短缺、弄虚作假、官僚主义和政治迫害,并指出领袖的个人崇拜“将在斯大林和人民中间划下一条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今天来看,纪德的自由知识分子良知和勇气使同时代的许多“堂皇情绪”黯然失色。《新的粮食》也凝聚着作家独立思考和充满建设性的人格精神。鲁迅在晚年即将辞世的日子里,看到了这部书。阅读《新的粮食》,对鲁迅而言,应该构成了一个事件,意味深长。

■《新俄纪行》

[德]福格勒-沃尔普斯维德著。附作者自作插图32幅。德累斯顿赖斯纳出版。见《日记·1931/6/4》等。

■《新俄小丛书》

[日]升曙梦编。其收入苏联各种文艺著作。鲁迅购置多种,见《日记·1926/7/5》。

■《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

鲁迅编译。小说选集。即《苏联作家二十人集》。该书原有《一天的工作》和《竖琴》两册,各收10个苏联作家作品,后来二者合一。《书信·320911致曹靖华》等文提及此书。

■《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

[德]爱因斯坦女士等选译。苏联短篇小说集。见《日记·1930/2/26》。鲁迅据以转译左祝黎的《亚克与人性》,英培尔的《拉拉的利益》,收入“同路人”小说集《竖琴》中。

■《新俄学生日记》

[苏]奥格尼奥夫著,[日]平名智太郎译。《日记·1929/1/7》等提及此书。

■《新人与旧人》

[苏]奥里约夏著,[日]村田春海译。小说。见《日记·1930/12/23》。

■《新生》

[日]岛崎藤村著,徐祖正译。小说。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见《日记·1929/1/11》。

■《新兴文学全集》

[日]下中弥三郎编。多卷本,第23卷为俄国篇。鲁迅据以转译苏联“同路人”文学家雅各武莱夫的《农夫》,发表于《大众文艺》,后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二《在沙漠上及其他》。见《译文序跋集》。鲁迅多次提及此书,见《日记·1929/5/10》。又有《新兴文学集》,或即为该书,见《日记·1929/9/9》。

■《兄弟》

[苏]费定著。长篇小说。《译文序跋集〈·竖琴〉后记》中说:“后二年,他又作了《都市与年》的长篇,遂被称为第一流的大匠,但至一九二八年,第二种长篇《兄弟》出版,却因为颇多对于艺术至上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赞颂,又很受批评家的责难了。”

■《雄鸡和杂馔》

[法]科克多著,[日]大田黑元雄译。文艺随笔。见《日记·1928/8/2》。鲁迅据日译本转译其中一章,见《译文序跋集》。该书是鲁迅收集的第一本“限定版”图书。该书于1928年东京第一书店出版,共印350部,鲁迅先生购得其中第154号。

■《熊之生长》

即《小熊是怎样长成大熊的》。苏联儿童读物。《书信·350408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续南蛮广记》

[日]新村出著。散文集。鲁迅于北京东亚公司购得,见《日记·1925/12/3》。

■《续小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