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45419300000043

第43章 心理危机干预(4)

简易固定:用夹板、绷带、棉花垫和三角巾合理包扎,固定伤处。书刊、纸板、木棍、树枝等皆可作为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绷带和三角巾则可用破旧衣服、床单撕成条状代替。 脊椎骨折应极其小心,其伤情往往非常严重,严禁不经固定而随意搬动。应在保持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将伤者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伤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颈椎骨折最好用颈托固定头、颈部,防止骨折移位压迫中枢神经造成终生截瘫。

安全搬运:如果没有担架,可用绳索、被服制成结实的临时担架。由3~4人组成一组,将伤者移上担架,伤者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使伤者保持在水平状态。

未遂后遗症:四肢、骨盆可因粉碎性骨折和严重关节损伤而致残,头部损伤可致脑外伤后遗症等。

死亡原因:多发性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

第五 自杀危机的干预

一 、一般常见的自杀误区

对于自杀,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误解,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知道,并且在评价求助者潜在的自杀动机危险时应仔细考虑。有关自杀的一般误解有如下几种:

(1)对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这样可能使其产生相信的感觉,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控制。

(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事实上,大量自杀死亡的人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4)自杀者有精神疾病。事实上,仅有少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病。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具有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

(5)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种遗传倾向。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6)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过自杀企图。他们是能够从暂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的,并学会适应和控制而长久地生活,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免受自我冲突的威胁。

(7)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并与别人分享个人财产,则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的人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做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8)自杀总是一种冲动性的行为。事实上,有些自杀是冲动性的行为,有些自杀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施的。二、 自杀危机干预的策略

在应对想自杀的求助者时,要注意运用以下策略。

(一)保持冷静

不要当事人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当事人需要人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但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

(二)指出优点

谈论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是有益的。例如,当事人可能曾经是举止文雅、乐于助人、努力工作、待人诚恳、活泼开朗的人,但想自杀时就可能只看到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三)帮助当事人获得客观的态度

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首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帮助当事人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想自杀的人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因此,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不要发生争论

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当事人争论,同时还应该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当事人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人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五)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

由于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陷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这时与他们谈谈其他的可能选择是有益的。有时,想自杀的人处于其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是有益的。

(六)帮助当事人获得资源

对当事人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杀的人一般说来比较孤独,所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也许还包括帮助当事人去见一位他想见的电影明星或心理医生。最终,需要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长期的关注和帮助。

综上所述,自杀危机干预有三个关键:一是行为干预,要确保自杀者的生命安全;二是心理辅导,要少讲多听,使自杀者得到充分的宣泄;三是干预能否成功,要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否改变自杀者的认知,纠正其错误思维,并对其作出恰当的承诺。第六节自杀案例

案例一:无助少年——其实你并不孤单

一、背景介绍

某校星期一的上午课间时分,王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时,他们班的班长气急败坏地跑来说:“老师快去看看小军,他正在图书馆楼顶说要自杀呢!”王老师一开始还以为班长在开玩笑,因为小军平时在班上十分安静。但看到班长跑得气喘吁吁、满脸着急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王老师这才确信了。想到有学生正危在旦夕,王老师一开始也有些惊慌,但他很快要求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相关心理干预的知识,做好了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心理准备。

二、事件处理过程

王老师在赶去现场之前要求学生马上通知校长办公室或政教处寻求协助(由校方通知危机管理小组或与小军相熟的老师赶来支援),并要求学生去通知班级中平时与小军关系较好地学生也立即赶到现场,而后立马向图书馆跑去。

王老师火速赶到现场,看到他的学生小军正坐在栏杆上,扬言要自杀,并说:“你不要过来,否则我就跳下去!”神情狂乱。王老师现场立即评估小军与现场学生的情绪与反应,他发现小军的情绪相当不稳定,同时发现其他的学生神情十分恐慌,但没有出现骚乱的场面,因此他立即开始判断小军的安全状况,他发现图书馆的栏杆外还有很大一片护栏带,如果小军不继续往前跨的话,他目前还没有生命危险,所以最重要的是稳住小军的情绪并拖延时间等候援助与支持。于是王老师开始安慰小军,并鼓励小军讲出他的感受。此时切勿说出会刺激学生情绪的话,比如“你不要去死呀!”“你这样做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在安慰小军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留意小军的反应:眼神、呼吸、精神状态、说话清晰度等,同时语气肯定地要求小军离开栏杆,返回老师的身边。这时其他相关老师也迅速赶来了,老师们开始疏散其他学生(避免同学看到现场而恐慌),然后安排与小军平时关系好、熟悉他的老师共同监护小军,与此同时通知家长(关注他们的情绪),并打电话报警。最后小军在王老师的劝说下离开了栏杆,退回到了安全地带。

王老师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了解到,小军之所以自杀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在放学路上经常遭遇到一些无业社会青年的勒索,这些人除了经常逼小军拿出钱来供他们挥霍外,还对他拳脚相加,并威胁其不许告诉老师和家长,否则一定给小军更严重的殴打。小军不停地遭受身心两重伤害,性格内向的他又不敢告诉老师和父母,时间一长,小军觉得越来越无助,最后想到了用自杀来结束这种无助的日子。

小军跳楼的危机暂时被解除了,王老师意识到要帮助小军从无助绝望的状态中走出来,必须彻底消除小军的恐惧心理。于是,他一方面报警,希望通过公安机关的协助,迅速处理那帮勒索的社会青年;一方面通过家访,要求小军的父母多关心小军,必要时应陪小军上下学,保证小军的身心安全。同时,王老师也在事发后经常陪伴在小军的身边,安抚小军,给他提供心理支持。学校也安排小军做精神健康状态评估以了解其自杀危机的情况,并做身体伤势的检查。接着,为消除小军事件的负面影响,王老师在班会课上召开了座谈会了解该事件对同班同学的影响,与学生沟通以死来解决问题的看法,并请同学能给小军以关心,协助小军重返校园。最后,在学校、父母、同学的干预和帮助下,小军重新回到了校园。

三、对事件处理的反思

王老师在处理小军想跳楼这一过激行为时的冷静和果断很值得大家借鉴。在当事人非常激动,非理性的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一定要理性分析当前状况,综合判断当事人所面临的危险程度,并作出相应安排,以保护当事人的安全为第一责任,需要时可求助警方或其他部门的帮助,然后尽可能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知道,有时一句不恰当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当然,在小军跳楼事件处理完之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还进一步了解了危机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方式从根本上帮助当事人渡过危机,而王老师在这些方面也都作了较好地处理,从而使小军得以重新开始新的学校生活。

案例二:轻生少女——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背景介绍

张小兰是一个17岁的女孩,家住在××市的××镇。她的家庭背景较为特殊:爷爷奶奶都是南下干部,奶奶曾担任该市某部门要职,爷爷也是干部。爷爷奶奶共育有三子,其中有两个都十分能干,一子现为某县级市法院院长,但当事人张小兰的父亲却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的原因,有些残疾,且智商也较常人低。小兰的母亲出生于农村,与其父亲结合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父母的感情长期不合,两人在家里经常吵架。在小兰四五年级的时候,母亲与父亲感情破裂最终离婚,她被判给父亲抚养。父亲由于自身残疾等原因,长期失业在家,文化程度也低,不懂如何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也无力管教。小兰并无其他兄弟姐妹,是独生女,但除了父母离婚前母亲对其比较关爱外,并不受家人的喜爱,爷爷奶奶大概由于父亲的无能对她也较为嫌恶。可以说,当事人张小兰在家里缺乏关心和照顾,在学习上也缺乏指导。

2000年9月,张小兰进入该市某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当时她13岁。她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教自然科学。小兰的成绩在班里并不是很好,大概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除了语文成绩尚可外,其余科目的成绩都很不理想。小兰进入初中时,因为父母已经离异,所以她平时是住校,只有双休日回家。由于父亲经常要对其打骂,她一般去母亲那过双休日。在学校里,小兰很少说话,性格较为孤僻,平时除了跟座位周围同学相处外,很少跟其他走读生一起玩,也没什么好朋友,与寝室的同学也经常吵架。从初一到初二这段时间,小兰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水平,因为上课经常做一些小动作,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但她似乎并不十分在乎,依然故我。后来有些学科的老师几乎放弃了对她的要求,基本上不去管教她。

二、事件发生的过程与原因

初二下半个学期的某一天,小兰和班主任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小兰回到家里后觉得无颜面再活在世上,从家中的窗户跳下楼去,幸好被楼下的电线挡了一下,才未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由于我们去采访的时候,小兰当时已是初三年级的学生,不久就要参加中考,为了不影响当事人的情绪,防止被采访后回忆起以前不愉快的经历造成其情绪波动,我们只好无奈放弃了对张小兰的采访,转而访问小兰初二时的班主任和现在的班主任及小兰所在学校的校长,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这不可避免地使我们访谈所得资料的立场偏向学校这一边,但我们尽量客观地去了解当时的情况,学校也十分配合,尽量客观地陈述当时的情境,我们的访谈仍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况,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我们采访该校的校长和小兰初二班主任时,他们对这件事情的陈述:采访者:当时具体因为什么事情让张小兰要去跳楼自杀呢?