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45427200000027

第27章 小儿腹泻(1)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婴幼儿胃肠道、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因而,小儿易腹泻。腹泻的婴儿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儿年纪愈小,病情会愈严重,所引起的并发症会愈多,所以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如果孩子一天排便4次或以上,便中带有大量水分和黏液,颜色墨绿,这便是腹泻。小儿腹泻时的一般饮食原则是,减少膳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限制脂肪以防止低级脂肪酸刺激肠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肠内食物发酵促使肠道蠕动增加。小儿腹泻时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好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

仙鹤荷叶散

【组成】 仙鹤草6克,荷叶12克,苎麻6克,茶叶0.3克。

【制法】 用以上4味混合研成细末。

【功效】 消食导滞。

【用途】 适用于小儿伤食腹泻。

【用法】 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

葛粉糊

【组成】 葛粉2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葛粉加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冲入滚开水搅拌成粥状,加白糖调味。

【功效】 止泻。

【用途】 适用于小儿肠炎腹泻。

【用法】 日服数次,代粥食用。

内金神曲散

【组成】 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30克,陈皮10克,胡椒1克。

【制法】 用上药共研细末,用饭汤水调成糊状,加适量白糖(以甜为度)调味。

【功效】 消食导滞。

【用途】 适用于小儿伤食腹泻。

【用法】 每次服1汤匙,每日3次。

葛根土黄连散

【组成】 葛根3克,土黄连2克,五味子2克,金樱子3克。

【制法】 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

【功效】 补脾益气。

【用途】 适用于小儿脾虚泻。

【用法】 调拌蜂蜜或蒸蛋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

金丝草洗方

【组成】 金丝草30克。

【制法】 把以上1味洗净,加水500克,煎煮5~10分钟,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利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泄泻。

【用法】 温洗双足,冷后可加温再洗,每日2~3次,连用2~3天。

茜草洗方

【组成】 茜草30~60克。

【制法】 取以上1味加水连煮3次,去渣混合,倒入盆中,备用。

【功效】 清热化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湿热泻。

【用法】 待温频洗双足,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连洗3~4天。

鲜草洗足方

【组成】 鲜草500克。

【制法】 将以上1味加水1500克,煎煮30分钟,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小儿泄泻。

【用法】 先熏两脚心,待温度适宜时浸泡两脚,每次熏洗30分钟,每日3~4次。再次使用前先加温药液,然后再熏洗,每剂可连用3~4次。

胡椒艾叶透骨草洗方

【组成】 白胡椒9克,艾叶15克,透骨草9克。

【制法】 用以上3味加水适量,煎煮3~4沸,去渣备用。

【功效】 温中理气除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寒湿泻。

【用法】 温洗患儿双足,每日3次,每剂药可用3次,连用2~3天为一个疗程。

葛根扁豆车前洗方

【组成】 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

【制法】 将以上3味加水2000克,煎煮20~30分钟,去渣后倒入盆中,兑入温水,以超过足踝为度,备用。

【功效】 退热化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湿热泻。

【用法】 保持药液温度在30℃左右,浸泡脚部30~60分钟,每日2~3次。

吴茱萸香椒醋方

【组成】 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陈醋适量。

【制法】 将前3味研末和匀,每次用药末1.5克,与陈醋调匀制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温中散寒,消食止泻。

【用途】 适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

【用法】 敷于脐部,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朱砂松香散

【组成】 朱砂6克,松香6克,樟脑6克,明矾6克,米醋适量。

【制法】 用以上4味共研细末,用时与米醋调和成糊状,备用。

【功效】 燥湿止泻,辟秽解毒,通窍止痛。

【用途】 适用于小儿肠炎腹泻。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苦参木香散

【组成】 苦参10克,木香10克。

【制法】 把以上2味共研细末,温开水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燥湿止泻。

【用途】 适用于小儿急性肠炎,症见泻下赤白、腹痛、苔黄腻、脉数。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

肉桂五倍子散

【组成】 肉桂9克,五倍子12克,冰片6克。

【制法】 将以上3味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 温中止泻,辟秽止痛。

【用途】 适用于小儿秋季腹泻,症见腹痛肠鸣、苔白脉沉。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炮姜附子散

【组成】 炮姜30克,附子15克,葱、盐适量。

【制法】 取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备用;另将葱、盐炒热备用。

【功效】 暖肠胃,逐寒湿,止泄泻。

【用途】 适用于虚寒性腹泻,症见泻下如水样、肢冷而白、苔白脉迟。

【用法】 取药末2克敷于脐孔,然后用炒热的葱、盐熨脐腹。

肉蔻车前子散

【组成】 肉豆蔻、车前子、诃子、木香各等份,生姜汁适量。

【制法】 用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 温中止泻。

【用途】 适用于婴幼儿水泻,肠鸣,纳呆,苔白。

【用法】 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绷带固定,每次敷药4小时,每日2次,间隔2小时。药末用量为6个月以下婴幼儿,每次用2克,1岁以内用2.5克,1岁以上用3~5克。

丁香木香肉桂散

【组成】 丁香3克,木香3克,肉桂5克。

【制法】 将以上3味共研细末,装入消毒纱布袋内备用。

【功效】 温脾止泻。

【用途】 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泻泄。

【用法】 将药袋敷于脐部,每日1次,一般1~3次见效。

丁香肉桂敷脐方

【组成】 丁香、肉桂各等份。

【制法】 取以上2味研细末,每次取药末0.5~1克,用温水调成膏状,备用。

【功效】 温中散寒,补脾止泻。

【用途】 适用于小儿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

【用法】 将药膏敷于患儿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

胡椒肉桂丁香方

【组成】 白胡椒10克,肉桂5克,丁香5克。

【制法】 把以上3味共研细末,每次用药末1.5克,水调为糊,备用。

【功效】 温中止泻。

【用途】 适用于脾肾虚寒、久泻不止、食后即泻、食欲不振等。

【用法】 敷于脐部,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胡椒桂香葱姜方

【组成】 白胡椒10粒,肉桂3克,小茴香12克,干姜10克,生姜10克,葱白3根,白酒适量。

【制法】 用以上前5味共研细末,然后与葱白一同捣烂,再加白酒拌匀湿润,放入锅中炒热,装入布袋内,备用。

【功效】 温脾肾,散寒凝。

【用途】 适用于泄泻肠鸣。

【用法】 热敷脐部,每日2次,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1剂。

五倍子姜萸方

【组成】 五倍子10克,干姜10克,吴茱萸5克,公丁香5克,白酒适量。

【制法】 将五倍子炒黄,与另3味一同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用白酒调成软面团状,做成直径5厘米的药饼,备用。

【功效】 温中止泻。

【用途】 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泄泻如水样者。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木鳖子丁香方

【组成】 木鳖子1枚,丁香3粒。

【制法】 将木鳖子煨熟去壳,与丁香共研细末,米汤调和成丸,备用。

【功效】 消积止泻。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食积腹泻、大便腐臭。

【用法】 敷于小儿脐中,然后用胶布固定。

白胡椒散

【组成】 白胡椒适量。

【制法】 每次取白胡椒1~2粒研为细末,备用。

【功效】 温中散寒。

【用途】 适用于小儿受凉后腹泻腹痛。

【用法】 填敷于脐中,然后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2~3次。

吴萸胡椒丁香膏

【组成】 吴茱萸30克,白胡椒30个,丁香6克。

【制法】 用以上3味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1.5克,用凡士林调匀,备用。

【功效】 温脾止泻,散寒止痛。

【用途】 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之泄泻,症见脘腹冷痛,肠鸣,不思饮食,唇淡苔白,脉细。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一般2~3次即愈。

草熨脐方

【组成】 鲜草100克。

【制法】 把以上1味捣烂如泥,炒热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症见发热口渴,肛门炽热,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 趁热熨脐部,冷则再炒,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苍术萸香散

【组成】 苍术15克,吴茱萸15克,丁香3克,胡椒15粒。

【制法】 将以上4味焙干,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3克,用食油调成糊,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