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亦可累及直肠,主要表现为黏膜的糜烂与溃疡。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起病缓慢,病情较顽固,症状常持续存在或呈间歇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病程。血性腹泻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严重者每日大便可达10~30次,粪便往往呈血水样。伴里急后重和阵发性腹痛,排便后可缓解或消失。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失常为本病发作之诱因。粪便检查可见血、脓和黏液。本病相当于中医“泄泻”、“痢疾”等范畴,乃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化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或起居不时,外邪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内外合邪,导致湿热蕴结胃肠,气血失于流畅;或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若久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脾肾两虚。治宜清化湿热,温中清肠,温肾运脾,调气和血。
益肠汤
【组成】 南蛇藤15克,郁金、白芍、白术、陈皮、防风各9克,木香、甘草各6克,乌梅3克。
【制法】 水煎3次取汁混合。
【功效】 利湿清热,解郁调和肝脾。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4周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复方苦参合剂(苦参12克,五倍子15克,三七粉3克,乌梅6克,石椒草9克。浓煎至30~150克)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一个疗程。
白茶汤
【组成】 白头翁、地榆、黄柏、儿茶(另包)各16克。
【制法】 用上药加水500克,煎取150克。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药温保持在28~35℃;保留灌肠。病重者早晚各1次,病轻者每晚1次,15天为一个疗程。若脾虚湿热重者,重用白头翁、蒲公英各30克,草河车15克;若脾虚肝旺者加生白芍、炒枳壳各15克,防风10克,炒山药30克;若脾胃虚寒者,减黄柏为6克,加砂仁5克,木香10克;若脾肾阴虚者加附子、肉豆蔻、莲肉各10克。
当归补血汤
【组成】 黄芪50克,当归、川芎各10克,绞股蓝、橄榄果、香菇各20克,丹参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托脓排毒,养血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湿热型加白头翁30克;脾虚型加干姜5克;便血加三七粉15克。
和血生新汤
【组成】 生蒲黄、煅龙骨、生牡蛎、赤石脂各10克,仙鹤草、败酱草、丹参各15克,乳香、没药各6克。
【制法】 取上药水煎200克。
【功效】 和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5天为一个疗程。
解毒生肌汤
【组成】 苦参、地榆、煅牡蛎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10克,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解毒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每2周为一个疗程。
紫艾白及汤
【组成】 紫草30克,艾叶、木香各10克,黄柏、白及各30克,黄连、当归各15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200克,药温保持在39~42℃。
【功效】 清热解毒,散淤消肿,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采用开放式输液法,将针头换成导尿管,直肠滴入。病人左侧卧位,双膝稍屈曲,臀部垫高30度,插入时,液体石蜡油滑润导管后,插入肛门15~20厘米,胶布固定,滴速每分钟30~60滴/分。滴完后,更换体位,使药物充分吸收,滴入前排空尿、便,每晚睡前1次,20天为一个疗程。
祛风胜湿汤
【组成】 防风、葛根、芍药、徐长卿、白及、茯苓各15克,白芷、升麻、木香各10克。
【制法】 用上药水煎取药汁250克。
【功效】 祛风胜湿。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饭前温服,病重者可每日2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
通腑汤
【组成】 黄芪30克,当归、生地各15克,木香、大黄、陈皮、肉苁蓉各10克,败酱草20克,川牛膝12克。
【制法】 把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 补气血,温肾阳,润肠通便,调畅气机。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续服药4周为一个疗程。若脱肛者加升麻10克;若大便带血者加乌贼骨20克,赤石脂15克。
抑肝扶脾汤
【组成】 炒白术、白芍各30~45克,防风15~30克,陈皮15~20克,茯苓、山药各20克,郁金15克,柴胡20~30克,木香9克。
【制法】 取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 泻肝补脾,调和气机。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续服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药灌肠汤
【组成】 锡类散、云南白药各2克。
【制法】 用上药加温水80克。
【功效】 活血化淤止血,解毒化腐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保留灌肠,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
扶正降结汤
【组成】 山楂30克,党参、黄芪、白术、白茯苓、干姜、秦皮、白芍、阿胶各12克,黄连、木香、丹参各10克,红花6克。
【制法】 将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 扶正健脾,行气活血,解毒止痢。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
肠舒散
【组成】 黄芪、山药、赤石脂各3克,白术2克,肉桂、木香、乳香、没药各1克,白芍、诃子各1.5克,炙甘草、黄连、石榴皮各0.6克。
【制法】 把上药按比例研为细末,8克为1包。
【功效】 健脾益气,涩肠止泻,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活血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次1包,每日3次冲服,20日为一个疗程。
益气活血汤
【组成】 黄芪30克,红参6克,当归、赤芍、白芍、扁豆、川芎、延胡索各10克,炒白术12克,炮姜9克。
【制法】 用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 益气活血。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服30天为一个疗程。若里急后重加木香6克;若腹痛甚加甘草10克,改白芍为30克;若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
茵陈白芷汤
【组成】 茵陈30克,白芷、秦皮、茯苓皮各15克,黄柏、藿香各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和中平胃、健脾止泻,清热利湿。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一个疗程。
养脏止泻汤
【组成】 白芍、白术、罂粟壳各12克,当归、党参、肉桂、肉豆蔻、甘草、木香各9克,附子4片。
【制法】 取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 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
健脾温化汤
【组成】 黄芪15~30克,党参12~15克,苍术或白术、半夏、茯苓各9~12克,炮姜、陈皮各6~9克,砂仁3~6克,肉桂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健脾,温中化湿。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复方胆茶饮
【组成】 鲜猪胆汁30~50克,儿茶、白及各20克,白矾10克。
【制法】 将儿茶、白及、白矾加水150克,小火煮沸30分钟后去渣,再加入猪胆汁继续煮沸10分钟,待温(40℃左右),纱布过滤装瓶或碗。
【功效】 清利湿邪,理气活血,涩肠止泻,收敛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患者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5厘米。用100克注射器抽取药液80~100克,连接成人导尿管1条,插入患者肛门内约15~20厘米,缓慢将药液注入后患者继续保持左侧卧位30分钟。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二个疗程。同时配合内服中药。湿热型以芍药汤加减(黄连、槟榔、车前子各10克,黄芩、赤芍、玄胡各15克,丹参20克,甘草6克);脾虚夹湿型以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莲子、山药、玄胡各15克,白扁豆10克,丹参,苡仁各20克)。
导肠液
【组成】 黄连10克,黄芩、白头翁、苦参、红藤各30克,白及、延胡索、血竭各20克。
【制法】 取诸药煎熬浓缩100克,纱布过滤,存放于输液器内,输液器连接导尿管。药液温度控制在35~40℃。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祛淤。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导尿管涂上石蜡油缓慢顺势置入肛门8~12厘米,利用输液管调整滴速,每分钟30滴,滴完后嘱病人取头低臀高膝胸位20分钟,每日1次,15天内一个疗程。
秦艽苍术汤
【组成】 秦艽、防风、陈皮、苍术各9克,泽泻、当归、升麻、槟榔、黄柏各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燥湿化滞,调气和血。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一个疗程。若腹泻重,每日4次以上;脓血便者加马齿苋30克,白头翁15克;若便血多、色鲜红者加椿根白皮30克,地榆12克;若便秘难排、肛门下坠者加党参、当归各12克,麦冬9克。
疏肝理脾汤
【组成】 柴胡、白芍、煨葛根、枳壳、陈皮、炒白术、山药各15克,炒薏苡仁20克,炙甘草5克。
【制法】 水煎取汁分次温服。4周为一个疗程。二个疗程后复查纤维结肠镜。
【功效】 疏肝调气,健脾止泻。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腹痛,里急后重者加川黄连5克,广木香15克;脓血便者加赤芍、白头翁各15克;腹痛者加玄胡15克,川楝子10克。
鸦胆子灌肠汤
【组成】 鸦胆子、防风、黄柏各10克,蒲公英、地榆炭、紫花地丁、白蔹各20克,白及40克。
【制法】 将上药加水浓煎成50~80克。
【功效】 清热解毒,敛疮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睡前保留灌肠。连用14天为一个疗程。
健脾温肾汤
【组成】 党参、白术、山药各15克,茯苓、附子、炮姜、升麻、吴茱萸、肉豆蔻各10克,黄芪、薏苡仁、地榆炭各30克,甘草5克,禹余粮、补骨脂各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8天为一个疗程,每一疗程间停服3~5天。
秦苦汤
【组成】 秦皮30克,苦参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10克,槟榔 20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红藤20克。
【制法】 将取上药水煎100克,保留灌肠。
【功效】 清热解毒,燥湿化淤。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取大号导尿管插入肛门20~30厘米至乙状结肠,用100毫升注射器将温度适宜的中药煎液缓慢推入,1次灌入50~80克,1日1次。灌后抬高床尾,取左侧卧位保留30分钟。15日为一个疗程。
芪术参脂汤
【组成】 黄芪50克,炒白术、焦山楂、党参各30克,赤石脂、白芍各20克,乌梅、诃子肉、补骨脂各15克,煨肉豆蔻、云苓、黄连各10克,甘草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补脾肾,活血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20天为一个疗程。
公英苦参汤
【组成】 蒲公英、苦参各30克,石榴皮、草豆蔻各9克,生黄芪15克,桂皮6克。
【制法】 用上药浓煎取汁100~150克。
【功效】 清热燥湿,涩肠生肌。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连续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
炭油灌肠液
【组成】 猪毛炭15克,麻油30克。
【制法】 将猪毛炭混匀于麻油中。
【功效】 健脾助运,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晚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灌肠,每天1次,16天为一个疗程。
结肠炎方
【组成】 五味子10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木香10克,补骨脂15克,蒲公英20克,白头翁30克,火炭母20克,川黄连6克,甘草3克。
【制法】 用上药水煎3次,去渣混匀(约300克)。
【功效】 健脾补肾,清利湿热。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每次约100克;每晚9时用剩余药液100克加温水50克,保留灌肠。20日为一个疗程,重者可连用二至三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
固泻复原饮
【组成】 白术25克,诃子肉、肉苁蓉、吴茱萸各15克,白芍、神曲、白扁豆、五味子、云苓、补骨脂、薏苡仁各20克,槐花50克。
【制法】 取上药水煎取汁500克。
【功效】 清热利湿,抑肝扶脾,健脾益胃,温肾固涩。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且于每晚入睡前用灌肠剂(大黄20克,土茯苓25克,煎汁50~75克,锡类散0.9克),药汁稀释后纳入注肛器中,令患者左侧卧位、头体低臀位高灌注保留30分钟。两法均4周为一个疗程,一般一至三个疗程可告收效。
三黄活血汤
【组成】 大黄8克,黄芩、黄连、红花各10克,丹参、郁金各15克。
【制法】 将上药浓煎取汁100克左右。
【功效】 祛除湿热,疏通气血。
【用途】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 下午或晚上临睡前排空大便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12天为一个疗程。便血较多者加槐花10克;黏液较多者加白头翁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