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45441400000020

第20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1)

【教学提示】本章介绍了群体的概念和类型、群体心理的内涵及其行为特征,并重点阐述了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体的内涵、类型及作用;理解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了解群体内聚力与群体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法;正确认识企业内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以及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和类型

一、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工作,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它是社会分工和协作的产物,是组织与个人的联系形式,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

作为群体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群体内的成员应具有共同的信念和群体意识。车站的乘客、商场的顾客,虽然在时间、空间甚至在目标上有些共同之处,但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没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而不能称为群体。

一个人,往往同时属于若干个群体。例如:一个大学生,身处学校、家庭两个群体,还可能是团组织、足球队中的一员。

群体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个体构成,但它不是个体简单的集合,而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负有把每个成员的个人力量汇合成整体力量,并对组织与个人发生深刻影响,是承上启下的桥梁。

现代企业是由许多功能相关、大小不同的群体组成。因此,欲求管理成功,就必须协调群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群体的功能。

二、群体的分类

通过对群体分类,可加深对群体概念的理解。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

1.假设群体

不存在成员的共同活动,只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假设群体。如按民族、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划分的群体:汉族、藏族、青年人、老年人、男人、女人、普通工人、教师等。这种假设群体只是人类进行研究或统计方便而定义的。

2.实际群体

所谓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的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共同的活动。如学校、工厂、饭店、体育代表团等。以下介绍的各种群体均属实际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群体规模的大小只是相对的,例如:学校对该校各班级来说是大型群体,但对所在地的教育局来说却是小型群体。这样的划分界限模糊。

1.小型群体

国外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小型群体。凡是群体成员之间能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称为小型群体。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符合小型群体特征的9129个群体进行分析后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小型群体的人数应为2~7人。依次来看,小型群体指工厂的生产车间、学校的班级、部队的班排、各级领导班子等。

2. 大型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称为大型群体。由于大型群体成员之间联系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其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作用更大,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三)参照群体与非参照群体

按照群体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可将群体分为参照群体与非参照群体。

1.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目标,规范、准则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参照的榜样。个人的参照群体通常不止一个,而参照群体不一定是个人所参加的群体。

研究参照群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激励人们更好更快地达到目标和标准。因此,树立先进典型成为管理工作的一条规范。而如何树立先进典型,树立怎样的先进典型才能真正成为职工的学习榜样,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来操作。

2.非参照群体

非参照群体指参照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它具有普遍性。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有固定组织结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按照组织规程产生的领导的群体。如:学校的教研室、班级,工厂的车间、班组、党团组织等,都是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个人的行为是由组织目标规定,并且是自觉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这个组织的目标。

2.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经官方明文规定,人们在社会或正式群体中自发形成的,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如:“同乡会”、棋牌搭档、盗窃团伙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章第三节将详细讨论。

(五)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根据其群体层次测定理论提出按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程度,将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松散群体是指群体成员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如同乘一架飞机的乘客。

联合群体是指群体成员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但这种意义只限于个人利益。如:各种民间团体。一些松散团体进一步发展能够成为联合群体。

集体是指高水平的群体。其成员不但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而且除个人利益外,还存在社会利益。只有群体多数以上的成员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集体。

三、群体特征

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群体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各成员之间相互依附,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2.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有共同的规范,彼此相互影响。

3.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

4.各成员的心理与行为,以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为宗旨。

群体要具备以上特征,其规模就受到限制。群体过大则容易松散,成员之间无法意识到相互的存在,若再缺乏管理,则可能导致群体出现混乱。

§§§第二节群体心理与行为特征

群体既是组织实现其功能的媒介,又是领导发挥作用的基础,对个体行为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事业各级管理者既要研究个体心理,更要研究群体心理,从而调动整个群体乃至整个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个人的特点并未消失。然而,由于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其他成员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影响,使个体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个体在单独情况下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一方面是群体压力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借以适应环境的方式。

一、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规范

群体具有整体性,是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而整体性又是通过成员的协调一致实现的。如何达到协调一致呢?首先必须有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定义

群体规范是影响和约束群体及其成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群体意识中的一种规定的或自然形成的行为标准,具有强迫其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它既包括群体中的规章制度,又包括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切参照原则。

群体规范有的是明文正式规定,有的是非正式、约定俗成的默契标准。它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作用中通过信任、模仿、顺从等相互影响,使其行为达到标准化。

2.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对维持和发展群体、指导和控制群体成员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有:

(1)群体的支柱作用。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赖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依据群体规范,成员间感情融洽、行为一致,规范越明确和集中,群体越会显示出生机与活力。群体规范是一切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2)树立评价标准的作用。群体规范一旦被其成员认同,就会成为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它给群体成员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参考原则,制约着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态度和行为。

(3)群体动力的作用。当某个成员的行为与规范相抵触时,大多数成员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作用。通过舆论压力,使成员纠正偏离的行为,回到规范的标准上来。正确的规范造成积极的舆论压力,给人以力量,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错误的规范,造成消极舆论压力,对人的行为、人际关系起着不良影响。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1.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群体压力有两个特点:一是这种压力来自并存在于群体内部,它是群体特有的。不同群体形成不同性质和强弱不同的群体压力。二是这种压力与群体规范有关,即群体压力是群体内部产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必须遵守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虽然是无形的,但作用显著。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莱维特(Leavitt)通过对委员会讨论政策问题的研究后,提出了群体对持不同意见者所可能相继采取的四种施加压力的方式。

(1)合理辩论阶段

此阶段允许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争辩,大家的意见多数情况会形成两派:多数派和少数派。这时,少数派里的成员会开始感到群体的压力。

(2)劝解说服阶段

多数派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派的态度,已由听取意见转为规劝、拉拢,努力进行劝解说服工作。这时,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派成员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开始放弃己见而顺从大家,但仍有个别人不听规劝,坚持自己的见解。

(3)攻击阶段

多数派对仍固执己见的人进行攻击,给其扣上“破坏合作”、“执迷不悟”等帽子。仍不肯妥协的人会感受到压力极大,备受孤立,然而碍于面子,反而不愿在此时屈服。

(4)心理隔离阶段

当经历以上阶段,仍有人持不同意见,大家就会采取与其断绝交往的办法,对他不予理睬,使其完全孤立。这些固执己见的人,会深感自己被群体抛弃,那种孤独、无依无靠的感觉会使他们难以忍受。

2.从众行为

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称为从众行为。

1951年美国的社会学家(S.E.Asch)设计了一个典型的“三垂线”试验,证明了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行为的事实。

他把7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坐在教室内看两张卡片。如下图6-1示。其中一张卡片只画有一条垂直线段(X),另一张卡片上画着三条长短不一的直线A、B、C。让大家比较卡片上三条直线中哪一条与另一张卡片上的直线长短相等。

图6-1三垂线试验在正常情况下,大家都能判断出X=B,错误概率小于1%。但阿希对实验预先做了布置:在7人的实验组中,对6个人都要求他们故意做出一致的X=A的错误判断,而第7个人却完全不知道这个安排。实验中,让第7个人最后做判断。通过对多个实验组的测试,经过统计竟有37%的被试者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服从群体的错误判断。

当询问被试者发生错误判断的原因后,归纳出三种类型:

(1)出于知觉的歪曲。被试者受了别人的影响,把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判断,误认为是自己看错了。

(2)出于判断的歪曲。发现自己的判断与他人不同,缺乏自信心相信多数人的判断不会错,因而修改了自己的判断。

(3)出于行为的歪曲。被试者明知他人判断是错的,但害怕“标新立异”遭到别人的讥讽、嘲弄,因而仍然做出与众相同的错误判断。阿希认为,只有第三种才是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个体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当与多数人意见不一致时感到孤立,只有附和多数人的意见才有安全感。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群体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第一,群体因素。群体的声望越高,成员对它的认同感越强,越易从众;小型群体比大型群体的成员更易从众;当群体气氛压力越大,对坚持己见者以惩罚威胁,对从众者给以赞扬、奖励时,易于从众;当群体内多数成员的能力或地位高于自己时,个人容易放弃自己的见解而从众。

第二,个性因素。个人的智力、能力、自信程度、自尊心的强弱、年龄、性别不同,出现从众行为的机会不一样。那些智力较差、能力低、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生活阅历浅、对别人依赖性强的人,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从众或不从众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主要看其方向与客观效果是否有利于群体的发展,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现实生活中,从众行为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区别对待,给予正确的引导。

3.群体压力、从众行为与管理对策

(1)群体压力与管理对策

群体压力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分,在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利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群体压力。对促进群体发展的压力要支持和强化;对压抑群体成员正确意见或创造精神的消极压力要减弱它的消极作用。要注意保护和支持成员的有益的独创精神,尽量避免用压制的方式对待不同意见。

(2)从众行为与管理对策

对于从众行为,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

①要充分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工序简单、重复的工作环境中,可利用群体成员的竞争动机,利用成员总希望自己的工作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心理,形成对个人行为的推动力量,进而调动所有成员,提高工作效率。

②要防止和消除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群体成员往往会受到“传统观念”、“流行思想”的控制,而将独创精神丧失。作为管理者,要鼓励开拓创新,要重视并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不要压抑和扼杀成员的独创力。

二、群体内聚力及其作用

(一)群体内聚力的概述

群体的内聚力又称为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其群体的向心力,具体体现在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成员的尊严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等方面。

群体的内聚力是维持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群体丧失了内聚力,群体犹如一盘散沙,这个群体将难以维持下去,就不可能完成组织成员赋予的责任,群体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凝聚力强的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成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较为频繁,同时正面的、友善的言语及非语言的沟通较多,成员间关系融洽;

2.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他们参加群体会议的出席率较高;

3.成员有较强的尊严感,在本群体感到自豪,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权益。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群体内部;二是来自群体外部。

1.内部因素

(1)群体的大小。大型群体,成员多,相互交流机会少,不可能有高内聚力;小型群体规模小,成员彼此交流多,容易凝聚在一起。

(2)群体的目标结构。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如若一致,而且能够有机地结合,就会进一步增强群体观念和内聚力,反之,会影响和削弱群体的凝聚力。

(3)成员的个性特征。一个成员在民族、文化背景、兴趣、爱好、需要、机会、信念、价值及人格等方面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