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历史趣闻(一)
45422000000034

第34章 为什么汉景帝要杀晁错

晁错是西汉景帝时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臣,景帝做太子时,他曾任管理太子府事务的太子家令。他办事井井有条,很有才干,因而深得景帝常识,被称为“智囊”。汉景帝即位后就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他坚持“重本抑末”(即重农轻商)的政策,反对土地兼并,并主张招募百姓充实边塞,防御匈奴入侵,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做了很大贡献。

可是,这样一位处处为汉家利益着想的人,最后却被景帝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汉朝虽然实行的是郡县制,但又分封了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全是汉高祖的子孙,它们势力大,土地多,光齐、楚、吴三国的封地就占全国土地的1/2。这些诸侯王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跟汉朝皇帝一样富有。它们还招兵买马,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成为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严重威胁。晁错见到这种情况,就劝说景帝采取措施削弱和限制诸侯王,加强皇帝的权力。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建议,着手削减了一些诸侯的封地。这自然引起了各诸侯王的不满,他们对晁错恨之入骨。

在吴王刘濞的带动下,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州等七个诸侯王打着“惩办奸臣晁错”、“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救护刘氏江山”的幌子,发动叛乱。叛军气势汹汹地向长安进发,使景帝吓破了胆。这时一向妒忌晁错的大臣喜盎趁机向汉景帝说:“七国叛乱,全是由于晁错削藩引起的。如果按七国的要求,杀掉晁错,恢复他们原来的耕地,他们就会撤兵了。”接着一些大臣也附和着说晁错该杀。景帝想,那些诸侯王是自己同一个祖先的亲戚,而晁错不过是个大臣而已,于是说:“如果真能够像你们说的那样,杀掉晁错就可退兵,我自然不会因爱惜晁错而让天下人受罪。”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下令杀掉了晁错。

这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说皇帝要他上朝商议国事,晁错没有迟疑同中尉上车就走了。谁知,车行过长安东市时却停了下来,中尉宣读景帝下令杀晁错的诏书后,就把晁错腰斩了。可怜晁错一心为汉家的江山社稷打算,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景帝杀了晁错后以为七国就会退兵,谁知七国根本没有退兵的意思。有位参加平定七国之乱的官员名叫邓公,他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景帝问他:“你才从军营回来,是了解情况的,吴楚听说我已把晁错杀掉后愿不愿意退兵?”邓公回答说:“不会退兵的。吴楚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反对削地呀、要杀晁错呀,都不过是叛乱的借口。陛下你错杀了晁错,你这么一来使亲者痛、仇者快呀!以后恐怕没有人敢给你出主意了。”景公这才明白自己杀晁错是犯了一个错误,但后悔也没有用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