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4542200000047

第47章 诸葛亮印象

山清水秀的卧龙岗真气环绕、音韵和谐。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你搭建了几间茅屋,背倚青山、面临绿水。你有时头戴青巾、身着布衣、躬耕垄亩;你有时抚琴吟诗;你更多的时间中把注意力扎进诸子百家的奥门,研习着天地风云、创制着手工技艺……我们看到,在你诸多才艺的结构中,一种擅长解剖自然科学密码的聪明才智渐渐凸现了出来如果有人要将这时的你称之为自然科学家的苗子,也不无根据。

但你生不逢时。东汉末年,汉室的一统天下在黄巾大起义的呐喊声中,在诸侯相互兼并、争夺的烽烟之中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动荡的气流挟带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的世风横流中原、蔓延神州。接着我们看到,你在向纵深破译自然科学的密码之时,这种能量巨大的世风向你袭来,吹进了你的脑门、吹进了你的心脏,进入了你的每一根神经。经过一阵战栗之后,你的感官发生了错觉,灵魂出现了变异。于是,你把志趣从自然科学的领域中连根拔出,开始一边研究兵家战术、治国权谋,一边全面收集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纷争变化的信息。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善于用兵、通晓政道,而且对时局了如指掌之时,你就自比前朝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乐毅甚至姜尚、张良,身上放射出了一种“可安天下”的“王佐”之气。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你还为自己设计了一幅名叫“卧龙”的形象广告。

我们看到,你的“卧龙”形象通过朋友的口碑,不胫而走,四处传扬,其手法就像一个商人将自己的珠宝摊放在闹市中炫耀一样。但你与那些急功近利的商人的售货方式不同:你从不向权贵们伸手去讨价还价。你的意图非常明显——你不效仿毛遂自荐,而是要在原地待价而沽,既保住“卧龙”形象的尊严,又保住“王佐”之气的价值。不知是你的方式恰到好处,还是你的运气太好,不久,你的“王佐”之气就被志在复兴汉室而又兵微将寡的皇叔刘备嗅到。当他三次捧起“先生”的帽子进入你的茅屋之时,你便敞开了自己虚掩的心扉——你对刘备表示:“感激知遇之恩,誓为复兴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这样,你告别了躬耕垄亩、破译自然科学密码的岁月,踏上了烽火连年、哀鸿遍野的征途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或者事业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你要放弃为民造福的自然科学,心甘情愿去帮助刘备争夺帝位、建功立业,谁也无权非议。华夏民族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三国时代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痕,也没有人说是你的过错。我们不愿也没有理由要求你妄自菲薄。因为你是人,是有智慧的人,但不是超人。你的智慧中掺杂了一些愚昧的成分,如同我们的愚昧中也多少含有一些智慧的成分一样,均在情理之中。

但事物的发展自古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在为刘备争夺帝位的事业中殚精竭虑,准确地预测了政治风云变幻的定势,绘制了一幅“复兴汉室”的蓝图,施展了平生的才能及呼风唤雨、装神弄鬼等特异功能。然而,虽然你经过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扮演了赤壁之战的纵火犯,七擒孟获的刽子手,六出祁山的侵略者,成功地在中国历史上打造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你对曹魏统一华夏的趋势无能遏制,所庇护的两代皇帝也只能在巴山蜀水间徘徊。我们看见,当你生命的油灯一旦被五丈原突发而起的狂飙击中,你那常常念着“复兴汉室”的赤胆忠心,只喷出了一腔鲜红的遗恨。

如果有人说这是无情的历史趋势对一个违反自身价值取向的人实施的惩处,绝对不会得到普遍的赞同,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声。”你使白手起家的刘备崛起荆襄、雄起巴蜀,打造了一段三国鼎立的畸形历史。你的才能、功绩足以将你塑造成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但是你的悲剧性的结局,留给人们的却只有无数的遗憾和沉重的思考。你在武侯祠中的仪表金碧辉煌,但众所周知,那分明是后来的人主们为了招标将星在你才能丰富的脸面上制作的有奖启事。

你不是有预测功能吗?假如你当初不为世俗功名所动,一心坚守清贫、躬耕垄亩、钻研自然科学,你一定会破译出更多的自然界中的密码,做出更多的发明创造,从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发展、造福天下百姓。如果是这样,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作用可能会大大超过你佐助刘备争夺帝位、将天下一分为三的作用。你知道么,你在一千八百年前发明的交通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自动行走的奥秘,至今在物理机械研究领域还未有人解透其中原理呢!——它的轮子好像愈转愈快,还在向着明天飞驰前进是的,你一定未曾料到,那绝不是你用毕生精力缔造的蜀汉回光返照的繁华所能媲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