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45443200000003

第3章 懂得身心健康的关系(1)

(第一节)理解健康的含义

从古至今,谁都希望自己健康。因为健康总是和幸福、成功及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曾经有人用“1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快乐、家庭……纷繁冗杂的“0”充满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浮华喧嚣都将归于沉寂。可见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足见健康的重要性。

有的人会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文件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下面我们逐一地对健康的组成部分进行认识。

一、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生理健康在《辞海》的解释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且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一个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健康,指机体完整或功能完善。对健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的基本知识,能够对健康障碍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

生理健康可用“五个快”作为标志:

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说明内脏功能正常;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好,醒后精神状态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要求人的处事态度和谐安宁,内心世界丰富充实,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并能及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缺点;二是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和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世上有五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十五岁的老头子,对于健康的心理来说,年龄是无足轻重的。人生的每一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卉,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就看他是否会去采撷。

三、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人,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应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能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社会适应良好可用“三良好”来衡量:

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关系良好。

四、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即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作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道理及科学根据的。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行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症而早亡。

善良的品格、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做到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正,凡事为别人着想,这样便无烦恼,使心理保持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

相反的是,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因胡作非为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心态,食不香、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精神负担,必然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自身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在恶劣的心境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丧生。

总之,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这种健康观是“机体—心理—社会—自然—生态—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观。

(第二节)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一、什么是心理和心理现象

说到心理,大家是否会觉得它是个很神秘的问题呢?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是无法确定的神秘现象。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心理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不像具体的物体那样能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可以通过行为及语言来表现,而心理现象是看得见、听得着的,并且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测量。

什么是人的心理呢?可以这样说,心理是人在生活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是生物进化到高级阶段时人脑的特殊功能。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也叫心理现象。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心理仅有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意识阶段。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比如,一位小学生,因放暑假正坐着长途汽车返回故乡。他打了个盹,正慢慢醒过来。首先他听到车的轰鸣声,感觉到有规律的震动,看见耀眼的光芒……这些都是感觉,是进入人体感受器官的一系列外界刺激。接着她从这些个别感觉中了解了它们,知道响声和振动是汽车运行中产生的。“光芒”是从窗外射进来的,这些是知觉。汽车快到他的家乡了,他全神贯注的眺望着窗外,急切地盼望能看到熟悉的景物和亲人,他想:“今天来接我的会是哪些人呢?”“会不会是妈妈和家人一齐来呢?”这时他脑海里出现了妈妈的形象,这就是想象和记忆。当终于看见了他的家人时,他一阵激动,流出了热泪,这就是情感。他想将来一定努力学习,有所成就,为家乡人争光,这就是意志。

上述这些都是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人的认识活动开始,有了知觉,产生了思维,引发了情感,还形成了意志。心理就其自身来说,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动力系统。心理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活动,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反应功能。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故事来认识一下。

一片绿叶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病人住在医院里,他的病床靠近窗边,天天看着窗外的一棵树。秋天,树叶枯黄了,一片一片落下来了,他心里想:“等树叶全部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当剩下最后一片树叶的时候却怎么也没有落下来,他就想:“我还有一线生的希望,这片树叶告诉我,我没有结束。”他就和医生积极配合,心情开朗了,人也有信心了,最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等到康复出院后才知道,这片树叶是画的,不是真的。他的朋友为了点燃他生的希望,设计了这么一个方法挽救了他的生命。就是这个心理暗示使他获得了新生。这说明,人在心里有希望的时候,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黑人,身体非常强壮,但是家境很穷困。这个黑人小伙子非常有孝心,他到处去找艰苦的工作去挣钱,他想哪怕用自己的生命能换来家人的幸福他也心甘情愿。有些心理学教授了解到他的这个心情,于是就找到他,跟他说,你的身体很好,你的血液很珍贵,我们大量需要你的血,可能要对你的生命产生危险,但是我们会给你一百万美金的酬金。这个小伙子非常高兴,他想有了这一百万美金我家里的问题都能解决了,所以他就答应了。在给他抽血的时候,医生先让他看着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到储血器里,而且是有声音的,然后就说好了,不要看了,把白帘子拉上,他只能听见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一个小时后他昏迷过去了。而实际上,白帘子拉上后的声音是水滴的声音,而不是血流的声音。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一种是“我”能活,“我”有能力,一种是“我”不行了,“我”枯竭了。因此在关键时刻,人的心理力量可以转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所以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地暗示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就能换得健康的身体。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指心理健康的状态。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第二,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上述两个方面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育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一)智力发育水平

虽然智力发育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育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育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属于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0分属于智力落后。

(二)情绪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