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以智取胜(中华美德)
4542500000014

第14章 双亲

父亲家里的那头老黄牛陪伴了父亲一生。父亲说他也是这家里的一头老黄牛。

晨曦里,一头黄牛,一柄犁铧,一个斗笠,父亲和它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父亲披着朝阳,赶着那头老黄牛,把那片土地犁成金黄色,犁进秋天的梦里。雨雾中,一头黄牛,一柄犁铧,一件蓑衣,父亲和它们连成一片神奇的想象。和父亲一起耕耘、一起入画的,还有母亲,他们把青春和爱深深地耕织在这片广袤的土地里。

土地能生长植物,也能生长爱情。父亲和母亲把爱情种植在深深的泥土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啊,这种叫做爱情的植物仍旧那么生机勃勃,焕发着青春的魅力。她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结出人间最甜的果。有一种争吵叫忍让,有一种情感叫宽容,有一种爱情叫永恒。父亲总把忍让、宽容、永恒的爱装入他那心灵的大海里,然后送给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的母亲。

忙碌了一天的父亲,蹲坐在庭院的草坪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根烟杆叼着沉甸甸的烟袋,吞云吐雾里,父亲如一尊塑像,如一只千年的老鹰在悬崖边的岩石上休憩,如历史在深思,那满是劳累的眼神,注视着前方,注视着门前那串串用血泪和汗珠换来的玉米。他沉思着,望穿那段属于他们那辈的历史;他缄默着,他在新世纪里默默无语。

父亲老了,两鬓斑白,脸上的皱纹此起彼伏,深深浅浅,沟沟壑壑,是一条历史的河流。当父亲把深沉的叮嘱、沉甸甸的希冀寄托在我的身上时,他困了,他累了,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于是,我扛着父亲扛过的犁铧,牵着父亲牵过的黄牛,一步步地走向另一片金黄色的田野。

母亲悠悠荡荡的岁月,滚滚翻腾的思绪,萦绕着母亲的身影,多年的记忆叠加成沉重的回声,总在孩儿耳畔轰鸣。

母亲苍老的面颊、疲惫的额头,深深嵌满累累皱纹。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纵横交错,像一条条历经沧桑的河流。

母亲老了,年轻时那充满活力的腰与背却弯成了一张弓,把我们射向远方。而远方孩儿沉重的行囊里,装满的却是母亲的唠叨,掏出来,晾在充满阳光的阳台上,折射出一道道金光。理想从这里出发了,母亲的光芒在这里照亮了,孩子走过了人生的低谷。

母亲老了,像一只孤独的老猫,孤守着家乡的庭院,惆怅,无助,如寂寞而长满青苔的老磨刀石。有时候,她拿起一把笤帚,去清扫庭院的垃圾,却扫不去心灵满满的空虚。她无奈地望着远方,希望远在外面的孩子突然出现。

母亲老了,像枝头枯黄的那片枫叶,终将飘落在季节的深处。叶落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母亲慷慨,毫无怨言,她把一生的夙愿寄托在子女身上了。

到了某一天,她幸福地闭上了双眼,带走了她曾经亲手栽种的那株椿树,然后回归泥土,回归自然,安息在她和父亲曾经一起用双手打造的绿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