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灵枢·经脉》曰:“喘……有虚实之分,实喘者,肺感邪气,气道壅遏;虚喘者,肾元亏损、肾气不纳,而上气于肺为气冲,不能自主,故出多入少而喘也”。《景岳全书》亦曰:“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又曰:“肾为元神之本,肺为元气之主,故五脏之气分受伤,则病必自上而下,由肺内脾以及于肾;五脏之精分受伤,则病必自下而上,由肾内脾以及于肺……”。中医理论认为:六淫外感,七情所伤,水饮潴留,痰热内蕴,以及饮食劳倦都可引起喘证,而喘证发生的根本原因又在于人体肺、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或者由于上述致病因素作用这些脏器所引起,或者因为这些脏器本身虚损而发病。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所;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位居中焦,共司升清降浊。《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若脾胃虚弱,必然导致肺脏虚弱,致肺之功能受损。气机升降,必经中焦,莫不与脾胃相关联。若脾胃不和,痰饮阻滞,气机升降失常,则可致肺之气逆而喘。由此可见,喘证不仅有外感、内伤之分,有寒、热、虚、实之别,而且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故治疗喘证不能拒泥于治肺治肾,而应注意顾及脾胃。
2辨证施治
2.1温脾化饮治寒喘
痰和饮都是人体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从火化,饮从寒凝。脾阳虚衰,水湿失运,则蓄积而成为饮证。饮邪迫肺,可使肺气上逆而为喘。症见:喘咳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清稀如水或夹有白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腹部胀满,喜温喜按,或饮入易吐,呕吐清水痰涎,大便溏薄,喘咳日久则面目浮肿,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而滑。治宜温运脾阳、蠲饮平喘。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茯苓、桂枝、白术、半夏、炙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葶苈子、甘草。
2.2清胃泻热疗热喘
饮食不节,特别是多食膏粱厚味,积而不化,既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变生痰浊,又可积食化热,熏蒸清道,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皆可使肺失宣肃而作喘。症见:喘急面赤,胸闷炽热,痰黄而稠,或虽白而粘,咯吐不利,口干心烦,或见汗出,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或洪数。治宜清泻胃热、宣肺平喘。方用白虎汤加味。处方:生石膏、知母、桑白皮、黄芩、杏仁、鱼腥草、黄连、瓜蒌仁、地龙、甘草。
2.3健脾益气平虚喘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痰浊上壅于肺,气道被阻,肺气失降,则气逆而喘。久病喘证,肺气虚衰,肺虚则夺母气以自养,可使脾气更虚,终致肺脾气虚,喘促愈甚。症见:喘促无力,咳声低弱,咯痰稀薄,气短声怯,面白神疲,自汗畏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脉象虚弱。治宜健脾益气、祛痰平喘。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茯苓、白术、黄芪、五味子、陈皮、半夏、浙贝母、白芥子、炙甘草。
2.4降胃通腑定实喘
中土为升降之枢。若胃气逆满,中枢不利,肺之呼吸出纳道路不畅;或因脾胃不和,痰饮阻滞,火盛腑实,气机升降失常,皆可致肺之气逆为喘。症见:喘促气逆,胸闷气急,痰黄粘稠,胸脘胀满,大便秘结,或情志抑郁,或发热呕逆,纳少神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治宜和胃通腑、降逆平喘。方用宣白承气汤加味。处方:生大黄、瓜蒌皮、杏仁、生石膏、半夏、厚朴、枳实、苏子、莱菔子、甘草。
(2006年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指导:谢君国)
十、谢君国主任医师疏肝八法经验介绍
业师谢君国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从医30余载,善治疑难杂症,尤对疏肝法认识深刻,见解独到,临床应用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老师临证应用疏肝八法经验介绍如下。
1疏肝理气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亦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与精神情志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肝气不抑不亢,气机通畅。若情志异常,肝之疏泄失司,则会产生肝气郁结的病证。症见胁肋胀满,胸闷不舒,善太息,精神抑郁,不欲饮食,舌苔白滑,脉弦。或见口苦善呕,头目眩晕;或见喉中如有物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见结喉两旁有肿块,质地较软,并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妇女则见常悲伤欲哭,或啼笑无常,精神恍惚,难以自持等。治以疏肝解郁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郁化火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梅核气者,合四七汤加减以降气化痰;颈部瘿瘤者,合海藻玉壶汤加减以理气化痰消瘿;妇人脏躁者,合甘麦大枣汤加减以养心安神。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常获显效。
2疏肝健脾法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金匮要略》亦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木条达,气机通畅,是脾土运化的先决条件。若肝气郁结,肝邪乘脾,则木郁土中。临床上除见精神抑郁,胸闷胁胀,善太息等肝气郁结的表现之外,常继以出现食欲减退,脘腹胀满,或兼腹痛,大便溏薄,肠鸣矢气,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弦细等肝气犯脾的见症。治以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且因脾为阴土,故用扶脾药时可略兼升阳,以防脾气下陷。
3疏肝和胃法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而能为之行其津液”。《素问·经脉别论》亦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胃主受纳熟腐,为五脏六腑之海,与脾互为表里。若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以致疏泄太过,横逆犯胃,则会出现肝气犯胃之证。症见胁肋胀痛,脘腹胀满作痛,且时有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吐,舌苔薄黄,脉弦。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由于胃为阳土,肝气又易于化火,故应用理气香燥之品要适可而止。
4疏肝利胆法
《灵枢·本输》曰:“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胆附于肝,胆的精汁来源于肝。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肝胆疏泄,一则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功能,二则参与对神志的调节。肝气抑郁,谋而不断,疏泄功能失常,可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出现胆火上炎之证,而胆汁的分泌失常,反过来也会影响肝的疏泄。症见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失眠,急躁易怒,烦热,或时寒时热,或兼见黄疸,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治以疏肝利胆,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常选加元胡、川楝子、木香等。
5疏肝通络法
《直接方》曰:“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王旭高医书六种·治肝三十法》亦曰:“一法曰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经脉瘀阻,宜兼通血络”。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运行无不受气的影响。若肝失疏泄,则气不行血,气火相并,又易窜络,则见久病气火入络之证。症见胁痛,耳聋,周身筋脉窜痛,肌肉跳运,舌质紫暗,脉弦细等。治以疏肝通络,方用旋复花汤加味,常选加当归须、桃仁、郁金、泽兰叶等。
6疏肝活血法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临证指南医案》亦曰:“郁则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而为郁劳沉疴”。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郁日久,气机阻滞,波及血分,血行不畅,可致血瘀。症见胸胁刺痛,痛处固定,入暮尤甚,或见腹部癥瘕痞块,推之不移;妇女则见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乳房胀痛,或结块,甚或经闭,舌质紫暗,脉迟涩。治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用药大旨,亦如华岫云所言:“以苦辛凉润宣通,忌投燥热敛涩呆补”。
7疏肝利水法
《素问·五脏生成》曰:“肝之合筋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主肝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可见,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各脏腑之间是紧密配合的,肝的疏泄作用与血和水的运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肺失肃降,脾胃升降转输失职,肾之气化开阖失司,均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出现气滞水停之见证。症见胸胁胀满,脘腹痞满,肢体或全身水肿,纳食减少,嗳气不舒,面色爪甲白光白无华,小便短少,舌淡,脉弦。治以疏肝行气利水,佐以健脾除湿散满,方用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8滋阴疏肝法
《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亦曰:“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肝为血海,其经上连目系,其气通于目。若情志不遂,肝气久郁,郁而酿热,暗耗肝阴,则出现肝郁阴虚之见证。症见眩晕,头痛,目睛干涩,或夜盲,耳鸣,两胁隐痛,肢体麻木,筋肉抽动或拘挛,爪甲不荣,舌边红,少津,脉弦细。治以滋阴疏肝,方用四逆散合一贯煎加减。
(刊登于《,》2006年第期,指导:谢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