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45429600000021

第21章 增强安全意识(3)

禁止滥服药品,一般说来,药品(包括补药)既有一定的疗效,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青少年儿童在其家长或庸医误导下,盲目服用药品,有的生病时就自己找药乱吃,这很容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以致影响智力活动水平,降低学习能力。甚至。有的学校和教师也组织学生盲目服用药品,造成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伤害。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有些城市的小学组织学生服用一种“益智药品——海藻片”,结果造成学生中毒事件。国外有些学校则给好动儿童服用抑制神经活动类药品,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安全,遭到家长和社会的强烈谴责。因此,服用药品一定要多方面听取医生和专家的意见,科学服用。

4.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约有300万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将要达到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 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中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湖北省对武汉市、鄂州市四所中学310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则更为惊人:其中,尝试吸烟率达21%.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达57%,而高三学生竟达72%。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不少青少年还要不惜代价亲身体验呢?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1)好奇模仿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不少吸烟的家长未重视自身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无意中轻率地流露出“成年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不少青少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作是否成熟的标志,于是模仿成人吸烟。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响下,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仿学会吞吐烟雾。

(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对青少年影响明显。如在某大学调查表明,男生问相互敬烟已成为习惯,无论路遇,还是同学串门互访,总离不开香烟来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在干部竞选、评选、评奖等都离不开“香烟开路”。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提高办事效率。”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3)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有的女生说:“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

(4)夸耀攀比心理:在当今利益驱动的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摊场,致使他们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人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买进口烟或买国产高级烟。

(5)消愁心理:青少年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助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症;隔壁冯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

总之,青少年吸烟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既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但不论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何,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殊不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身体各器官对烟草中有害物质极其为敏感,吸烟给他们的心理、生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因此,不少城市最近公布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是大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在加强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希望教师和家长们,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戒烟,然后再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清新环境,真正地把青少年从烟雾中解放出来。

5.青少年吸毒心理揭秘

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吸毒者中,超过80%为青少年。从天真烂漫的孩子到成为吸毒者会经过由最初尝试到逐渐被毒品束缚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多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变化。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了改变,却不知道原因何在而任其发展。尽管各种药物的作用有所不同,如海洛因会使用药者昏昏欲睡,而可卡因和冰毒会使滥用者兴奋躁动,但是在成瘾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行为和心理的改变。因此了解从最初尝试毒品到成瘾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行为表现,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处的状态,也有利于家长采取进一步有效的措施。

孩子们第一次尝试成瘾药物时,往往会效仿与其接触最亲密的成年人:父母或朋友,他们所使用的第一个成瘾物质,是那些最容易获得的东西:如烟草、酒精或有机溶剂等。所以这些第一次接触到的成瘾物质被称为“入门药”,因为他们为以后大量和持久地滥用药物或毒品敞开了大门。

青少年最初尝试毒品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没有一种原会使他们看到后果的危险。没有一个孩子最初尝试酒或烟草或其他成瘾性药物是为了以后成为吸毒者,但是那些尝试过这些药物的孩子与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些东西的孩子相比,前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及时发现孩子的吸烟或饮酒行为并加以制止,如同关闭了一扇通向吸毒道路的大门。

好奇心的驱使是导致吸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正如人们所知,所有的孩子都有希望长大成人的强烈愿望,出于好奇他们会模仿周围成年人的行为举止,正像婴儿学叫妈妈和爸爸一样。同样好奇也可以使他们像学习走路、穿衣物。所以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家长吸烟或饮酒,则他们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向医生发问;为什么成人在向我们讲述不要吸烟或饮酒时而他们自己却在吸烟、饮酒?我们也很难想象父母叼着烟卷或向酒杯里斟酒时,却对着孩子讲不要吸烟或饮酒作乐。作为家长,应特别牢记的是,未成年人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不是按照家长们说的去做。

来自于要求伙伴认同的压力也是滥用药物或开始吸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孩子,出于害怕被他人奚落,或害怕被认为是懦夫,往往会接受一个年龄稍大或自认为见多识广的同龄人递过来的药物。这种追求被认同的心理会使他们置父母的劝诫于不顾。如果兄妹中有滥用药物或吸烟、饮酒甚至吸毒者,毫无疑问,他们中年龄轻一点的会很快学着尝试哥哥姐姐所滥用的玩意。

在当今世界,毒品几乎无处不在,在8—9岁的孩子周围可导致人成瘾的物质已经随处可见,如:烟、酒和挥发性有机溶剂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们的一生中,或早或迟都可能开始于吸烟、聚会时饮酒或闻吸有机溶剂,这是不能被忽视的现实,即使家长回避,孩子们也会因为好奇而去探究。因此,不如及早坐下来,在他们还没有接触到毒品时,尽早向孩子们讲述有关毒品或成瘾药物的作用和危害,使他们尽早获得“免疫力”,做到有备无患,如果等到孩子升入中学或高中时,他们可能已经有了滥用药物的体验,这时,家长们可能会错过了向他们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而为他们的好奇心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家长与孩子们谈论有关毒品的知识时应告诉他们,成瘾的药物对未成年的孩子比对成人更危险。

依赖性在成人身上可能会经过较长的时间才会形成,但对未成年人可能只需几天或个把星期。

25%未成年时开始吸烟的孩子,在20年以后仍然保持这一习惯,并且95%以上的吸毒者同时也是吸烟者。如果让他们在年轻时远离烟草,他们可能在未来的一生中都会免除由吸烟而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