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铁饼的旋转动作,实际上是左腿蹬转和右腿右髋内扣旋内的结合。在旋转过程中的暂短腾空,要保证髋和腿的动作先于臂的动作,以便形成髋轴超越肩轴的超越器械动作。
旋转动作结束时,首先是右脚以前脚掌着地,落在圆心附近,形成一个非常短暂的、右脚为轴的单腿支撑。这时整个身体并不停顿,仍然以右脚为轴继续旋转,紧接着就是左脚以脚内侧的着地支撑,并且开始最后用力出手的技术过程。
4.最后用力和维持平衡
最后用力是掷铁饼的关键技术,决定这一技术优劣的因素有四个:一是要有较长的工作距离,二是要有较快的用力速度,三是作用于铁饼的力量,四是要有一个适宜的出手角度。
旋转结束后,要为最后用力准备一个正确的最后用力的身体姿势,这取决于旋转动作右脚落地之后仍需不停顿地转动,当左脚一着地做好了左脚支撑,紧接着就和最后用力相衔接。
铁饼离手的瞬间,应由右手的小指到食指依次拨饼,使铁饼能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空中飞行。
出手后为了避免犯规或跌倒,应及时地交换两腿,降低身体重心,顺势再向左转体,维持身体平衡。
四、掷铁饼技术
(一)握法(四个部分都按右手投掷分析)
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和手撑贴于饼面,以四指的最端指节扣住铁饼边缘,肩臂放松,手腕微屈使铁饼的上缘靠于小臂,铁饼的重心垂线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1.预备姿势
在圈内后缘处,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于中线的两侧,两脚齐平或左脚略后,间隔大于一肩的宽度。
2.预摆
预摆是为了摆脱铁饼的静止状态,增强持饼臂和手对铁饼的肌肉感觉。预摆结束时使身体扭紧,为顺利进入旋转,创造有利的条件。通常的预摆有两种。
(1)左上右后摆饼法
掷铁饼
持饼在体侧前后轻微摆动,摆至体后时体重移向右腿,然后以身体带动将饼摆至左下方,体重移向左腿,上体稍向左扭转,左手在饼下托住以防脱落。回摆时以身体带动摆至身右后方最大限度的部位,身体向右扭转稍前倾;两腿微屈,体重又移至右腿,左臂微屈于胸前,两眼平视。这种方法简单易学,适于初学者。
(2)体前左右摆饼法
铁饼摆至身体左方约与肩平,为防止铁饼脱手,手掌翻转手心向上,右肩略低。铁饼摆至后方时,高度约与肩平。其他动作与左上右后摆饼法相同。这种方法动作放松,幅度大。
不论哪一种方法,在预摆的最后,都要将身体扭转拉紧,使投掷臂与肩轴形成一定的水平拉引角度,与髋轴形成一定的扭转角度。
(三)旋转
旋转是完整技术中,技术动作最复杂的部分,动作形式是由投掷圈后缘向后旋转并向投掷圈前缘移动。其他动作过程是:由预摆结束的双脚支撑→单脚支撑→腾空→单脚支撑→双脚支撑。
1.双脚支撑:预摆结束开始进入旋转,弯曲的右腿蹬地,头部和上体左转,右臂左摆,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向左转动。这时右脚不要着急于离地,当左膝、左肩和头即将转向投掷方向,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脚蹬离地面,进入单脚支撑。
2.单脚支撑:右脚蹬离地面不要过高,右腿自然弯屈,以大腿带动小腿围绕左腿,做弧形大幅度向投掷方向摆动。这时身体转动是以左侧为轴,旋转的半径大,动作幅度也大,有利于右腿右髋的转动和即将要做的腾空动作。
3.腾空:随着身体转动,左脚蹬离地面使身体腾空,右腿带动右髋向内转扣,这时身体是在转动中向前移动,右脚自圆圈中心处着地。
4.单脚支撑:右脚以前脚掌在圆圈中心处着
地,弯曲的右腿负担着体重。这时最重要的是右脚要继续转动,不能停顿,脚腕和膝部不得颤动和摆动。左肩处于右膝的上方,左臂在胸前微屈。上体稍前收腹。随着身体以右侧为轴的转动,左腿屈膝靠近右膝,迅速向身体后面摆插,做迅速着地的动作。
5.双脚支撑:在右脚以前脚掌的转动中,左腿迅速向身后摆插,左脚外展以内侧有力地着地,着地点在圆圈中线的左侧,两脚的距离应不小于一肩半的宽度,形成有力而稳固的双脚支撑。体重在弯曲的右腿上,这时腰部已充分扭紧,髋轴超越肩轴,铁饼处于身体的后方,左臂微屈自然上摆,形成最后用力的有利姿势。
(四)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最后用力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与旋转的衔接是否紧密和姿势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否在最大的工作距离中,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力量作用到铁饼上,以及合理的出手角度。
最后用力是投掷的主要阶段,随右腿单腿支撑积极的转动,左脚以脚掌内侧落于投掷中线左侧,这时便开始双腿支撑用力阶段。
当获得两腿的充分支撑姿势,右腿加速边蹬、边转、边向前用力。
同时,左臂屈肘协同肩向投掷方向牵引。头部稍向左转,借以挥动左臂打开胸部。此时右肩稍低于左肩,当左肩前侧对准投掷方向时,左肩立即制动,以形成牢固的左侧支撑,并使身体继续转动。
右腿此时则以蹬伸为主,配合左腿蹬顶用力,向前送髋,此后肩轴追赶髋轴,躯干充分伸展,带动投掷臂向前“鞭打”铁饼在右侧大致与肩同高并稍前的部位出手。铁饼离手的一刹那,由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拨饼,使铁饼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出手角度一般为30°~35°。
铁饼出手后,为缓解向前的冲力,避免犯规,应及时交换两腿或顺惯性继续向左转体,同时降低身体重心,以维持身体平衡。
五、掷铁饼的学与练
(一)学习原地掷铁饼的技术(以右手投掷为例)1.原地正面投掷铁饼:两脚左右开立约一肩半宽,做左上右后或身体前后摆饼,幅度要逐渐加大,最后一次要摆至身体后最大限度的部位,两腿微屈。回摆至体侧约与肩高时,两腿蹬地将铁饼掷出。
2.原地侧向掷铁饼: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一肩半宽,左脚略向后。当铁饼摆至体后最大限度部位时,上体略前俯扭转右腿弯曲并负担体重,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然后按技术要领将饼掷出。
3.原地背向撤步掷铁饼: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摆饼的最后一次摆至体后最大限度的同时,以右脚前掌为轴左腿后撤,左脚以侧于右脚延长线的左面着地,脚尖斜对投掷方向。上体微前俯扭紧,右腿弯曲并负担体重,然后按技术要领将铁饼掷出。
(二)学习背向旋转掷铁饼的技术
1.徒手和持铁饼转体180°掷铁饼:身体右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分立于直线上,铁饼摆到体后最大限度时,右腿弯屈以右脚前掌为轴成单脚支撑的旋转,左腿围绕右腿向后摆插,左脚于直线的左侧着地,然后按动作要领将铁饼掷出。
2.徒手和持铁饼侧向旋转掷铁饼: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分立约一肩半宽,预摆后按动作要领旋转把铁饼掷出。
3.徒手和持饼背向旋转掷铁饼:背向站立于投掷圈后缘处,两脚左右分开约一肩半,预摆后按动作要领旋转把铁饼掷出。
(三)原地掷饼练习
1.握饼摆饼练习:根据握法要求,握饼后做体侧前后摆动,幅度可由小到大,提高控制铁饼的能力。
2.拨饼练习:将铁饼平放在左手掌,掌心向上,右手握住饼,掌心向下,由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拨饼,铁饼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3.滚饼练习: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握饼于体侧做前后摆动,继而出手,将铁饼平稳向前地面滚去,体会控制铁饼出手及小指到食指的依次用力拨饼动作。
4.原地正面掷铁饼练习:按动作要领练习。
5.原地侧面掷铁饼练习:按动作要领练习。
(四)旋转掷铁饼练习
1.正面旋转掷铁饼练习: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持饼或徒手做正面旋转投掷。
2.侧向旋转掷铁饼练习:按动作要领练习。
3.背向旋转掷铁饼练习:按动作要领练习。
(五)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
1.进入单脚支撑前右脚离地过早
纠正:(1)铁饼摆至体后时,体重应在右腿;(2)摆饼结束时,由右脚蹬地把体重移向左腿。
2.由腾空到右脚着地身体重心起伏过大,身体向前不够纠正:(1)右腿以大腿带动围绕左腿向投掷方向摆动,并要有转扣动作;(2)蹬离地面时身体不要伸展;(3)右脚着地时膝部不要颤动。
3.右脚着地时停顿
纠正:(1)右腿的摆动要以大腿带动绕左腿有弧度地摆扣;(2)右脚着地时负担体重,脚跟不要着地;
(3)多做转体180°及侧向转体动作,体会右脚以前脚掌着地和继续旋转的动作。
4.腾空后两脚的着地点过于偏向中线的左方或右方。
纠正:(1)进入旋转前要把体重移向左腿,右脚蹬离地面时应使身体沿中线向前;(2)反复做转体180°及侧向转体,重点体会右脚以前脚掌负担体重,维持身体的平衡及继续旋转的动作。体会左右脚协调配合左脚主动及时着地和控制着地点。
5.旋转节奏先快后慢
纠正:(1)进入旋转时,右腿要大弧度摆动;(2)右脚着地时脚跟不要着地;(3)左腿的动作要及时、要快。
6.出饼时左肩后撤或上体左撤:
纠正:(1)身体和头转向投掷方向时,左臂微屈并制动;(2)把体重移向左腿并用力蹬撑;(3)以左肩为轴做投掷动作。
投掷标枪入门
一、概述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创造了类似标枪的长矛来打猎物。在奴隶社会又成为一种原始武器。公元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五项运动就有投掷标枪比赛。
近代掷标枪运动的发展大约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1792年至1879年间,在瑞典、希腊、匈牙利、芬兰等国的一些地区相继出现了掷标枪比赛。当时的标枪无论在结构、重量,还是比赛规定等方面并无统一的要求。这一时期标枪运动具有相当浓厚的区域特点,交流程度很低。
提起现代标枪运动的发祥地,毫无疑问使人们想起本世纪初的北欧瑞典、芬兰等国的斯堪的那维亚人。1906年在瑞典人的建议下,男子标枪在1908年首次列为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第一个正式男子标枪世界纪录就是由瑞典人埃里克·莱明于1912年创造的,成绩为62.32米。他还获得了1908年和1912年两届奥运会男子标枪比赛的冠军。20~30年代,标枪运动在北欧诸国广为开展,在这一时期,他们几乎垄断了这项运动。其中芬兰选手的成绩尤为引人注目。
随着标枪运动的广泛流传和普及,欧美各国也更加重视了这一项目的开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1953年美国人赫尔德以80.41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成为首越80米大关的人。
最令人难忘的应是前
民主德国选手霍恩,1984年终以104.80米这空前的一枪,实现了人们超越百米的夙愿。这一成绩迫使国际田联重新考虑修改男子标枪的构造,以限制投掷远度,解决运动成绩迅速提高与运动场地局限之间的矛盾。
近10年由于使用了新型男子标枪,投掷远度受到了一定抑制,但随着标枪运动的更加普及,科研、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男子标枪成绩仍在稳步上升,自1986年第一个男子新型标枪世界纪录(85.74米)到目前由捷克选手泽莱兹尼所创的95.66米的世界纪录,成绩已提高了近10米。随着运动员训练的进一步科学化,身体水平的提高,男子标枪世界纪录再次突破百米大关并非天方夜谭。
女子标枪运动的开展远远晚于男子。本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有正式比赛成绩,并主要开展于德国等欧洲国家。
1932年女子标枪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美国选手迪德里克逊以43.69米首获奥运会金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德国、波兰、日本、奥地利等国均出现过优秀的女子标枪选手。
从1947年至60年代初,女子标枪项目的优势一直在苏联。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苏联女子标枪最辉煌的时代。
60年代后期,罗马尼亚、匈牙利、日本也出现了一些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
第一个突破70米大关的是前苏联选手塔姬亚娜·比柳莉娜(1980年,70.08米)。80年代可谓世界女子标枪运动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纪录一破再破。1981年前民德新秀安托阿尼塔·托多罗娃以71.88米刷新世界纪录。
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世界纪录是前民德选手佩·费尔克于1988年创造的,成绩为80.OO米。这使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达到80米的女子标枪运动员。
二、标枪运动在中国
随着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作为田径运动项目之一的掷标枪也进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男女标枪的最高纪录分别是53.87米和32.29米,可见水平之低。
中国标枪运动的真正发展与提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使标枪运动得以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中都设有标枪项目。在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工作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标枪运动的普及程度、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曾多次打破全国和亚洲纪录,部分运动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女将徐德妹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68.78米技压群芳,勇夺女子标枪冠军。据统计,1984年世界女子标枪前100位的行列中,我国曾占了13位,仅次于当时的苏联(25位)。总之我国标枪运动成绩在近20年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女子全国纪录已经突破70米大关,达到70.42米(由张丽1990年创造)。男子标枪成绩的提高虽不如女子,但也曾一度辉煌。目前男子新型标枪的全国纪录为82.76米。
三、标枪投掷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一)演变
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掷标枪技术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近代标枪运动初期,比赛时人们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投掷。有用单手投掷的,有用双手握住枪尾从体侧甩掷的,也有用一手握持枪身,另一手持枪尾向前抛掷的。多数投掷者采用原地投或跳步、垫步投掷方法。这一时期在一些地方还流行左右手分投,计算总成绩的比赛方法,1912年的奥运会上就设立了这种比赛。上世纪20~30年代,瑞典人与芬兰人对标枪投掷技术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首创了直线助跑掷枪合理技术的基本动作,并建议采用持标枪中部的握枪方式、助跑时肩上持枪,最早把过去的原地或“自由式”助跑投掷动作发展成为直线向前加速助跑投掷。并在助跑最后几步上也有一定创新,他们把投掷步的动作形式由单跳步变为后交叉步动作。继而又发展成前交叉步技术。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后被各国选手采用,为现代标枪技术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可称为近代标枪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近代标枪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可以说是在本世纪50、60年代。这场以改造标枪结构和材料的革命是50年代初由美国的赫尔德兄弟发起的。曾被人们称之为“赫尔德雪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